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壓縮感知的超寬帶信道估計方法的研究
本文關鍵詞:基于壓縮感知的超寬帶信道估計方法的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壓縮感知(Compressed Sensing,CS)理論可以從較少的觀測樣本中恢復稀疏信號。針對超寬帶(Ultra-WideBand,UWB)信道的稀疏特性,將壓縮感知理論應用于UWB系統(tǒng)的信道估計中,能夠有效地降低系統(tǒng)的采樣速率。該文針對UWB信道的特點對過完備字典庫和觀測矩陣進行設計,提出了一種濾波矩陣估計算法。然后,分別利用丹茨格選擇器(Dantzig Selector,DS),基追蹤降噪(Basis Pursuit De-Noising,BPDN)算法和正交匹配跟蹤(Orthogonal Matching Pursuit,OMP)算法實現(xiàn)信號檢測,進一步給出UWB信道估計中CS重建算法的選擇建議。基于IEEE 802.15.4a信道模型的仿真結果表明,該算法同隨機觀測算法的檢測結果相比,能夠在較低的采樣速率下獲得更好的誤碼率性能。
【作者單位】: 吉林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
【關鍵詞】: 無線通信 超寬帶 信道估計 壓縮感知 稀疏重建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60976065)資助課題
【分類號】:TN925
【正文快照】: 1引言超寬帶技術具有高數(shù)據(jù)傳輸率、低功耗、低成本、較強的抗多徑效應等特點。但是接收高帶寬信號所需要的高速率A/D轉換會導致通信設備復雜程度的增加或者采樣分辨率的下降,這是超寬帶通信需要突破的瓶頸之一[1]。文獻[2]提出的壓縮感知理論,對可壓縮的信號以遠低于奈奎斯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繼東,鄭寶玉;基于導頻的OFDM信道估計及其研究進展[J];通信學報;2003年11期
2 ;99’無線通信展[J];國外科技動態(tài);1999年12期
3 李暢怡;蔣婷婷;鄭國莘;;基于正交頻分復用的超寬帶無線通信中的信道估計技術[J];科學技術與工程;2006年08期
4 戚晨皓;吳樂南;;采用壓縮感知的數(shù)字廣播信道估計(英文)[J];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2010年03期
5 楊濤;無線通信領域的幾大熱點技術[J];中國西部科技;2005年03期
6 張樺;朱近康;;基于隱式訓練和加權最小二乘的迭代信道估計[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年04期
7 ;2009美國無線通信展[J];現(xiàn)代電信科技;2008年11期
8 張先玉;劉郁林;王開;;超寬帶通信壓縮感知信道估計與信號檢測方法[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2010年02期
9 ;《1998兩岸無線通信研討會》在臺長庚大學圓滿閉幕[J];微波學報;1998年04期
10 ;VoIP引領無線通信仍需有線無線結合[J];信息系統(tǒng)工程;2006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穎;陳光;;適用于多帶超寬帶的信道估計研究[A];2007北京地區(qū)高校研究生學術交流會通信與信息技術會議論文集(下冊)[C];2008年
2 盛彬;尤肖虎;;WCDMA下行鏈路加權信道估計最優(yōu)合并系數(shù)的研究[A];2003’中國通信學會無線及移動通信委員會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3年
3 楊靜;李洋;劉丹譜;;最大似然信道估計算法在UWB系統(tǒng)中的性能分析[A];第九屆全國青年通信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4年
4 華驚宇;吳華摯;黃海;吳偉剛;;一種多普勒頻偏估計方法及其在信道估計中的應用[A];2003’中國通信學會無線及移動通信委員會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3年
5 浦良;趙利民;王智森;;移動無線通信中的信道估計[A];2009通信理論與技術新發(fā)展——第十四屆全國青年通信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9年
6 劉為懷;;MIMO-OFDM信道估計的一種訓練符設計[A];2006中國西部青年通信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7 張亞靜;練秋生;;基于提升小波理論的OFDM系統(tǒng)的研究[A];中國電子學會第十五屆信息論學術年會暨第一屆全國網(wǎng)絡編碼學術年會論文集(上冊)[C];2008年
8 徐信;蔡躍明;白賓峰;徐友云;;基于離散導頻發(fā)射分集OFDM系統(tǒng)的子空間跟蹤信道估計[A];通信理論與信號處理新進展——2005年通信理論與信號處理年會論文集[C];2005年
