顯微熱成像系統(tǒng)微掃描誤差修正理論與技術研究
【圖文】:
1-2 InfraScope III 圖 1-3 TVS-8 公司推出了快速掃描型紅外顯微鏡,,該系統(tǒng)信號處理裝置和顯示裝置組成。該系統(tǒng)可以用于波長為 6-12 m 的紅外線[17]。的 Jasco 公司推出了 IRT7000 型多通道紅外由軟件控制顯微鏡完成對微小物體的溫度檢測統(tǒng)內部使用兩種不同型號的焦平面探測器,4 所示。
圖 1-5 新型紅外熱成像顯微鏡魯克光譜公司推出了 Lumos 獨立價比高,使用周期長,同時觀測體樣品也可以進行觀測。圖 1-6 布魯克 Lumos 獨立式紅外顯微出 FSV-GX7700 顯微熱成像系統(tǒng)鏡,成像分辨力高達 8 m,可對超紅外微區(qū)快速成像 Hyperion300 FPA 焦平面陣列檢測器,圖像的空
【學位授予單位】:燕山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TP391.41;TH70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用于嚴苛環(huán)境的在線熱成像系統(tǒng)[J];今日電子;2018年08期
2 ;熱成像系統(tǒng)[J];光學儀器;2008年05期
3 程東杰,胡江華,高作鉆,李清祥;熱成像系統(tǒng)觀察目標的發(fā)現(xiàn)概率與識別概率[J];激光與紅外;1989年01期
4 顧聚興;;用以增強視覺的熱成像系統(tǒng)[J];紅外;2009年01期
5 趙大鵬;時家明;汪家春;王啟超;王偉;;偏振熱成像系統(tǒng)的作用距離分析[J];紅外與激光工程;2013年05期
6 王麗霞;熱成像系統(tǒng)性能述評[J];航天返回與遙感;1995年04期
7 趙云燕;;英陸軍“彎刀”偵察車改用熱成像系統(tǒng)[J];現(xiàn)代兵器;1995年07期
8 樹;新的熱成像系統(tǒng)[J];紅外;1999年01期
9 順;;熱成像系統(tǒng)[J];應用光學;1993年02期
10 鄭道敏;;熱成像系統(tǒng)在潛望鏡上的應用[J];紅外技術;1992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7條
1 卓紅艷;張蓉;陳濤;;基于不同靜態(tài)性能的熱成像系統(tǒng)視距估算[A];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報(2002)[C];2002年
2 仇應華;趙琦;皮德富;;凝視熱成像系統(tǒng)MTF測試技術研究[A];第九屆全國光學測試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集)[C];2001年
3 吳穎霞;王小兵;;大氣特性對熱成像系統(tǒng)作用距離的影響分析[A];第九屆全國光學測試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集)[C];2001年
4 金偉其;修金利;劉崇亮;王霞;徐超;;基于U形邊框黑體光闌的三點輻射定標校正方法及其分析[A];第十屆全國光電技術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2年
5 崔建平;王吉暉;金偉其;白廷柱;高稚允;;焦平面熱成像系統(tǒng)離散采樣性能評價方法的研究[A];第十屆全國光電技術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2年
6 喬勝軍;王德安;;測試焦平面熱成像系統(tǒng)的目標源[A];第九屆全國光學測試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集)[C];2001年
7 翟廣寧;;紅外透鏡透射比測試方法研究[A];第十三屆全國光學測試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集)[C];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許杰;顯微熱成像系統(tǒng)微掃描誤差修正理論與技術研究[D];燕山大學;2018年
2 許瑞霖;車載熱成像行人檢測性能改進方法的研究與實現(xiàn)[D];華南理工大學;2018年
3 顧海華;顯微熱成像系統(tǒng)微掃描理論與技術研究[D];燕山大學;2013年
4 吳偉龍;制冷顯微熱成像系統(tǒng)及圖像處理研究[D];燕山大學;2013年
5 李元明;顯微熱成像系統(tǒng)的圖像處理理論與技術研究[D];燕山大學;2014年
6 孫軍月;應用神經(jīng)網(wǎng)絡智能測量熱成像系統(tǒng)MRTD[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2006年
7 王靜媛;微掃描顯微熱成像系統(tǒng)高分辨力圖像處理算法研究[D];燕山大學;2016年
8 陳松林;圖像增強技術對紅外熱成像系統(tǒng)性能影響的評價研究[D];北京理工大學;2015年
9 范宏波;基于288x4紅外焦平面熱成像系統(tǒng)盲元補償?shù)难芯縖D];昆明理工大學;2002年
10 孫建華;非制冷熱像瞄具技術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265684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yiqiyibiao/2656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