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調(diào)支撐力對光學元件面形的影響
[Abstract]:Adjustable support device is a common support structure for high precision optical elements. The influence of adjustable support force adjustment on the surface shape of optical elements is analyzed. The mechanical model of the adjustable supporting device is established, the deformation of the optical element is calculated by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and the surface shape of the optical element is fitted by Zernike multinomial. The analysis results under different working conditions show that the surface shape mean square root (RMS) of optical elements is the smallest under uniform support, and the surface shape RMS and main Zernike multinomial coefficients of optical elements are linearly correlated with the support force when the adjustable support force changes. Independent of the initial support state of the optical element. The sensitivity matrix of Fringe Zernike coefficient with arbitrary support force is established. The matrix is used to predict the back shape of optical element support force adjustment under random working conditions. The predicted adjustment surface shape is basically consistent with the 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 adjustment surface shape, and the RMS error is better than 0.3%. It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design and installation of adjustable support devices.
【作者單位】: 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應用光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超精密光學工程研究中心;
【基金】:國家重大專項02專項(2009ZXO2205)
【分類號】:TH74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6條
1 孫榮閣;易葵;范正修;;真空鍍膜中基底預應力的有限元分析[J];中國激光;2006年07期
2 祝沛;朱健強;;真空蒸鍍過程基底應力對元件面形的影響[J];中國激光;2009年02期
3 程強;閆鋒;薛棟林;鄭立功;張學軍;;利用相位差異技術(shù)檢測離軸三反光學系統(tǒng)的波前誤差[J];中國激光;2012年10期
4 周憶;廖靜;郭蕊;李劍波;;大口徑精密光學元件低應力支撐結(jié)構(gòu)研究[J];激光與紅外;2014年05期
5 樊慶;;干涉式紅外光譜儀分束器裝校研究[J];紅外;2015年03期
6 東立劍;趙磊;張德福;于新峰;倪明陽;李顯凌;;光刻物鏡主動變形鏡像差補償分析[J];激光與光電子學進展;2015年07期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陳華;高精度面形檢測中環(huán)境擾動因素分析[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2011年
2 張健;超高精度菲索干涉儀不確定度分析[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2011年
3 劉兆棟;φ600mm近紅外相移斐索干涉儀校準及測試技術(shù)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1年
4 陳新東;應用于空間相機的主動變形鏡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2012年
5 張敏;子孔徑拼接檢測技術(shù)的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2015年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力源;用現(xiàn)代方法制造光學元件[J];應用光學;2005年01期
2 ;光學元件庫——歐普特科技[J];大學物理;2005年02期
3 ;光學元件庫——歐普特科技[J];大學物理;2005年07期
4 ;光學元件庫——歐普特科技[J];大學物理;2005年10期
5 ;光學元件庫——歐普特科技[J];大學物理;2005年11期
6 于允平;;塑料光學元件的發(fā)展及應用[J];光學技術(shù);1990年02期
7 ;光管的靈巧設(shè)計可產(chǎn)生合算的光學元件[J];激光與光電子學進展;1997年10期
8 沐仁旺,周進,高文琦;幾種有應用前景的二元光學元件的研究[J];激光與紅外;1999年03期
9 李瑞琴;;光學元件測試與設(shè)備[J];中國光學與應用光學文摘;2001年06期
10 ;光學元件測試與設(shè)備[J];中國光學與應用光學文摘;2002年02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李偉;許喬;胡曉陽;;高精度高閾值光學元件制造[A];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報(2000)[C];2000年
2 陳曉蘋;;光學元件表面質(zhì)量穩(wěn)定性預測方法研究[A];第十四屆全國光學測試學術(shù)討論會論文(摘要集)[C];2012年
3 梁景芳;李錫善;;大尺寸高精度平面光學元件的制造和檢測[A];第九屆全國光學測試學術(shù)討論會論文(摘要集)[C];2001年
4 王偉平;;強激光對傳輸光學元件熱效應的數(shù)值模擬研究[A];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報(2003)[C];2003年
5 黃祖鑫;胡曉陽;周文超;田小強;;光學元件微吸收特性測量儀研制進展[A];第十四屆全國光學測試學術(shù)討論會論文(摘要集)[C];2012年
6 張蓉竹;楊春林;許喬;蔡邦維;;強光系統(tǒng)光學元件波前相位梯度分析[A];第九屆全國光學測試學術(shù)討論會論文(摘要集)[C];2001年
7 蔡榮;許全益;楊力;伍凡;;高精度同心光學元件制作工藝技術(shù)[A];2002年中國光學學會年會論文集[C];2002年
8 鄧燕;柴立群;許喬;;強光光學元件波前檢測算法[A];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報(2005)[C];2005年
9 王占山;張眾;吳永榮;陳玲燕;;中子多層膜光學元件研究[A];第三屆散裂中子源多學科應用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10 李思濤;葉嘉雄;阮玉;徐啟陽;郭志霞;;二元光學元件的制作及其誤差分析[A];湖北省激光學會論文集[C];2000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5條
1 山西長城微光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吳宇軒;淺析光學元件的表面質(zhì)量[N];山西科技報;2011年
2 徐永濤;鳳凰光學:光學元件龍頭 參股銀行[N];中國證券報;2007年
3 ;IBM宣布在激光芯片領(lǐng)域?qū)崿F(xiàn)重大突破[N];計算機世界;2010年
4 記者 張兆軍 通訊員 于萬冰;“刻寫”世界高精尖[N];科技日報;2001年
5 本報記者 宋廣玉 本報通訊員 陳寧 洪立軍;南京英田光學攻克激光可控核聚變瓶頸[N];南京日報;2011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師智全;大型固體激光裝置光學元件結(jié)構(gòu)穩(wěn)定性分析研究[D];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北京研究生部;2003年
2 彭志濤;強激光復雜光機組件光學元件激光損傷在線檢測技術(shù)研究[D];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2011年
3 陳曉蘋;延長玻璃質(zhì)光學元件工作壽命的表面強化技術(shù)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2011年
4 馮博;慣性約束聚變終端光學元件損傷在線檢測技術(shù)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4年
5 張蓉竹;ICF系統(tǒng)光學元件高精度波前檢測技術(shù)研究[D];四川大學;2003年
6 聶婭 ;亞波長光學元件的特性及應用研究[D];四川大學;2004年
7 谷勇強;投影光刻物鏡光學元件的離子束精修技術(shù)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2013年
8 胡春暉;航天高光譜儀光學元件位置誤差影響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2013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余麗芳;大口徑光學元件激光預處理系統(tǒng)運動控制軟件設(shè)計[D];電子科技大學;2012年
2 肖令權(quán);異形光學元件加工技術(shù)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9年
3 王美成;小面型光學元件超精密測量誤差分離技術(shù)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8年
4 荊汝宏;液晶技術(shù)用于計算機光學元件的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0年
5 孫紅瓊;計算機光學元件的特性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07年
6 花明磊;某精密光學元件強度模擬試驗系統(tǒng)的沖擊特性研究[D];長春理工大學;2011年
7 劉鵬;光學元件表面微缺陷可視化檢測技術(shù)研究[D];西安工業(yè)大學;2012年
8 楊健;二元光學元件矢量衍射設(shè)計與并行直寫制作[D];國防科學技術(shù)大學;2004年
9 解亞平;高功率固體激光光學元件損傷在線檢測裝置的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10 劉鵬;利用二元光學元件實現(xiàn)激光波前整形[D];大連理工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248377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yiqiyibiao/24837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