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數字延時補償與外推虛擬陣的UWB信號高分辨力波束形成技術研究
【學位單位】:南京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年份】:2018
【中圖分類】:TN957.51;TN925
【部分圖文】:
學位論文?基于數字延時補償與外推虛擬陣的UWB信號高分辨力波束形成技術研宄??針對頻域UWB信號波束形成存在運算量大及時域輸出波形失真的缺點,曹運合等??提出了基于拉伸處理的寬帶線性調頻信號波束形成方法,能夠大大降低數據量,并抑??寬帶干擾132]。胡謹賢等人提出一種采用交疊DFT處理的寬帶頻域波束形成方法,改??了時域輸出波形的失真[33]。李寧等人提出一種先對數據做一次連續(xù)的FFT變換,再??頻率柜實現(xiàn)寬帶波束形成的新方法,保證了脈壓性能|34]。鮑玥等人提出了多迭代約束??軛梯度的頻域寬帶波束形成,避免了矩陣求逆運算[35]。??2)?UWB波束形成的時域方法??時域法的基本思想是對每個陣元接收的UWB信號進行直接延時補償并求和,從而??現(xiàn)波朿形成,該方法克服了頻域方法輸出信號相位不連續(xù)的問題,能夠輸出實時波形??71。時域方法實現(xiàn)波束形成通常采用抽頭延遲線結構與FIR/IIR濾波器對UWB信號??行時間延遲并加權,其結構原理示意圖如圖1.2.2所示。??
博士學位論文?基于數字延時補償與外推虛擬陣的UWB信號高分辨力波束形成技術研究??及全文組織結構如圖1.3.1所示。????播,中您龍??I?棍屮需求????
圖2.3.2?D取值不同時的沖擊響應??理想分數延時濾波器無限長且非因果,實際應用中不可實現(xiàn),因此我們需要使用物理上??可實現(xiàn)的濾波器去逼近該理想濾波器。實際分數延時濾波器的原理圖如圖2.3.3所示,??"(4為實際分數延時濾波器。實際分數延時濾波器的作用與圖2.3.1中虛線框內的系統(tǒng)??所起的所用等效。??采樣??x(0?X?4?]?輸出咖]???'???H{z)????圖2.3.3實際分數延時濾波器原理圖??從上圖可以看出,圖2.3.1中虛線框內的系統(tǒng)可以等效為一個數字濾波器//(z)??由式2.3.7可得到/U?]的頻率響應表達式如下??HlD(eJ,0)?=?e-JroD,?\(〇\<tt?(2.3.8)??上式中w為歸一化角頻率,D可由整數部分/和分數部分J組成,即??D?=?J+cL?de[-0.5,0.5]?(2.3.9)??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艷萍;王兆浩;;由上近似數誘導的擬陣及其特征[J];數學的實踐與認識;2019年04期
2 張曉婷;吳德垠;;關于一致模糊橫貫擬陣的研究[J];模糊系統(tǒng)與數學;2019年02期
3 吳德垠;張曉婷;;“模糊橫貫擬陣”的反例[J];模糊系統(tǒng)與數學;2018年03期
4 林福寧;李生剛;楊小飛;;[0,1]-擬陣模糊基的進一步研究[J];吉林大學學報(理學版);2016年06期
5 李亞平;;廣義均勻擬陣[J];西安文理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年06期
6 馬對霞;祝峰;林姿瓊;;基于等價關系的粗糙擬陣的性質[J];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2016年02期
7 林福寧;李生剛;;強[0,1]-擬陣[J];模糊系統(tǒng)與數學;2016年03期
8 林姿瓊;黃愛萍;;覆蓋的兩類擬陣結構[J];小型微型計算機系統(tǒng);2014年11期
9 王石平;祝峰;閔帆;湯建國;;橫貫擬陣與覆蓋粗糙集[J];計算機科學與探索;2012年03期
10 劉妮;;擬陣范疇的一個反射子范疇[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年05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趙翔;MIMO雷達中的空時處理與檢測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8年
2 杜強;基于數字延時補償與外推虛擬陣的UWB信號高分辨力波束形成技術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8年
3 陳容;擬陣結構[D];南開大學;2010年
4 劉妮;擬陣理論的范疇特征[D];陜西師范大學;2005年
5 李樂學;擬陣與圖[D];山東大學;2005年
6 許靜芳;秘密共享中理想的存取結構及秘密共享實施方案的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7 楊少軍;M-模糊化擬陣及其相關理論的研究[D];北京理工大學;2016年
8 湯建國;覆蓋粗糙集的關鍵技術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2年
9 毛華;偏序集理論在擬陣論中的應用[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2年
10 王世英;圖的匹配的若干結構性問題[D];鄭州大學;200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任少玲;與Bicircular圖相關的兩類擬陣的連通度問題[D];福州大學;2017年
2 張曉婷;關于模糊橫貫擬陣的研究[D];重慶大學;2018年
3 高子飛;Lift bicircular擬陣的表示[D];福州大學;2015年
4 李亞平;擬陣的瘦基、棄基運算以及廣義均勻擬陣[D];陜西師范大學;2017年
5 王彭;模糊擬陣的導出擬陣序列方法研究[D];重慶大學;2016年
6 俞珊珊;圖論在無限擬陣及格論在網絡中的應用[D];河北大學;2008年
7 劉璐璐;軟拓撲的確定以及有限擬陣的確定[D];陜西師范大學;2012年
8 韋俊霞;虛擬陣元寬帶波束形成技術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6年
9 龐雙杰;無限擬陣直和的存在定理與分解定理[D];河北大學;2008年
10 陳娟娟;閉模糊擬陣的模糊子擬陣研究[D];重慶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286475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2864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