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物理論文 >

復合結構光子晶體耦合腔波導慢光特性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8-04-10 08:57

  本文選題:集成光學 切入點:慢光 出處:《激光技術》2017年04期


【摘要】:為了設計能夠傳輸寬帶低色散慢光的光子晶體波導,以三角晶格圓形介質(zhì)柱光子晶體結構為基礎,使用圓形散射元和橢圓形散射元進行周期性排列,采用平面波展開法對所設計的耦合腔波導進行了仿真分析。結果表明,調(diào)整缺陷行橢圓形散射元長軸R_a可以使導模最大群速度從0.035c降低到0.01c,調(diào)節(jié)缺陷行短軸R_b的值,可以再次降低導模群速度;通過改變微腔周圍第1排兩種散射元的面積比,能夠得到最大群速度0.0065c,波長范圍為3.25nm的低色散慢光;將所設計的耦合腔應用于光緩存中,計算得出緩存時間為76.82ps,存儲容量達到了15.56bit。這項研究對新型光子晶體慢光器件的設計和應用具有參考意義。
[Abstract]:In order to design a photonic crystal waveguide capable of transmitting broadband low dispersive slow light, based on the photonic crystal structure of circular dielectric column of triangular lattice, circular scattering elements and elliptical scattering elements are used for periodic arrangement.The planar wave expansion method is used to simulate the coupled-cavity waveguide.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ximum group velocity of the guide mode can be reduced from 0.035 c to 0.01 c by adjusting the long axis R _ a of the elliptical scattering element of the defect line, and the velocity of the guided mode group can be reduced again by adjusting the value of the short axis of the defect line.By changing the area ratio of the first row of scattering elements around the microcavity, the low dispersive slow light with the maximum group velocity of 0.0065 cand wavelength range of 3.25nm can be obtained, and the designed coupling cavity is applied to the optical buffer.The cache time is 76.82 pss and the storage capacity is 15.56 bit.This research has reference significance for the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new photonic crystal slow light device.
【作者單位】: 北方工業(yè)大學計算機學院;北方工業(yè)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61007007) 北方工業(yè)大學長城學者后備人才資助項目(CCXZ201307)
【分類號】:TN25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云鳳;劉彬;陳佳;何興道;李淑靜;;光子晶體齒狀波導的濾波特性研究[J];激光技術;2016年02期

2 毛強明;李長紅;夏錚;;矩形孔光子晶體波導慢光特性[J];光子學報;2016年02期

3 劉文楷;鄧建收;董小偉;;空氣環(huán)型散射元光子晶體慢光特性研究[J];中國激光;2016年01期

4 張志新;肖峻;;1維光子晶體的能帶結構分析[J];激光技術;2015年04期

5 李長紅;萬勇;毛強明;;橢圓柱微腔光子晶體耦合腔波導的慢光特性研究[J];光學學報;2015年04期

6 萬勇;韓文娟;賈明輝;云茂金;郭月;孫蕾;;圓弓形散射元構建的耦合波導的慢光特性研究[J];光學學報;2015年03期

7 郭月;張志云;喬金亮;郭尚坤;萬勇;;月牙形散射元構建的二維硅基光子晶體波導的慢光效應[J];青島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年01期

8 王賢旺;張巍;韓金濤;魏鳳娟;張培晴;吳越豪;章亮;戴世勛;徐鐵峰;;GeSbSe光子晶體波導結構設計及傳輸特性研究[J];中國激光;2015年01期

9 董小偉;權煒;劉文楷;;耦合腔光子晶體慢光波導結構[J];光子學報;2015年02期

10 童凱;張振國;盧建如;李漢卿;高鵬耀;;混合光子晶體等離子激元納米微腔[J];中國激光;2014年09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車永康;侯尚林;雷景麗;王道斌;李曉曉;;高非線性光纖中受激布里淵散射快光提前及脈沖形變[J];發(fā)光學報;2017年08期

