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信息工程論文 >

連續(xù)波雷達微帶天線收發(fā)隔離技術綜述

發(fā)布時間:2021-08-30 10:15
  發(fā)射機信號泄露嚴重制約連續(xù)波雷達探測性能的提高。微帶天線廣泛應用于微小型連續(xù)波雷達,其收發(fā)天線隔離性能是制約微小型連續(xù)波雷達探測能力的關鍵。本文分析了連續(xù)波雷達系統(tǒng)中發(fā)射機信號泄露抑制技術,包括收發(fā)通道對消、信號處理以及天線隔離技術,指出目前微帶天線收發(fā)隔離主要采用空間隔離技術來實現(xiàn),包括空間波隔離和表面波隔離兩類。并對空間波隔離和表面波隔離技術的原理、特點和應用進行了詳細分析。最后指出,當前增加收發(fā)隔離的主要目標是提高靈敏度,并結合目前的研究狀況展望了未來增大收發(fā)天線隔離度的研究方向。 

【文章來源】:電子元件與材料. 2020,39(10)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shù)】:8 頁

【部分圖文】:

連續(xù)波雷達微帶天線收發(fā)隔離技術綜述


隔離板高度對收發(fā)天線隔離度影響[17]

示意圖,流槽,示意圖,天線


扼流槽是一種可以阻止特定頻率微波電流傳輸?shù)慕Y構,它的結構形式為在金屬表面開一個深度約為中心頻率1/4波長[20],寬度適中的空氣槽,當表面波電流流經扼流槽時,電流被阻止通過,從而提高收發(fā)天線間的隔離度。金屬扼流槽通過合理的設計其尺寸能夠在槽的頂面產生高阻表面的效果來抑制表面波,而且扼流槽屬于平面結構,體積小、質量輕,因此常被用于改善天線間的隔離度,結構如圖2所示。文獻[21]在仿真軟件中驗證扼流槽效果模型,通過不斷優(yōu)化扼流槽結構的深度和寬度,使其達到最優(yōu)效果,隔離度提高了約13 dB。文獻[17]中陳薇根據(jù)扼流槽的特性,在收發(fā)天線間加入扼流槽來破壞表面波的傳播。收發(fā)天線間的距離為16 mm,通過不斷改變扼流槽的深度h和寬度g使其達到最好的效果,收發(fā)天線間隔離度最多可提高10 dB。增加扼流槽個數(shù),并將扼流槽設置成不同的深度,使其呈階梯狀變化,結構如圖3所示。在收發(fā)天線間加入多個扼流槽,可極大改善收發(fā)天線間耦合問題,隔離度可提高約20 dB。

示意圖,流槽,階梯,天線


文獻[21]在仿真軟件中驗證扼流槽效果模型,通過不斷優(yōu)化扼流槽結構的深度和寬度,使其達到最優(yōu)效果,隔離度提高了約13 dB。文獻[17]中陳薇根據(jù)扼流槽的特性,在收發(fā)天線間加入扼流槽來破壞表面波的傳播。收發(fā)天線間的距離為16 mm,通過不斷改變扼流槽的深度h和寬度g使其達到最好的效果,收發(fā)天線間隔離度最多可提高10 dB。增加扼流槽個數(shù),并將扼流槽設置成不同的深度,使其呈階梯狀變化,結構如圖3所示。在收發(fā)天線間加入多個扼流槽,可極大改善收發(fā)天線間耦合問題,隔離度可提高約20 dB。在微帶收發(fā)天線間開設扼流槽,不需添加其他立體結構,只需要在金屬表面開空氣槽即可,這樣即不增加天線的體積,又可減少設備的整體質量。但扼流槽在實際加工時,深度較深,而且階梯狀扼流槽深度有多個尺寸,加工時對設備選擇、工藝流程和操作水平均有較高的要求,給加工帶來了許多困難,所以在收發(fā)天線間加載扼流槽不易加工制作。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調頻連續(xù)波雷達泄漏信號抑制技術綜述[J]. 譚璦軍,譚澤富,燕曼君.  電訊技術. 2019(11)
[2]基于有源單元方向圖等效法的彈載相控陣天線互耦補償[J]. 王迪,王雪梅,何岷,張金昌,景海.  科學技術與工程. 2019(32)
[3]X波段高隔離度雙信道多波束天線系統(tǒng)實現(xiàn)[J]. 王磊,周國印,黃華東,汪進軍.  無線電工程. 2018(10)
[4]基于光子技術的超寬帶高隔離度收發(fā)系統(tǒng)[J]. 高暉,王翌.  現(xiàn)代雷達. 2016(07)
[5]有源相控陣天線收發(fā)隔離度計算方法[J]. 何慶強.  微波學報. 2016(01)
[6]連續(xù)波雷達直波泄露抑制技術研究[J]. 馮健康,黃根全,謝敏.  火控雷達技術. 2015(02)
[7]缺陷地結構在微帶天線小型化中的應用[J]. 陸漢陽,戴維,朱衛(wèi)民.  電子科技. 2014(09)
[8]毫米波段連續(xù)波雷達天線隔離度設計[J]. 王永華,趙迎超.  火控雷達技術. 2014(01)
[9]一種雙扼流槽雙極化低旁瓣陣列天線[J]. 宋長宏,吳群,張文靜,路志勇.  電波科學學報. 2013(05)
[10]表面波對收發(fā)天線隔離度的影響及其解決方法[J]. 楊樺.  航空兵器. 2011(01)

博士論文
[1]雷達吸波材料表面波抑制測試技術研究[D]. 王超.電子科技大學 2017
[2]新型多層微帶陣列天線研究[D]. 邱磊.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2013

碩士論文
[1]高隔離度W波段基片集成波導陣列天線設計[D]. 陳尉鵬.電子科技大學 2019
[2]數(shù)字陣孔徑級同頻同時收發(fā)技術研究[D]. 裘劍.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電子科學研究院 2019
[3]K波段基片集成波導縫隙陣列天線設計[D]. 張林.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2018
[4]X波段LFMCW雷達系統(tǒng)關鍵部件研究[D]. 陳薇.電子科技大學 2016
[5]單天線FMCW雷達射頻收發(fā)前端高隔離技術研究[D]. 馬世能.電子科技大學 2014
[6]連續(xù)波雷達收發(fā)隔離問題的研究[D]. 韓曉東.南京理工大學 2006



本文編號:3372593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3372593.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bdc39***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