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PS同步的新型低溫超導磁力儀
本文選題:磁力儀 切入點:GPS同步 出處:《傳感技術學報》2015年09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針對地球物理勘探中高精度磁場測量以及遠距離數(shù)據(jù)同步的需求,本文基于低溫超導量子干涉儀和圖形化系統(tǒng)開發(fā)平臺構建了一種可通過GPS同步的新型磁力儀,并可采用簡便的直讀方式進行磁場測量。首先介紹了新型低溫超導磁力儀的工作原理,并重點闡述了由其程控直讀電路以及軟硬件設計方案;然后在分析影響超導磁力儀數(shù)據(jù)同步因素的基礎上,給出了GPS同步實現(xiàn)及其同步精度標定的方法;最后在良好的磁屏蔽環(huán)境中對超導磁力儀的性能以及電磁兼容進行了評估,并對影響其同步的相關因素進行了測試和標定,試驗表明傳感器的本底噪聲約為6 f T/Hz@1 kHz,數(shù)據(jù)同步精度可達1 ms,滿足實用要求。
[Abstract]:In order to meet the demand of high precision magnetic field measurement and remote data synchronization in geophysical exploration, a new magnetometer, which can be synchronized by GPS, is constructed based on cryogenic superconducting quantum interferometer and graphic system development platform.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working principle of a new type of cryogenic superconducting magnetometer, and emphasizes on the program controlled direct reading circuit and the design of hardware and software. The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data synchronization of the superconducting magnetometer, the realization of GPS synchronization and the calibration method of the synchronization accuracy are given. Finally, the performance and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of the superconducting magnetometer are evaluated in a good magnetic shielding environment.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background noise of the sensor is about 6 f T/Hz@1 kHz, and the precision of data synchronization can reach 1 Ms, which meets the practical requirements.
【作者單位】: 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tǒng)與信息技術研究所;
【基金】:國家重大科研裝備研制項目(ZDYZ2012-1) 航空超導全張量磁梯度測量裝置項目(ZDYZ2012-1-02)
【分類號】:TH763.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胡星星;滕云田;張煉;王曉美;張敏;;井下磁力計數(shù)據(jù)采集系統(tǒng)的研制[J];傳感技術學報;2011年11期
2 于生寶;王忠;嵇艷鞠;;GPS同步瞬變電磁探測系統(tǒng)設計[J];電子測量與儀器學報;2005年04期
3 黃大年;于平;底青云;郭子祺;林君;孫友宏;徐學純;;地球深部探測關鍵技術裝備研發(fā)現(xiàn)狀及趨勢[J];吉林大學學報(地球科學版);2012年05期
4 董樹文;李廷棟;陳宣華;魏文博;高銳;呂慶田;楊經綏;王學求;陳群策;石耀霖;黃大年;周琦;;我國深部探測技術與實驗研究進展綜述[J];地球物理學報;2012年12期
5 田武剛;胡佳飛;王偉;潘孟春;陳棣湘;;磁阻型弱磁傳感器特性自動測試系統(tǒng)[J];傳感技術學報;2013年02期
6 仇根根;張小博;白大為;裴發(fā)根;;大地電磁法遠參考處理技術壓制噪聲干擾的應用效果分析[J];工程地球物理學報;2014年03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帥旗;基于FPGA的全數(shù)字鎖相環(huán)的設計與實現(xiàn)[D];大連理工大學;2013年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羅靜;鐘佑明;;小波包時頻分析方法的研究及應用[J];重慶郵電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年03期
2 宋靜怡;;基于40Gb/s非等幅OTDM傳輸系統(tǒng)的優(yōu)化設計[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年03期
3 李加升;;計算機仿真技術在系統(tǒng)穩(wěn)定性分析中的應用[J];長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理工卷;2008年01期
4 杜茗茗;周雒維;馬靜;付志紅;;基于GPS與溫補晶振雙同步控制的瞬變電磁測量控制器[J];電工技術學報;2008年12期
5 李志堅;曾大治;龍騰;;一種基于Butterworth濾波器的DAC幅頻特性模型[J];電路與系統(tǒng)學報;2010年04期
6 李蛇根;;科技美學中對稱、對偶在日常教學中的應用[J];電腦知識與技術(學術交流);2007年22期
7 肖強;;基于MSP430的信號波形合成器設計[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1年23期
8 李加升;戴瑜興;;RLC串聯(lián)電路的時域分析及實驗仿真[J];湖南第一師范學報;2007年04期
9 魏英靜,馬月輝,楊宜平,高靜巧;LabVIEW在電機故障專家系統(tǒng)中的應用[J];防爆電機;2005年03期
10 楊瀟;謝京穩(wěn);郭軍海;劉元;;基于樣條逼近的周期性測量誤差檢測方法[J];飛行器測控學報;2008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7條
1 姚廷波;尹秋艷;;四階模擬鎖相環(huán)的穩(wěn)定性分析[A];“第十四屆全國微波能應用學術會議”暨“2009年微波創(chuàng)造美的生活高峰論壇”論文集[C];2009年
2 底青云;方廣有;張一鳴;;地面電磁探測系統(tǒng)(SEP)研究[A];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2013年度(第13屆)學術論文匯編——工程地質與水資源研究室[C];2014年
