艦船通信網絡中的移動脆弱節(jié)點定位與實現(xiàn)
本文選題:艦船通信 + 網絡。 參考:《艦船科學技術》2017年04期
【摘要】:艦船通信網絡采用節(jié)點分布式組網設計,實現(xiàn)與外界的無線通信和遠程衛(wèi)星通信,對網絡中的移動脆弱節(jié)點準確定位檢測,實現(xiàn)對網絡故障的及時診斷。本文提出一種基于網絡傳輸信道量化跟蹤融合的移動脆弱節(jié)點定位方法。首先構建艦船通信網絡的節(jié)點分布模型,在艦船通信網絡的多徑傳輸信道中進行節(jié)點之間傳輸數(shù)據(jù)的信號分析;然后采用信道量化跟蹤融合方法進行移動脆弱節(jié)點的異常特征提取,實現(xiàn)異常脆弱節(jié)點定位;最后進行實驗測試,仿真結果表明,該方法對艦船通信網絡中的移動脆弱節(jié)點定位檢測的準確概率較高,時間開銷較小,在通信網絡故障診斷中具有實用性。
[Abstract]:The warship communication network adopts the node distributed network design to realize th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nd remote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with the outside world, to accurately locate and detect the mobile vulnerable nodes in the network, and to realize the timely diagnosis of the network fault. In this paper, a mobile fragile node location method based on quantization tracking fusion of network transmission channel is proposed. Firstly, the node distribution model of ship communication network is constructed, and the signal analysis of data transmission between nodes is carried out in the multipath transmission channel of ship communication network. Then the channel quantization tracking fusion method is used to extract the abnormal features of the mobile vulnerable nodes to realize the location of the abnormal fragile nodes. Finally, the experimental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is method has high accurate probability and low time cost for mobile vulnerable node location detection in warship communication network. It is practical in fault diagnosis of communication network.
【作者單位】: 河南職業(yè)技術學院信息工程系;
【基金】:河南省高等學校青年骨干教師資助計劃資助項目(2014GGJS-162)
【分類號】:TN915.0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利華;張有光;;研究生《通信網絡理論基礎》的研究與實踐[J];理工高教研究;2005年06期
2 孫研;移動通信網絡優(yōu)化的發(fā)展方向[J];電信工程技術與標準化;2005年03期
3 ;上海民航華東通信網絡發(fā)展有限公司[J];上海信息化;2008年08期
4 樊曉穎;;對通信網絡運行與維護的探討[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2年04期
5 何子體;;信息社會與通信網絡發(fā)展分析[J];河南科技;2012年06期
6 龔才語;;通信網絡優(yōu)化與提升探討[J];信息通信;2013年03期
7 柴振榮;通信網絡用軟件的改進[J];管理科學文摘;1995年03期
8 鄭士貴;通信網絡的優(yōu)化利用[J];管理科學文摘;1996年06期
9 馬子麟;加拿大采用功效巨大的通信網絡[J];管理科學文摘;1999年12期
10 蘇青忠;鐵道部將建全國第二大通信網絡[J];江蘇通信技術;1999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馬懷東;楊秀武;;通信網絡發(fā)展,管理是關鍵[A];四川省通信學會2006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二)[C];2006年
2 吳少紅;;淺談通信網絡的發(fā)展趨勢[A];海南省通信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2005)[C];2005年
3 周冬靜;;梧州市氣象局通信網絡的現(xiàn)狀及工作思考[A];2006年廣西氣象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4 劉玄慶;張康定;;淺談我國鐵路通信網絡的今天和對今后的展望[A];四川省通信學會1999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9年
5 黃淳;;國際通信網絡運行集中管理平臺的設計與實現(xiàn)[A];2007中國科協(xié)年會——通信與信息發(fā)展高層論壇論文集[C];2007年
6 徐蕾;陳金鷹;朱軍;;未來通信網絡的討論[A];四川省通信學會2012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2年
7 劉龍;;通信網絡系統(tǒng)集成[A];OFweek寬帶通信與物聯(lián)網前沿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3年
8 楊露菁;郝威;段立;;軍事通信網絡的可靠性和抗毀性研究[A];艦船電子裝備維修理論與應用——中國造船工程學會電子修理學組第四屆年會暨信息裝備保障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9 周彬;陳新安;;淺析我國移動通信網絡頻段的劃分及復用[A];中國通信學會通信建設工程技術委員會2010年年會論文集[C];2010年
10 梁快;隆克平;汪紀鋒;唐宏;鄺育軍;;移動通信網絡尋呼新思路及其策略分析[A];第九屆全國青年通信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通文;通信網絡安全管理辦法三月起實施[N];通信產業(yè)報;2010年
2 王正;“用戶驅動”理念引領通信網絡變革[N];人民郵電;2001年
3 通訊員 郭運鋒 閔佑朋;鄭州通信段建成通信網絡“千里眼”系統(tǒng)[N];人民鐵道;2012年
4 王海燕 記者 陳巖;我省通信網絡質量全國領先[N];黑龍江日報;2004年
5 記者 王山林 通訊員 趙芳 侯功華;福建電網試運行4G通信網絡[N];國家電網報;2013年
6 耿巖 賽迪顧問互聯(lián)網產業(yè)研究中心總經理;“寬帶中國”激活通信網絡保護設備市場[N];通信產業(yè)報;2014年
7 劉菊花;通信網絡安全管理辦法將出臺[N];大眾科技報;2009年
8 上海大唐移動通信設備有限公司高級經理 鄭哲;移動通信網絡優(yōu)化淺析[N];通信產業(yè)報;2001年
9 記者 李薇;工信部擬出臺通信網絡安全管理辦法[N];北京商報;2009年
10 楊志杰;通信網絡要分級防護[N];通信產業(yè)報;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李全剛;通信網絡中用戶行為分析與生成模型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5年
2 郝旭;ITER-PPEN電站自動化系統(tǒng)IED設備工程配置和通信網絡性能分析[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6年
3 葉夏明;電力信息物理系統(tǒng)通信網絡性能分析及網絡安全評估[D];浙江大學;2015年
4 何申;面向3G移動通信網絡的安全框架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07年
5 熊小萍;電力系統(tǒng)廣域通信網絡可靠性分析及優(yōu)化設計[D];廣西大學;2014年
6 曾憲武;水聲綜合通信網絡關鍵技術的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毅;某省移動公司通信網絡優(yōu)化項目關鍵管理問題及對策[D];山東大學;2015年
2 王永華;變電站綜合自動化系統(tǒng)的設計與工程實現(xiàn)[D];東北大學;2012年
3 況凱旋;通信網絡的業(yè)務規(guī)劃及保護關鍵技術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4年
4 趙燕;低壓電力線通信網絡抗旋轉技術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華東);2014年
5 汪巍;移動通信網絡質量分析與呈現(xiàn)系統(tǒng)的研究與實現(xiàn)[D];華中科技大學;2014年
6 傅德林;智能配用電通信網絡業(yè)務模型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16年
7 盧航;基于IPv6的電力需求側通信網絡架構研究[D];湖南大學;2016年
8 徐楊;通信網絡工程項目質量管理研究及在NGB項目中的應用[D];上海交通大學;2015年
9 彥慶鑫;電信綜合業(yè)務自動撥測系統(tǒng)設計與實現(xiàn)[D];南昌大學;2016年
10 李超;軍事通信網絡效能穩(wěn)健評估分析方法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97180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1971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