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橢圓球面波調制信號自適應峰均比抑制方法
本文選題:橢圓球面波 + 峰均功率比 ; 參考:《電子與信息學報》2017年01期
【摘要】:該文針對橢圓球面波(Prolate Spheroidal Wave Function,PSWF)時域正交調制信號峰均功率比過高,易受功率放大器非線性影響,造成信號失真,導致系統(tǒng)解調性能下降的問題,提出一種基于μ律壓縮的自適應峰均比抑制方法。該方法能夠根據(jù)輸入信號自適應調節(jié)壓縮參數(shù),有效壓縮信號峰值,降低PSWF調制信號峰均功率比(Peak-to-Average Power Ratio,PAPR),同時保證壓縮前后信號平均功率不變。理論論證和仿真結果表明,該方法能夠有效抑制PSWF調制信號PAPR,當壓縮參數(shù)m為1且互補累計分布函數(shù)CCDF為410-時,壓縮后調制信號與原調制信號相比PAPR降低約2.1 d B;有效改善經過功放后調制信號功率譜和系統(tǒng)在高斯白噪聲信道下的誤碼性能。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problem that the peak to average power ratio of the time domain quadrature modulated signal is too high, which is easy to be influenced by the nonlinear power amplifier, causes the signal distortion and the demodulation performance of the system is degraded, aiming at the problem of the elliptic spherical wave Prolate Spheroidal Wave function / PSWF signal. An adaptive peak-to-average ratio (PAPR) suppression method based on 渭 law compression is proposed. This method can adaptively adjust compression parameters according to the input signal, effectively compress the peak value of the signal, reduce the peak-to-average Power average power ratio (PAPR) of the PSWF modulation signal and ensure that the average power of the signal before and after compression remains the same. The theoretical demonstration and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effectively suppress the PSWF modulation signal when the compression parameter m is 1 and the complementary cumulative distribution function (CCDF) is 410-. Compared with the original modulation signal, the PAPR of the compressed modulation signal is reduced by about 2.1 dB, which effectively improves the power spectrum of the modulated signal after the power amplifier and the error code performance of the system in the Gao Si white noise channel.
【作者單位】: 海軍航空工程學院電子信息工程系;山東省信號與信息處理重點實驗室;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60772056) 山東省“泰山學者”建設工程專項經費基金(ts20081130)~~
【分類號】:TN911.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和月萍;如何衡量已調制信號的質量[J];無線電工程;2003年05期
2 李晶,朱江,張爾揚,沈榮駿;高速8PSK調制信號的頻率捕獲及跟蹤算法研究[J];信號處理;2005年01期
3 ;羅德與施瓦茨公司推出R&S AFQ100A I/Q調制信號發(fā)生器[J];中國無線電;2006年05期
4 李建宇;俞華梁;;調制信號在系統(tǒng)中的延遲特性測試[J];國外電子測量技術;2006年09期
5 田津強;唐向宏;邵小小;;一種小波調制信號的識別方法[J];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學報;2007年06期
6 吳月嫻;葛臨東;許志勇;;分數(shù)倍采樣對幅相調制信號累積量的影響[J];信號處理;2008年02期
7 程軍圣;張亢;楊宇;;局部均值分解方法在調制信號處理中的應用[J];振動.測試與診斷;2010年04期
8 黃迪山;角調制信號的自相關分析[J];振動.測試與診斷;1994年01期
9 魏巍;;高速寬帶調制信號產生的設計與實現(xiàn)[J];信息系統(tǒng)工程;2011年10期
10 黃迪山;角調制信號的互相關分析[J];振動.測試與診斷;1994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熊淑華;袁曉;周激流;沈杰;錢峰;;調制信號小波變換的尺度特征[A];第十一屆全國信號處理學術年會(CCSP-2003)論文集[C];2003年
2 戰(zhàn)云;張超;;調制信號頻率的高精度測量算法研究[A];2011年全國微波毫米波會議論文集(下冊)[C];2011年
3 唐先鋒;席麗霞;張曉光;;差分相移鍵控調制信號的相位再生技術[A];第一屆中國高校通信類院系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4 熊偉;江樺;崔偉亮;;FM-FSK復合調制信號特征分析與提取[A];第三屆全國虛擬儀器大會論文集[C];2008年
5 黃靜華;付海鵬;魏勛;;BOC調制信號研究[A];2009全國計算機網絡與通信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9年
6 王紅偉;董慧;;一種提高SVM分類精度的調制信號識別方法[A];2010年西南三省一市自動化與儀器儀表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7 郭振揚;黃智剛;鐘興旺;蒙艷松;;MBOC調制信號快捕算法設計與實現(xiàn)[A];第二屆中國衛(wèi)星導航學術年會電子文集[C];2011年
8 楊雪梅;;單邊帶AltBOC調制信號跟蹤算法的研究[A];第三屆中國衛(wèi)星導航學術年會電子文集——S02衛(wèi)星導航信號體制及兼容與互操作[C];2012年
9 高鵬;馮熳;吳樂南;;EBPSK調制信號的特殊濾波響應[A];全國第20屆計算機技術與應用學術會議(CACIS·2009)暨全國第1屆安全關鍵技術與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下冊)[C];2009年
10 龍長才;張燕萍;;噪聲增強聽覺對閾上調制信號的感知能力[A];2008年全國聲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河南 李西亮;用聽筒輔助檢修發(fā)射機無調制信號故障[N];電子報;2002年
2 安立有限公司;MG3700A直面4G[N];通信產業(yè)報;200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楊力;基于BOC調制的導航信號同步接收關鍵技術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09年
2 冉一航;GNSS信號調制方式及頻率兼容性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軍軍;矢量調制信號誤差分析技術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5年
2 王淞波;BOC調制信號的軟件接收機設計[D];北京理工大學;2015年
3 尹沛;BOC調制信號多徑抑制技術性能分析與改進[D];華中科技大學;2014年
4 羅俊;機械振動信號中多分量調制信號的解調分析及其應用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6年
5 周超;分布式協(xié)同信號參數(shù)估計與盲識別技術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6年
6 姜坤;基于模塊化射頻儀器的調制信號識別算法研究與系統(tǒng)實現(xiàn)[D];東南大學;2015年
7 徐菲;高動態(tài)場景下BOC調制信號的捕獲與跟蹤算法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5年
8 孟愛華;時空調制信號的軟件接收算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6年
9 付曉霞;基于模糊系統(tǒng)的調制信號的識別[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7年
10 魏瑾;低信噪比調制信號識別方法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95724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1957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