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方掃描機制的紅外成像制導光學系統(tǒng)設計
本文關鍵詞:像方掃描機制的紅外成像制導光學系統(tǒng)設計
更多相關文章: 像方掃描 紅外成像制導 光學系統(tǒng)設計 像質評價
【摘要】:提出了一種新型的像方掃描機制的紅外成像制導光學系統(tǒng)設計構型。該掃描系統(tǒng)體積小、結構簡單,具有大視場搜索和小視場分辨的特點。設計了一個紅外光學系統(tǒng)實例,工作波段為3.7~4.8μm,焦距為80 mm,掃描視場為±15°,瞬時視場為5°。系統(tǒng)全視場MTF在17 lp/mm處均大于0.5,點斑均方根直徑小于30μm,滿足光學系統(tǒng)的成像要求。
【作者單位】: 光電控制技術重點實驗室;中國航空工業(yè)集團公司洛陽電光設備研究所;
【關鍵詞】: 像方掃描 紅外成像制導 光學系統(tǒng)設計 像質評價
【分類號】:TH74
【正文快照】: 0引言近年來,隨著紅外成像技術的不斷成熟和工程化、實用化發(fā)展,紅外成像制導已成為精確制導技術研究領域的新熱點[1]。紅外成像制導利用紅外成像探測原理進行目標探測,實現(xiàn)對目標檢測、識別與跟蹤[2-3],具有抗干擾能力強、隱蔽性好、制導精度高和準全天候工作的優(yōu)點[4]。光學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7條
1 趙超;楊號;;紅外制導的發(fā)展趨勢及其關鍵技術[J];電光與控制;2008年05期
2 惠彬;裴云天;李景鎮(zhèn);;空間紅外光學系統(tǒng)技術綜述[J];光學儀器;2007年04期
3 喬明霞;曾威;;長波紅外雙視場掃描型光學系統(tǒng)[J];電光與控制;2013年03期
4 惠彬;李景鎮(zhèn);黃虹賓;裴云天;;45°二維掃描鏡掃描軸系特性分析[J];紅外技術;2006年09期
5 黃培康;袁起;朱振福;費錦東;;光學精確制導技術的發(fā)展現(xiàn)狀與展望[J];紅外與激光工程;2007年S2期
6 楊爭;周偉;徐惠忠;;紅外成像系統(tǒng)在軍事領域的應用前景[J];紅外與激光工程;2008年S2期
7 楊正;屈恩世;曹劍中;周泗忠;閆阿奇;劉宇波;;對凝視紅外熱成像冷反射現(xiàn)象的研究[J];激光與紅外;2008年01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條
1 江倫;大變倍比長焦距中波紅外連續(xù)變焦距系統(tǒng)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2012年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彭紹雄;李學園;袁洪武;鄒強;;艦空導彈雙模復合制導交班誤差模型分析[J];兵工自動化;2012年02期
2 于俊偉;翁璐斌;靳小波;張德賢;;基于UKF的視覺輔助末制導仿真研究[J];傳感器與微系統(tǒng);2011年03期
3 梁鳳超;;臨界角法激光直寫聚焦伺服系統(tǒng)靜態(tài)特性研究[J];電光與控制;2011年05期
4 韓培駿;姜長生;許友平;;紅外成像導引系統(tǒng)抗干擾性能評估研究[J];電光與控制;2012年05期
5 郭亞峰;吳慶憲;姜長生;;紅外誘餌彈的視景仿真[J];電光與控制;2012年07期
6 郭綱;周偉;葉名蘭;;激光技術在導彈和空天對抗中的應用[J];飛航導彈;2009年02期
7 吳凡;王大鵬;;二維指向鏡的定域掃描方式的掃描特性分析[J];光電技術應用;2009年04期
8 王守輝;王東;魏藍藍;張士勇;;對紅外成像設備掃描周期測算方法的仿真分析[J];光電技術應用;2009年05期
9 劉群龍;吳晗平;張焱;胡大軍;;新型紅外光學系統(tǒng)的結構特點與技術分析[J];光電技術應用;2010年02期
10 李利;吳平;馬鶴;;大相對孔徑折射式復消色差天文望遠物鏡設計[J];光學儀器;2012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3條
1 劉偉;;精密掃描反射鏡的角速度測量及數(shù)據處理[A];第九屆全國信息獲取與處理學術會議論文集Ⅱ[C];2011年
2 曹海源;初華;張廣遠;田方濤;;激光目標指示器綜合檢測診斷系統(tǒng)設計與實現(xiàn)[A];第九屆全國信息獲取與處理學術會議論文集Ⅱ[C];2011年
3 田桂榮;孫靜;;一種紅外成像導引頭模擬器的設計[A];第九屆全國光電技術學術交流會論文集(上冊)[C];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7條
1 宗靖國;紅外成像光譜數(shù)據獲取及其在場景仿真中的應用[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2 祝依龍;特征輔助的目標機動檢測技術[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11年
3 周木春;空間偏振編碼激光駕束制導關鍵技術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1年
4 范茂彥;BST厚膜非制冷紅外焦平面陣列結構及特性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9年
5 陳曉清;激光成像雷達目標識別算法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10年
6 靳永亮;高幀頻閉環(huán)特殊場景仿真關鍵技術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2012年
7 劉鑫;多光譜紅外成像系統(tǒng)性能表征方法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張媛;紅外弱小目標跟蹤算法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2 朱厚存;基于MOS電阻陣列的紅外圖像實時生成系統(tǒng)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0年
3 湯念;景象匹配制導地面半實物仿真驗證系統(tǒng)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10年
4 鄧禮茂;激光雷達距離像去噪和邊緣檢測算法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11年
5 宋明月;基于多傳感器信息融合的關鍵技術的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1年
6 晏蕾;可見/紅外雙波段航空光電偵察平臺光學系統(tǒng)設計[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2010年
7 田晗;基于坦克車載紅外雙視場光學系統(tǒng)的設計與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2年
8 張維;基于45°旋轉掃描反射鏡的圖像畸變校正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08年
