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天線消除的非線性自干擾消除全雙工通信
本文選題:無線通信 + 全雙工; 參考:《計算機工程與設計》2017年03期
【摘要】:由于無線全雙工系統(tǒng)中存在嚴重的自干擾問題,天線消除技術能夠從模擬域的角度消除部分線性自干擾,考慮發(fā)射機功率放大器(power amplifier,PA)產生的非線性影響,提出一種基于天線消除的非線性數(shù)字自干擾消除方案。將PA和非線性自干擾信道均描述為并行哈默斯坦(parallel Hammerstein,PH),通過估計模型系數(shù)和重建干擾對消信號,在數(shù)字域消除殘留干擾。仿真結果表明,該方案與線性數(shù)字自干擾消除相比能實現(xiàn)更多的消除數(shù)量,運用同一種非線性數(shù)字消除技術,帶有天線消除的全雙工系統(tǒng)與無天線消除相比能夠實現(xiàn)更高的信干噪比(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SINR)。
[Abstract]:Due to the serious self-interference problem in wireless full-duplex system, antenna cancellation technology can eliminate partial linear self-interference from the angle of analog domain,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nonlinear effect of transmitter power amplifier (power Amplifier PA). A nonlinear digital self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scheme based on antenna cancellation is proposed. Both PA and nonlinear self-interference channels are described as parallel Hammerstein PH. Residual interference is eliminated in digital domain by estimating model coefficients and reconstructing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signals.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compared with linear digital self-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the proposed scheme can achieve more elimination quantity, and the same nonlinear digital cancellation technique is used. The full duplex system with antenna cancellation can achieve a higher signal-to-noise ratio (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 SINR) than that without antenna cancellation.
【作者單位】: 西安郵電大學通信與信息工程學院;西安交通大學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
【基金】:國家863高技術研究發(fā)展計劃基金項目(2014AA01707)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61372092)
【分類號】:TN911.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針對下一代手機的單天線干擾消除技術[J];今日電子;2003年01期
2 何楚婷;;反向干擾消除功能優(yōu)化案例分析[J];信息通信;2014年04期
3 ;新聞摘要[J];電子元器件應用;2003年01期
4 吳琦,申敏;多級并行干擾消除改進算法的仿真研究[J];系統(tǒng)仿真學報;2004年07期
5 李悅;郝英川;;適用于多載波共頻譜傳輸?shù)母蓴_消除方式[J];無線電通信技術;2013年01期
6 劉亞歡;田宇;李國通;;串行干擾消除法捕獲性能分析[J];計算機仿真;2010年09期
7 楊伏華;程劍;李廣俠;;基于小波變換的干擾消除技術[J];軍事通信技術;2003年03期
8 丁云霞;耿志明;蔡凱;馬瑞芳;;兩種自適應串行干擾消除器的比較[J];成都信息工程學院學報;2007年04期
9 張東紅;廖桂生;;串行干擾消除檢測器誤碼性能的近似分析[J];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學報;2007年05期
10 蔡凌云;羅漢文;宋文濤;張海濱;;GSTBC SFH MC DS-CDMA系統(tǒng)中的組排序串行干擾消除算法[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2006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5條
1 來奇峰;袁協(xié);劉偉;劉婷;;強信號相位估計誤差對干擾消除算法影響的研究[A];第四屆中國衛(wèi)星導航學術年會論文集-S2 衛(wèi)星導航信號體制及兼容與互操作[C];2013年
2 鄧世群;秦偉;劉重軍;;Nanocell組網下干擾消除技術的研究[A];《IT時代周刊》2013年度論文集[C];2013年
3 董江波;李道本;;多徑信道下CDMA系統(tǒng)中軟干擾消除迭代多碼檢測技術的研究[A];現(xiàn)代通信理論與信號處理進展——2003年通信理論與信號處理年會論文集[C];2003年
4 張寧;方世良;;多目標線譜干擾消除研究[A];中國聲學學會2007年青年學術會議論文集(下)[C];2007年
5 陳錕;朱正平;寧百齊;藍加平;孫奉婁;;電離層數(shù)字測高儀回波干擾消除算法和分析[A];中國空間科學學會空間物理學專業(yè)委員會第十五屆全國日地空間物理學研討會摘要集[C];201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馬丹丹;中興新技術提升WCDMA系統(tǒng)60%容量[N];人民郵電;2009年
2 記者 王兵;NEC積極推進W-CDMA發(fā)展[N];人民郵電;200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屈龍;無線網絡中基于干擾消除的集中式和分布式算法研究[D];寧波大學;2015年
2 萬千;多小區(qū)協(xié)作處理的若干關鍵技術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5年
3 閆發(fā)軍;TD-SCDMA系統(tǒng)的干擾消除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06年
4 劉麗娜;LTE系統(tǒng)干擾管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4年
5 莫韜甫;無線通信迭代抗干擾關鍵技術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夏帥;WLAN系統(tǒng)中基于串行干擾消除的多包傳輸技術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5年
2 田曉亮;基于FPGA的單信道全雙工無線通信系統(tǒng)中數(shù)字自干擾消除設計與實現(xiàn)[D];山東大學;2015年
3 張德坤;非正交多址系統(tǒng)功率分配及干擾消除算法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5年
4 屠新雅;基于部分干擾消除的廣義干擾對齊方法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4年
5 郭永娜;5G多用戶非正交共享接入中干擾消除技術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6年
6 周榮;全雙工無線通信系統(tǒng)的數(shù)字自干擾消除方法研究[D];南京郵電大學;2016年
7 周明;全雙工放大轉發(fā)中繼系統(tǒng)自干擾消除方案研究[D];南京郵電大學;2016年
8 王振;LTE-A系統(tǒng)中Small Cell發(fā)現(xiàn)技術研究[D];重慶郵電大學;2016年
9 徐鵬飛;單天線干擾消除技術的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0年
10 任宇鑫;面向無線全雙工通信的自干擾消除技術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205649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2056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