9 王東;欒英姿;;一種基于MMSE的OFDM系統(tǒng)信道估計改進算法[A];2007通信理論與技術新發(fā)展——第十二屆全國青年通信學術會議論文集(下冊)[C];2007年
10 沈曉冬;劉光毅;黃宇紅;姜大潔;董偉輝;;IMT—Advanced評估方法的評估指標[A];2008年中國通信學會無線及移動通信委員會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公安無線通信設備自愿性認證實施規(guī)則(續(xù)1)[N];人民公安報;2010年
2 ;朝著無線通信的未來挺進[N];人民郵電;2000年
3 摩托羅拉(中國)電子有限公司總裁 高瑞彬;充滿活力的無線通信[N];計算機世界;2007年
4 ;智能天線力助無線通信新發(fā)展[N];人民郵電;2006年
5 本報記者 于尚民;3G讓光載無線通信起步[N];通信產(chǎn)業(yè)報;2009年
6 江陵;MIMO:引領無線通信駛上高速公路[N];人民郵電;2005年
7 松如;基于軟件的無線通信解決方案受歡迎[N];中國電子報;2008年
8 羅清岳;車用無線技術及測試解決方案[N];電子資訊時報;2007年
9 湖北 朱少華;無線通信的三種接入方式[N];電子報;2001年
10 特約撰稿 陶濤;射頻技術在無線通信領域的應用[N];通信信息報;200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任志遠;脈沖超寬帶通信系統(tǒng)同步與信道估計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1年
2 王晗;適用于MIMO-OFDM系統(tǒng)信道估計的最優(yōu)導頻序列設計的研究[D];東北大學;2008年
3 楊閩;正交小波包復用系統(tǒng)信息道估計方法的研究[D];天津大學;2010年
4 李霞;碼域發(fā)送參考超寬帶通信傳輸與抗干擾技術研究[D];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2011年
5 王平;基于訓練序列的MIMO信道估計及相關技術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0年
6 呂威;多帶正交頻分復用超寬帶系統(tǒng)信道估計方法[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1年
7 王昕;MIMO/OFDM系統(tǒng)中信道估計和自適應調制算法的研究[D];天津大學;2005年
8 徐茂格;混沌通信中的粒子濾波技術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08年
9 楊峰;脈沖超寬帶通信的欠采樣方法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0年
10 羅仁澤;OFDM無線移動通信系統(tǒng)關鍵技術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0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雷少帥;OFDM系統(tǒng)中基于導頻的信道估計算法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2009年
2 張運會;多天線OFDMA系統(tǒng)中的信道估計的研究與實現(xiàn)[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0年
3 郝磊;OFDM系統(tǒng)信道估計技術研究[D];燕山大學;2010年
4 趙靜;基于導頻的OFDM信道估計算法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0年
5 劉明亮;基于OFDM技術中繼系統(tǒng)中的信道估計算法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0年
6 盧新輝;MIMO OFDM系統(tǒng)聯(lián)合信道估計和檢測技術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0年
7 萬蒙;基于OFDM系統(tǒng)的信道估計算法的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0年
8 金志文;OFDM系統(tǒng)中信道估計算法的研究與實現(xiàn)[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9年
9 李增濤;基于導頻的OFDM系統(tǒng)信道估計[D];北京郵電大學;2009年
10 劉洪丹;基于訓練序列的MIMO-OFDM系統(tǒng)信道估計算法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9年
本文關鍵詞:基于壓縮感知的超寬帶信道估計方法的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2736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327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