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儀器儀表論文 >

大量程閉環(huán)MEMS加速度計非線性分析與優(yōu)化法

發(fā)布時間:2017-10-20 23:02

  本文關鍵詞:大量程閉環(huán)MEMS加速度計非線性分析與優(yōu)化法


  更多相關文章: 大量程 MEMS加速度計 非線性 平動效應 閉環(huán)平衡位置


【摘要】:為研究大量程翹翹板擺式閉環(huán)MEMS加速度計系統(tǒng)的輸出非線性,分別從質量塊受力不平衡所產生的平動效應以及電路零位引起質量塊閉環(huán)平衡位置偏差兩個主要誤差源入手,建立了兩種誤差引起加速度計非線性的數學模型,并采用ANSYS和Simulink軟件對傳感器結構及系統(tǒng)進行了仿真驗證,確定了該模型的正確性及非線性的優(yōu)化方法。最后,按照以上分析進行了樣機制作和離心測試。試驗結果表明,通過減小翹翹板擺式結構質量塊的平動效應,可將±150g量程加速度計的非線性由5.4979′10-2減小至5.320′10~(-3),在此基礎上通過減小質量塊閉環(huán)平衡位置偏差,可進一步將加速度計的非線性減小至2.772′10~(-3)。
【作者單位】: 西北工業(yè)大學自動化學院;西安飛行自動控制研究所;
【關鍵詞】大量程 MEMS加速度計 非線性 平動效應 閉環(huán)平衡位置
【基金】:國際合作項目—高精度微機電系統(tǒng)制造技術合作研究(2011DFA72370)
【分類號】:TH824.4
【正文快照】: 非線性是影響MEMS加速度計工程化應用的重要指標之一,并隨著加速度計量程的增加而增大。采用開環(huán)工作狀態(tài)的MEMS加速度計,其控制電路結構簡單,成本低,適合大量程檢測,但隨著量程的增加,其結構的非線性也顯著增大[1-2]。而閉環(huán)MEMS加速度計可通過引入反饋靜電力來平衡檢測質量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于治會,王阿春;關于加速度計參數的選定(1)[J];傳感器世界;2000年11期

2 于治會,王阿春;關于加速度計參數的選定(下)[J];傳感器世界;2000年12期

3 于治會;加速度計的靜態(tài)校準[J];宇航計測技術;2000年02期

4 顧英;慣導加速度計技術綜述[J];飛航導彈;2001年06期

5 徐剛,于治會;關于加速度計參數的選定[J];氣象水文海洋儀器;2001年01期

6 徐剛,于治會;關于加速度計參數的選定[J];鑿巖機械氣動工具;2001年01期

7 高宗;正確地連接和使用加速度計[J];世界產品與技術;2001年04期

8 顧英,趙連元;微硅加速度計技術綜述[J];飛航導彈;2002年09期

9 于治會;關于加速度計參數的選定[J];航空兵器;2002年06期

10 馬欣龍,王永梁;梳齒式微機械力平衡加速度計[J];中國慣性技術學報;2002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曹慧丹;沈昱明;賴際舟;;微硅加速度計標定及試驗研究[A];第六屆全國信息獲取與處理學術會議論文集(2)[C];2008年

2 索智群;喬東海;;力平衡模擬反饋電容加速度計的研究[A];2010’中國西部聲學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0年

3 劉惠蘭;林恒;李莉;張春熹;;光學加速度計的技術及發(fā)展[A];慣性技術發(fā)展動能發(fā)展方向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4 劉惠蘭;林恒;李莉;張春熹;;光學加速度計的技術研究與發(fā)展[A];2004全國光學與光電子學學術研討會、2005全國光學與光電子學學術研討會、廣西光學學會成立20周年年會論文集[C];2005年

5 錢朋安;;一體化多維加速度計研究的若干問題分析[A];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第九屆青年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6 宋長福;嚴小軍;韓豐田;郭曉芳;馬高印;;硅微靜電懸浮加速度計關鍵技術研究[A];微機電慣性技術的發(fā)展現狀與趨勢——慣性技術發(fā)展動態(tài)發(fā)展方向研討會文集[C];2011年

7 李建飛;薛兵;張俊峰;朱小毅;王曉蕾;;應用于MEMS加速度計的小型恒溫系統(tǒng)的實現[A];中國地震學會第14次學術大會專題[C];2012年

8 周澤兵;祝竺;;靜電懸浮加速度計研究[A];中國地球物理2013——第二十六專題論文集[C];2013年

9 薛旭;李丹東;劉國文;萬蔡辛;張承亮;;MEMS加速度計工程樣機的研制[A];慣性技術發(fā)展動態(tài)發(fā)展方向研討會文集——新世紀慣性技術在國民經濟中的應用[C];2012年

10 張亮;陸秋海;;靜電懸浮式電容差分加速度計測量原理與動特性設計[A];第九屆全國振動理論及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包秋紅;加速度計測試的加速者[N];中國航空報;2004年

2 唐新培;“黑黢俠”再顯神威[N];中國航天報;2012年

3 黃忠魁 付秀娟 本報記者 徐建華;“敏感精靈”助力嫦娥探月[N];中國質量報;2014年

4 唐新培;搬走“三座山” 促成“太空吻”[N];中國航天報;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9條

1 蔣玉齊;高量程MEMS加速度計封裝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上海微系統(tǒng)與信息技術研究所);2004年

2 楊杰;無陀螺捷聯慣導系統(tǒng)加速度計構型研究與誤差分析[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1年

3 張習文;微小型加速度計的精密裝配及影響性能的因素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3年

4 黃添添;氣隙磁力表征型磁懸浮加速度計的關鍵技術研究[D];浙江大學;2015年

5 劉志平;無陀螺捷聯慣導系統(tǒng)若干關鍵技術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6 李博;基于共振隧穿結構介觀壓阻效應的納機電加速度計研究[D];中北大學;2008年

7 劉力;慣性傳感器扭擺測試中地面振動和放電金絲的影響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2年

8 王世明;基于離心機的慣性儀表測試方法研究與誤差分析[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4年

9 武慶雅;旋轉彈藥的慣性導航與解耦控制方法研究[D];北京理工大學;201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世昌;基于角速率的加速度計陣列誤差系數標定方法的研究[D];中北大學;2009年

2 徐小麗;高過載條件下微型加速度計的動態(tài)分析[D];南京理工大學;2009年

3 黎淵;三軸高g加速度計的測試理論與實驗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8年

4 鮑路路;高g值加速度計及其檢測電路的設計[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09年

5 高宇;捷聯系統(tǒng)中加速度計信息處理技術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6 胡紅革;硅撓性伺服加速度計設計[D];電子科技大學;2002年

7 紀君寵;鈸式結構加速度計的研究與設計[D];北京大學;2008年

8 李永光;高精度加速度計標定與補償技術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1年

9 李園晴;懸絲支承加速度計溫度誤差建模及補償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1年

10 王巍;高精度加速度計測量系統(tǒng)的分析與設計[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069849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yiqiyibiao/1069849.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528c7***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