3 呂世學;張懷柱;林君;張林行;;寬頻帶地震記錄器批量生產的一致性與可靠性研究[A];2014年中國地球科學聯(lián)合學術年會——專題65:深部探測技術與實驗——探測儀器與裝備論文集[C];2014年
4 于顯利;焦健;;重載荷無人直升機多任務航空物探系統(tǒng)[A];2014年中國地球科學聯(lián)合學術年會——專題65:深部探測技術與實驗——探測儀器與裝備論文集[C];2014年
5 宋軍;張剛強;;淺海聲場的垂直相關性及垂直陣的空間增益分析[A];2014年水聲對抗技術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4年
6 于顯利;劉順安;姚永明;焦健;;一種重載荷多任務航空物探無人直升機系統(tǒng)[A];2014(第五屆)中國無人機大會論文集[C];2014年
7 司薌;滕吉文;馬學英;劉有山;;人工源深部地震探測與殼幔結構及對異常體的分辨[A];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2014年度(第14屆)學術年會論文匯編——特提斯研究中心[C];201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謝維;在線圈中心測量磁場垂直分量的頻率域電磁測深方法研究[D];中南大學;2011年
2 吳小平;TEM中寬頻激勵源及單脈沖測深方法研究[D];中南大學;2010年
3 蔣奇云;廣域電磁測深儀關鍵技術研究[D];中南大學;2010年
4 程發(fā)斌;面向機械故障特征提取的混合時頻分析方法研究[D];重慶大學;2007年
5 顧偉;散貨港口多電機傳動運輸系統(tǒng)故障診斷與容錯控制[D];上海海事大學;2008年
6 趙榮昌;圖像區(qū)域分割編碼的若干關鍵問題研究[D];蘭州大學;2011年
7 余飛;高壓大功率電磁發(fā)射機供電關鍵技術的研究[D];北京工業(yè)大學;2013年
8 余友;電磁測深中極值的研究及其應用[D];中南大學;2012年
9 孫勁松;南嶺成礦帶重磁場特征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2013年
10 王輝;基于同步時間序列依賴關系的大地電磁噪聲處理方法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鄒振巍;LTEM-1型瞬變電磁儀控制軟件的研究及應用[D];昆明理工大學;2010年
2 吳凱;中功率電性源電磁發(fā)射機的硬件研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1年
3 陳子凱;工程電機及其電控器測試系統(tǒng)的設計與研發(fā)[D];集美大學;2011年
4 孫兆敏;動態(tài)光譜數(shù)據(jù)分析與脈搏血氧測量系統(tǒng)[D];天津大學;2010年
5 張茂磊;無線信號多速率接收處理器的設計[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1年
6 廖春藍;多金屬結核中試采礦系統(tǒng)的動力學特性模擬與測試系統(tǒng)研究[D];中南大學;2004年
7 李飛;基于逆重復m序列的地電系統(tǒng)相關辨識[D];中南大學;2007年
8 朱海生;基于DSP的指向性聲源的設計與實現(xiàn)[D];山東科技大學;2007年
9 鄭玲玲;基于DSP的轉臺穩(wěn)速控制系統(tǒng)的研究與設計[D];吉林大學;2008年
10 吳廣宇;往復壓縮機氣閥動力特性及故障模擬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2008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崔效鋒;胡幸平;俞春泉;陶開;王艷華;寧杰遠;;汶川地震序列震源機制解研究[J];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6期
2 滕吉文;劉財;韓立國;阮小敏;閆雅芬;張永謙;;汶川—映秀M_S8.0地震的介質破裂與深部物質運移的動力機制[J];吉林大學學報(地球科學版);2009年04期
3 朱欣華;夏云翔;萬德鈞;;分布式捷聯(lián)姿態(tài)基準中數(shù)據(jù)采集系統(tǒng)的設計[J];傳感技術學報;2006年03期
4 靳孝峰;邢文生;;一款三軸磁監(jiān)測系統(tǒng)低功耗設計與應用[J];傳感技術學報;2008年11期
5 何春華;崔健;閆俊杰;林龍濤;王福娟;郭中洋;楊振川;蔡志崗;閆桂珍;;基于LabVIEW的微機械陀螺自動測試系統(tǒng)開發(fā)[J];傳感技術學報;2011年02期
6 盧志才;米東;徐章遂;武鴻飛;耿杰恒;;基于改進巨磁阻傳感器的地磁定向系統(tǒng)[J];傳感技術學報;2011年02期
7 孫樞;王成善;;“深時”(Deep Time)研究與沉積學[J];沉積學報;2009年05期
8 王家行,王大為,胡振榮;GPS 授時技術在地震觀測中的應用[J];地震工程與工程振動;1997年03期
9 康怡;韓鈞;;CPLD在DSP數(shù)據(jù)采集系統(tǒng)中的應用[J];電氣應用;2006年11期
10 張國偉,董云鵬,姚安平;關于中國大陸動力學與造山帶研究的幾點思考[J];中國地質;2002年01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楊鞠華;一種新型的并行處理機的設計和算法[D];北京郵電大學;2011年
2 劉俊杰;全數(shù)字鎖相環(huán)電路的設計與實現(xiàn)[D];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3 陳凌;基于FFT的擴頻信號載波頻率捕獲研究與實現(xiàn)[D];西南交通大學;2004年
4 俞宏;高速鎖相環(huán)集成電路芯片的設計[D];浙江大學;2005年
5 陳文煥;電荷泵鎖相環(huán)的基礎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05年
6 朱祖揚;地震數(shù)據(jù)采集器GPS授時系統(tǒng)[D];中國地震局地震預測研究所;2007年
7 張成;基于FPGA的全數(shù)字鎖相環(huán)的設計與應用[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0年
8 吳建軍;無線通信信道設計[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5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趙靜;劉光達;安戰(zhàn)鋒;王君;;提高高溫超導磁力儀動態(tài)范圍的補償方法[J];吉林大學學報(工學版);2011年05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志新;我國引進首臺立式超導磁力儀[N];中國礦業(yè)報;200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任勝男;高溫超導磁力儀測控裝置研制[D];吉林大學;2010年
2 易治宇;塔格山剖面晚新生代磁性地層[D];蘭州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65078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yiqiyibiao/1650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