9 劉鵬;地球指向鏡圖像畸變分析與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08年
10 鄭國憲;靜止軌道海洋成像儀光學系統(tǒng)設計[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7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譚宇;紅外成象識別和跟蹤技術及其在武器系統(tǒng)中的應用和前景[J];電光與控制;1998年01期
2 田種運,孫娟;紅外焦平面組件的近期發(fā)展[J];電光與控制;1998年02期
3 張中南;王富賓;李曉;;發(fā)展中的紅外成像制導技術[J];飛航導彈;2006年01期
4 王軍生;馬治國;劉海波;;導彈的紅外隱身技術[J];飛航導彈;2006年06期
5 李江濤;徐錦;徐世錄;;紅外復合制導技術的現(xiàn)狀與發(fā)展[J];飛航導彈;2006年07期
6 廖勝,沈忙作;卡塞格倫光學系統(tǒng)的雜光抑制和遮光罩設計[J];光電工程;1997年04期
7 孫榮忠;美軍新一代精確制導導彈[J];國防科技;2005年03期
8 姜宏濱;用NETD表達的紅外作用距離方程[J];光學與光電技術;2003年02期
9 郜洪云;熊濤;楊長城;;中波紅外連續(xù)變焦光學系統(tǒng)[J];光學精密工程;2007年07期
10 鐘興;賈繼強;;空間相機消雜光設計及仿真[J];光學精密工程;2009年03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3條
1 廖勝;光學系統(tǒng)雜光抑制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03年
2 李娟;紅外變焦距光學系統(tǒng)的設計[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7年
3 田海霞;一種可見光變焦距電視光學系統(tǒng)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2008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光學系統(tǒng)設計》(內部資料)[J];紅外與激光工程;2010年06期
2 ;《光學系統(tǒng)設計》(內部資料)[J];紅外與激光工程;2011年01期
3 ;《光學系統(tǒng)設計》(內部資料)[J];紅外與激光工程;2011年03期
4 ;《光學工程》一九八五年總目錄[J];光電工程;1985年06期
5 張鳳鳴;JC-1型精密測角儀光學系統(tǒng)設計[J];光電工程;1991年02期
6 王晶晶;王波;王冕;王文生;;新型聯(lián)合變換相關器光學系統(tǒng)設計[J];光電工程;2006年04期
7 袁春曉;孫強;;采用樹脂透鏡的掌紋圖像采集光學系統(tǒng)設計[J];中國光學;2011年02期
8 喬楊;張寧;徐熙平;劉濤;;基于共焦法的透鏡厚度測量系統(tǒng)設計[J];儀器儀表學報;2011年07期
9 姜會林;;用“信價比”評價光學系統(tǒng)設計的經濟效益[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1985年04期
10 丁旭明;王淑巖;於崇真;;醫(yī)用X光電視超強光力光學系統(tǒng)設計[J];應用光學;1992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4條
1 馬蘭;唐勇;;大倍率大口徑觀光望遠鏡的光學系統(tǒng)設計[A];2008中國儀器儀表與測控技術進展大會論文集(Ⅲ)[C];2008年
2 曹召良;穆全全;胡立發(fā);彭增輝;劉永剛;宣麗;;600mm望遠鏡液晶自適應系統(tǒng)成像光路設計[A];科技創(chuàng)新與節(jié)能減排——吉林省第五屆科學技術學術年會論文集(上冊)[C];2008年
3 李婷;楊建峰;盧笛;唐海蓉;趙永超;;一種小視場寬譜段光譜輻射度計前置鏡設計[A];2009年先進光學技術及其應用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9年
4 黃祖彬;;直讀光譜儀應用優(yōu)勢與實例分析[A];重慶市機械工程學會鑄造分會、重慶鑄造行業(yè)協(xié)會2010重慶市鑄造年會論文集[C];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3條
1 寇婕婷;衍射光柵效率自動測試儀光學系統(tǒng)設計與測量誤差修正方法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2012年
2 蔡偉;大變倍比變焦距系統(tǒng)設計[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2012年
3 郭仁慧;近紅外大口徑波長移相干涉儀關鍵技術及應用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趙劍;用于激光目標識別測量的光學系統(tǒng)設計[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2年
2 王美欽;高分辨率光譜成像儀的光學系統(tǒng)設計與雜散光分析[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2010年
3 晏蕾;可見/紅外雙波段航空光電偵察平臺光學系統(tǒng)設計[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2010年
4 王悅竹;80口徑觀鳥鏡ED光學系統(tǒng)設計[D];長春理工大學;2010年
5 林福跳;紅外探測光學系統(tǒng)設計與雜散光分析[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2010年
6 盧建龍;離軸非球面透射式光學系統(tǒng)設計及其應用研究[D];中國地震局地震研究所;2012年
7 馬秉鑫;時間調制型傅里葉光譜儀光學系統(tǒng)設計與雜光分析[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2年
8 唐大為;折/衍混合紅外雙視場光學系統(tǒng)設計[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2010年
9 劉娟娟;軍用飛機校靶儀光學系統(tǒng)設計[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2010年
10 楊晉;光譜成像儀同心光學系統(tǒng)設計與優(yōu)化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2012年
,本文編號:111844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yiqiyibiao/11184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