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射率修正技術(shù)——激光干涉儀技術(shù)綜述之四
本文選題:激光干涉儀 切入點:折射率測量 出處:《工具技術(shù)》2015年01期
【摘要】:波長誤差是激光干涉儀的重要誤差源,而折射率的變化直接影響波長精度,本文介紹了激光折射率修正的原理,比較了間接、絕對、相對三種實用折射率修正方法的特點,分析了折射率修正的算法,進而提出一些正確使用激光干涉儀的方法。
[Abstract]:Wavelength error is an important error source of laser interferometer, and the variation of the refractive index directly affects the precision of wavelength,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rinciple of laser refraction correction, the indirect, absolute and relative three modified methods with refractive index characteristics, analyzed the refraction correction algorithm, and then put forward some correct use of laser interference instrument approach.
【作者單位】: 成都工具研究所有限公司;
【分類號】:TH744.3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4條
1 李東光,張國雄;真空腔測量空氣折射率的方法及精度分析[J];光學技術(shù);2000年06期
2 倪育才;空氣折射率埃德林公式的修改[J];計量技術(shù);1998年03期
3 陳強華,閆聚群,柳忠堯,殷純永,葉孝佑,許婕;基于等效合成波方法的雙真空管空氣折射率測量儀[J];計量學報;2004年03期
4 殷純永,丁慎訓,張國貞;自動補償雙頻激光測量系統(tǒng)[J];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79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林大華;余培英;宋增超;謝東;;激光干涉儀在速度校準中的應用[J];船舶工程;2012年S1期
2 鄭國忠;;射電望遠鏡天線的精密測量概述[J];工程勘察;1985年03期
3 王亞偉;周維虎;王中宇;丁蕾;;激光跟蹤測量系統(tǒng)大氣折射率修正方法[J];光電子技術(shù);2011年02期
4 羨一民,薛梅;激光波長補償問題[J];工具技術(shù);2004年09期
5 劉麗颯;李強;段云龍;;放氣系統(tǒng)流場的光學干涉測量[J];光學與光電技術(shù);2010年01期
6 李東光,張國雄;用預抽氣真空腔法測量及補償空氣折射率的研究[J];光學精密工程;2001年01期
7 徐毓嫻,薛實福,李慶祥;新型自掃描激光干涉系統(tǒng)[J];光學技術(shù);1998年04期
8 劉紅忠;丁玉成;盧秉恒;王莉;;基于分步式壓印光刻的激光干涉儀納米級測量及誤差研究[J];光子學報;2006年10期
9 王少水;朱興邦;孫權(quán)社;趙發(fā)財;;光柵型光譜儀波長準確度校準方法[J];光電工程;2014年01期
10 李立群;蔣麗雁;鄧珂;;幾種激光干涉儀精度校準方法的分析[J];工具技術(shù);2014年07期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黎永前;納米精度測量與校準系統(tǒng)關(guān)鍵技術(shù)研究[D];西北工業(yè)大學;2003年
2 梁晶;用于絕對距離測量的He-Ne激光多波長干涉儀的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shù)大學;2010年
3 張亞娟;單站式激光跟蹤坐標測量系統(tǒng)研究[D];天津大學;2012年
4 王晨晨;異端類型三坐標測量機結(jié)構(gòu)原理及誤差修正技術(shù)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2年
5 谷勇強;投影光刻物鏡光學元件的離子束精修技術(shù)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2013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姚喜國;激光合成波長納米位移測量干涉儀的非線性誤差分析與補償方法研究[D];浙江理工大學;2011年
2 崔建軍;高精度溫度控制及PTF測量的研究[D];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2006年
3 韓建坤;液位檢測標準裝置的設(shè)計[D];遼寧石油化工大學;2012年
4 陸葉盛;超精密裝備恒溫氣浴關(guān)鍵技術(shù)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3年
5 張雪峰;基于合成波長檢測的空氣折射率測量信號處理方法[D];浙江理工大學;2013年
6 何京徽;基于外差干涉技術(shù)的納米定位方法研究[D];中國計量學院;2014年
7 趙昊;FMCW激光雷達信號處理與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4年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穎;空間探測激光干涉儀在太空中尋找黑洞[J];激光與光電子學進展;2001年02期
