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干涉場的雷達目標參數(shù)估計方法
發(fā)布時間:2021-12-18 04:01
現(xiàn)代化戰(zhàn)爭中,探測目標的信息一直是雷達最基本且重要的任務(wù)。其中,對目標角度的測量以及對于動目標的檢測尤為重要,這也是當今世界各軍事強國爭相角逐的熱點。軍事科技的快速發(fā)展,對雷達測角精度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干擾與抗干擾技術(shù)的相互博弈,也使得復雜雜波背景下雷達對于運動目標的檢測變得越來越艱難。傳統(tǒng)的測角以及運動目標檢測技術(shù)已經(jīng)遠遠不能滿足如今的高精度測角和檢測需求。因此,提高雷達的測角精度,探索新的運動目標檢測方法已經(jīng)成為當今雷達技術(shù)發(fā)展的重中之重。本文在傳統(tǒng)單脈沖測角方法的基礎(chǔ)上,提出了一種測角精度更高的測角方法,并在干涉場的基礎(chǔ)上提出了一種能夠檢測相對于具有大切向速度目標的檢測方法。本文的研究工作的第一個方面,提出一種新的測角方法,其測角精度相對于傳統(tǒng)的單脈沖測角方法有較大的提高;首先建立兩部雷達的測角模型,兩部雷達發(fā)射相同頻率的電磁波?刂苾刹坷走_發(fā)射電磁波的時間,使得兩部雷達的發(fā)射信號可以同時到達目標處。兩部雷達的發(fā)射信號在待估計目標與主雷達的3dB波束寬度內(nèi)構(gòu)成的等距離環(huán)內(nèi)形成穩(wěn)定的干涉場。給兩雷達的發(fā)射信號分別設(shè)置兩對不同的初始相位,使得主雷達接收到兩種不同的回波。通過對主雷...
【文章來源】: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陜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9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符號對照表
縮略語對照表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及意義
1.2 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
1.2.1 單脈沖測角研究現(xiàn)狀
1.2.2 動目標檢測研究現(xiàn)狀
1.3 本文主要工作
第二章 雷達干涉場建模分析
2.1 引言
2.2 干涉場的形成原理
2.3 影響干涉場的因素分析
2.3.1 發(fā)射信號載頻對于干涉場的影響
2.3.2 目標與雷達距離對干涉場的影響
2.3.3 雷達基線長度對干涉場的影響
2.3.4 發(fā)射信號初始相位差異對干涉場的影響
2.3.5 極化對干涉場的影響
2.4 本章小結(jié)
第三章 一維干涉場測角
3.1 引言
3.2 傳統(tǒng)一維單脈沖測角
3.3 一維干涉場測角模型
3.4 一維干涉場測角方法
3.5 一維干涉場解角度模糊
3.5.1 多基線解角度模糊的原理
3.5.2 解角度模糊的方法
3.5.3 解角度模糊的參數(shù)設(shè)計限制
3.6 一維干涉場測角性能分析
3.6.1 UHF波段一維干涉場測角性能分析
3.6.2 S波段一維干涉場測角性能分析
3.6.3 X波段一維干涉場測角性能分析
3.6.4 雷達基線長度對于測角性能的影響
3.7 本章小結(jié)
第四章 二維干涉場測角
4.1 引言
4.2 傳統(tǒng)二維單脈沖測角
4.3 二維干涉場測角模型
4.4 二維干涉場測角方法
4.5 二維干涉場解角度模糊
4.5.1 多載頻解角度模糊的原理
4.5.2 多載頻解角度模糊的方法
4.5.3 解角度模糊的參數(shù)設(shè)計限制
4.6 二維干涉場測角性能分析
4.6.1 UHF波段二維干涉場測角性能分析
4.6.2 S波段二維干涉場測角性能分析
4.6.3 X波段二維干涉場測角性能分析
4.6.4 雷達基線長度對于測角性能的影響
4.7 本章小結(jié)
第五章 干涉場切向運動目標檢測
5.1 引言
5.2 傳統(tǒng)動目標檢測技術(shù)
5.3 干涉場動目標檢測模型
5.4 干涉場對切向運動動目標檢測的方法
5.5 干涉場對切向運動目標檢測的盲速
5.6 干涉場對切向運動目標檢測性能分析
5.6.1 干涉場切向運動目標檢測仿真分析
5.6.2 干涉場切向運動目標檢測局限性分析
5.7 本章小結(jié)
第六章 總結(jié)和展望
6.1 研究結(jié)論
6.2 研究展望
參考文獻
致謝
作者簡介
本文編號:3541591
【文章來源】: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陜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9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符號對照表
縮略語對照表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及意義
1.2 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
1.2.1 單脈沖測角研究現(xiàn)狀
1.2.2 動目標檢測研究現(xiàn)狀
1.3 本文主要工作
第二章 雷達干涉場建模分析
2.1 引言
2.2 干涉場的形成原理
2.3 影響干涉場的因素分析
2.3.1 發(fā)射信號載頻對于干涉場的影響
2.3.2 目標與雷達距離對干涉場的影響
2.3.3 雷達基線長度對干涉場的影響
2.3.4 發(fā)射信號初始相位差異對干涉場的影響
2.3.5 極化對干涉場的影響
2.4 本章小結(jié)
第三章 一維干涉場測角
3.1 引言
3.2 傳統(tǒng)一維單脈沖測角
3.3 一維干涉場測角模型
3.4 一維干涉場測角方法
3.5 一維干涉場解角度模糊
3.5.1 多基線解角度模糊的原理
3.5.2 解角度模糊的方法
3.5.3 解角度模糊的參數(shù)設(shè)計限制
3.6 一維干涉場測角性能分析
3.6.1 UHF波段一維干涉場測角性能分析
3.6.2 S波段一維干涉場測角性能分析
3.6.3 X波段一維干涉場測角性能分析
3.6.4 雷達基線長度對于測角性能的影響
3.7 本章小結(jié)
第四章 二維干涉場測角
4.1 引言
4.2 傳統(tǒng)二維單脈沖測角
4.3 二維干涉場測角模型
4.4 二維干涉場測角方法
4.5 二維干涉場解角度模糊
4.5.1 多載頻解角度模糊的原理
4.5.2 多載頻解角度模糊的方法
4.5.3 解角度模糊的參數(shù)設(shè)計限制
4.6 二維干涉場測角性能分析
4.6.1 UHF波段二維干涉場測角性能分析
4.6.2 S波段二維干涉場測角性能分析
4.6.3 X波段二維干涉場測角性能分析
4.6.4 雷達基線長度對于測角性能的影響
4.7 本章小結(jié)
第五章 干涉場切向運動目標檢測
5.1 引言
5.2 傳統(tǒng)動目標檢測技術(shù)
5.3 干涉場動目標檢測模型
5.4 干涉場對切向運動動目標檢測的方法
5.5 干涉場對切向運動目標檢測的盲速
5.6 干涉場對切向運動目標檢測性能分析
5.6.1 干涉場切向運動目標檢測仿真分析
5.6.2 干涉場切向運動目標檢測局限性分析
5.7 本章小結(jié)
第六章 總結(jié)和展望
6.1 研究結(jié)論
6.2 研究展望
參考文獻
致謝
作者簡介
本文編號:354159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354159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