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通道聯(lián)合稀疏重建的全極化SAR成像
本文選題:合成孔徑雷達 + 全極化 ; 參考:《儀器儀表學報》2017年05期
【摘要】:全極化合成孔徑雷達(SAR)可對不同極化通道分別獨立進行壓縮感知(CS)稀疏重建來增強成像性能,但分別獨立處理沒有利用極化信息的冗余性與互補性,有可能破壞極化信息的完整性。依據(jù)雷達目標在全極化下的散射特性構(gòu)建聯(lián)合稀疏度量函數(shù),將全極化SAR高分辨成像轉(zhuǎn)化為多通道聯(lián)合稀疏約束的最優(yōu)化重建問題,并用改進的正交匹配追蹤算法進行求解。由于有效利用全極化信息,多通道聯(lián)合CS成像相比于單通道CS成像能夠獲得更好的成像質(zhì)量,還能全面準確反映目標全極化散射特性。通過對Backhoe挖掘機電磁仿真數(shù)據(jù)的處理,驗證了算法的有效性,并且在微波暗室搭建了全極化SAR半實物仿真系統(tǒng),利用其獲取的全極化實測數(shù)據(jù)進一步驗證了該方法的工程可行性。
[Abstract]:Fully polarized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 can perform compression sensing CSR sparse reconstruction of different polarization channels independently to enhance the imaging performance, but independent processing does not make use of the redundancy and complementarity of polarization information. It is possible to destroy the integrity of polarization information. According to the scattering characteristics of radar targets under full polarization, the joint sparse metric function is constructed, and the high resolution imaging of fully polarized SAR is transformed into an optimal reconstruction problem with multi-channel joint sparse constraints, which is solved by an improved orthogonal matching tracking algorithm. Because of the effective use of fully polarized information, multi-channel combined CS imaging can obtain better imaging quality than single-channel CS imaging, and it can also reflect the fully polarized scatter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arget comprehensively and accurately. The validity of the algorithm is verified by processing the electromagnetic simulation data of Backhoe excavator, and a fully polarized SAR hardware-in-the-loop simulation system is built in the microwave darkroom. The engineering feasibility of the method is further verified by the full polarization measured data.
【作者單位】: 西北工業(yè)大學電子信息學院;西北工業(yè)大學無人機特種技術重點實驗室;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61472324)項目資助
【分類號】:TN957.5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棉全;李永禎;王濤;王雪松;;一種新的全極化雷達信號處理方案設計[J];雷達科學與技術;2009年02期
2 呂波;袁乃昌;;全極化干擾與極化濾波的對抗研究[J];現(xiàn)代雷達;2011年04期
3 李棉全;馬梁;李永禎;戴幻堯;王雪松;;運動目標的全極化一維成像方法研究[J];宇航學報;2011年05期
4 王雪松;常宇亮;李永禎;戴幻堯;何密;肖順平;;極化雷達的同時全極化測量與校準技術[J];科技導報;2011年26期
5 馮德軍;王雪松;肖順平;王國玉;;全極化高分辨雷達距離像統(tǒng)計識別方法[J];電子與信息學報;2006年03期
6 馬梁;李永禎;陳志杰;王雪松;;空間微動目標動態(tài)全極化回波仿真技術研究[J];系統(tǒng)仿真學報;2012年03期
7 徐振海,王雪松,肖順平,莊釗文;極化敏感陣列濾波性能分析:完全極化情形[J];電子學報;2004年08期
8 劉勇;李永禎;王雪松;呂彤光;;雷達目標全極化一維距離像的瞬時測量方法[J];國防科技大學學報;2008年05期
9 史磊;李平湘;楊杰;;極化方位角對Yamaguchi參數(shù)分解的影響[J];中國圖象圖形學報;2011年11期
10 張紅;謝鐳;王超;張波;吳樊;湯益先;;簡縮極化SAR數(shù)據(jù)信息提取與應用[J];中國圖象圖形學報;2013年09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通訊員 鄒曄;雷電院成功研制首套民用高分辨率全極化SAR雷達[N];中國航空報;201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李棉全;全極化相控陣雷達精密測量技術[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13年
2 夏東坤;P波段全極化SAR數(shù)據(jù)處理方法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1年
3 何密;同時極化測量體制雷達的校準方法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昕;基于全極化SAR圖像的植被信息提取技術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5年
2 汪夢奇;分時極化雷達系統(tǒng)及其實現(xiàn)技術研究[D];北京理工大學;2016年
3 黃志楊;全極化SAR數(shù)據(jù)校正[D];貴州師范大學;2016年
4 黃婧;全極化雷達前視成像方法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14年
5 王歡;寬帶全極化雷達試驗系統(tǒng)設計[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5年
6 張志華;全極化技術在雷達中的工程應用[D];南京理工大學;2010年
7 李輝;全極化合成孔徑雷達海面風場與海浪遙感研究[D];復旦大學;2008年
8 丁維雷;基于全極化雷達的目標識別方法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3年
9 劉芳;W波段全極化雷達目標特性測量算法研究[D];北京理工大學;2015年
10 劉笑菲;機翼共形全極化陣列雷達自適應抗干擾與誤差校正方法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96869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1968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