2 ;雙波長光頻光熱調(diào)制半導體激光干涉儀[J];中國計量學院學報;2001年02期
3 羨一民,王科峰;激光干涉儀技術(shù)及發(fā)展[J];工具技術(shù);2003年11期
4 許婕,徐毅,葉孝佑;激光干涉儀非線性的測量[J];計量學報;2003年04期
5 杜振輝,蔣誠志,桂垣,王斌;激光干涉儀測量長度[J];河北建筑工程學院學報;2003年02期
6 王林斗,王加新,邢文烈,李玉峰;具有隔離器功能的激光干涉儀的研究(英文)[J];光學精密工程;2004年05期
7 暴亞瓊;蘇寒松;;反饋式激光干涉儀條紋鎖定現(xiàn)象分析[J];電子測量技術(shù);2004年05期
8 于梅,孫橋;外差式激光干涉儀應用于正弦直線和旋轉(zhuǎn)振動測量技術(shù)的研究[J];計量學報;2005年03期
9 鄧上;激光干涉儀的細分技術(shù)[J];工具技術(shù);2005年07期
10 樊銳,李謙;激光干涉儀遠程觸發(fā)功能及其在工作臺運動性能評估中的應用[J];華北航天工業(yè)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李偉;;激光干涉儀在測量過程中所產(chǎn)生的誤差及消除辦法[A];第四屆十三省區(qū)市機械工程學會科技論壇暨2008海南機械科技論壇論文集[C];2008年
2 楊玉潔;姜國雁;劉濤;胡榮輝;;量塊激光干涉儀的研制[A];第九屆沈陽科學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信息科學與工程技術(shù)分冊)[C];2012年
3 郭秀琪;;用激光干涉儀波長檢定接觸式干涉單色濾光片波長的方法[A];貴州省科學技術(shù)優(yōu)秀學術(shù)論文集(2004年度)[C];2004年
4 曹利波;;利用激光干涉儀對機床定位精度的快速檢測[A];高精度幾何量光電測量與校準技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5 方明;;激光干涉儀在水平儀檢定器檢定中的運用[A];江蘇計量測試學術(shù)論文集(2009)[C];2009年
6 黃濤;朱秋東;魏平;;數(shù)字激光干涉儀中基于FPGA的視頻圖像預處理[A];第三屆全國數(shù)字成像技術(shù)及相關(guān)材料發(fā)展與應用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4年
7 葉孝佑;高宏堂;高思田;陳允昌;;實現(xiàn)納米測量分辨力的激光干涉儀信號處理系統(tǒng)[A];2007'中國儀器儀表與測控技術(shù)交流大會論文集(二)[C];2007年
8 榮飄;張淳民;;Fizeau型激光干涉儀在面形檢測中的應用[A];2013年(第五屆)西部光子學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13年
9 王廣宇;洪延姬;葉繼飛;;激光干涉儀測微沖量原理[A];慶祝中國力學學會成立50周年暨中國力學學會學術(shù)大會’2007論文摘要集(下)[C];2007年
10 陳杰;高麗;莊革;;J-TEXT遠紅外激光干涉儀的建立[A];中國核科學技術(shù)進展報告——中國核學會2009年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第一卷·第7冊)[C];2009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梁浴榕;外差激光干涉儀中的高精度相位測量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3年
2 黎永前;納米精度測量與校準系統(tǒng)關(guān)鍵技術(shù)研究[D];西北工業(yè)大學;2003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于乃昭;激光干涉儀在低頻微小振動測量中的應用[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1年
2 鄒建忠;激光干涉儀跟蹤式無導軌測量的研究[D];西安理工大學;2001年
3 裴揚;一種基于光纖端面檢測的激光干涉儀優(yōu)化設(shè)計的研究[D];南昌航空大學;2014年
4 陳力立;基于激光干涉儀的時柵傳感器全自動控測系統(tǒng)[D];重慶理工大學;2012年
5 孫拉拉;能量天平位移測量系統(tǒng)研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09年
6 黃根旺;斐索型移相式激光干涉儀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1年
7 朱榮芳;基于ARM的激光干涉儀抗振技術(shù)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4年
8 來展;激光干涉儀信號處理系統(tǒng)及納米測量機控制系統(tǒng)的研究[D];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2011年
9 何建;時柵轉(zhuǎn)臺全自動誤差標定與分析系統(tǒng)研究[D];重慶理工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166708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yiqiyibiao/1667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