2 崔俊婷;易紅霞;黃明光;;三級級聯(lián)光子晶體曲折波導慢波系統(tǒng)的研究[J];真空科學與技術學報;2017年06期

3 陳影;姜雨虹;孔小雙;閆珂柱;;亞波長金屬柱陣列光透射增強的帶通特性研究[J];激光技術;2017年02期

4 劉文楷;孫耀;董小偉;;復合結構光子晶體耦合腔波導慢光特性研究[J];激光技術;2017年04期

5 韋吉爵;蘇安;高英俊;梁祖彬;陳穎川;白書瓊;;缺陷對光子晶體透射能帶譜的簡并效應研究[J];激光技術;2017年01期

6 李光平;朱浩亮;;PID控制器的激光漂移量優(yōu)化[J];激光雜志;2016年11期

7 孫海竹;張建心;韓鍇;黃寶歆;;法拉第效應對N摻雜硅耦合腔光波導群速度的調(diào)控研究[J];山東科學;2016年03期

8 崔乃迪;寇婕婷;趙恒;曹國威;王皖君;郭進;馮俊波;;應用于相控陣雷達的光子晶體慢光波導光實時延遲線[J];光學學報;2016年06期

9 盧輝東;鐵生年;劉杰;;銀納米光柵增加晶體硅薄膜太陽能電池光吸收的研究[J];激光與光電子學進展;2016年08期

10 馬蓓嬌;張培晴;陳飛飛;戴世勛;張巍;沈祥;徐鐵峰;聶秋華;;硫系玻璃超快光子晶體光開關特性研究[J];光電子·激光;2016年04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韓金濤;張巍;魏鳳娟;王賢旺;章亮;張培晴;戴世勛;;Ge_(20)Sb_(15)Se_(65)硫基光子晶體平板波導的寬帶慢光特性研究[J];中國激光;2015年06期

2 李長紅;萬勇;毛強明;;橢圓柱微腔光子晶體耦合腔波導的慢光特性研究[J];光學學報;2015年04期

3 萬勇;韓文娟;賈明輝;云茂金;郭月;孫蕾;;圓弓形散射元構建的耦合波導的慢光特性研究[J];光學學報;2015年03期

4 郭月;張志云;喬金亮;郭尚坤;萬勇;;月牙形散射元構建的二維硅基光子晶體波導的慢光效應[J];青島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年01期

5 董小偉;權煒;劉文楷;;耦合腔光子晶體慢光波導結構[J];光子學報;2015年02期

6 劉啟能;;1維光子晶體中TM波的傳輸公式及其辨析[J];激光技術;2014年03期

7 李緒友;許振龍;凌衛(wèi)偉;郭慧;王歲兒;;高非線性色散平坦光子晶體光纖的數(shù)值模擬與分析[J];中國激光;2014年05期

8 陳穎;劉騰;盧波;范卉青;;復合缺陷光子晶體濾波器設計與數(shù)值研究[J];光學技術;2014年02期

9 韓利紅;劉立明;郭璇;俞重遠;林本龍;趙慧杰;劉習;劉玉敏;蘆鵬飛;;正方形空氣孔L3型光子晶體平板微腔的研究與設計[J];光學學報;2013年11期

10 羅昕;鄒喜華;溫坤華;潘煒;閆連山;李孝峰;;雙節(jié)MIM結構表面等離子體窄帶光學濾波器[J];光學學報;2013年11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建清,肖舒,莫元龍;等離子體填充耦合腔鏈特性研究[J];強激光與粒子束;2003年11期

2 王德發(fā);邊耦合腔主腔的物理計算[J];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學報;1979年01期

3 肖鑒;耦合腔聲壓基準簡介[J];聲學技術;1984年02期

4 鄭向華,屈化民;4W2真空內(nèi)扭擺磁鐵耦合腔的有限元研究[J];機械與電子;2005年02期

5 崔健;羅積潤;朱敏;郭煒;;多間隙耦合腔中注-波同步與耦合[J];物理學報;2011年05期

6 曹世昌;用有限元法介帶膜片耦合腔中的場(一)[J];電子器件;1979年04期

7 曹世昌;;用有限元法分析帶膜片耦合腔中的場[J];南京工學院學報;1980年S1期

8 宋文淼,李鎮(zhèn)淮,陳秀嵐,吳靜賢;耦合腔結構的互作用阻抗的計算[J];電子科學學刊;1984年04期

9 梅洛勤;張輝;馬書炳;王保明;陳宇;儲德林;;一維光子晶體微腔的光放大和耦合腔的濾波特性研究[J];量子光學學報;2011年04期

10 傅德月;張松;彭曉東;;休斯型耦合腔電磁色散特性研究[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國興;;寬頻帶耦合腔鏈的微機模擬[A];中國電子學會真空電子學分會第十一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7年

2 孫自強;;耦合腔慢波系統(tǒng)色散特性的測量[A];中國電子學會真空電子學分會第十屆年會論文集(上冊)[C];1995年

3 孫自強;;耦合腔慢波系統(tǒng)色散特性的測量[A];1995年全國微波會議論文集(下冊)[C];1995年

4 譚磊;海蓮;張文軒;馮曉強;;耗散耦合腔陣列體系中的量子相變和光子輸運[A];第十六屆全國量子光學學術報告會報告摘要集[C];2014年

5 李文慧;畢衛(wèi)紅;王金生;;一維耦合腔光學二極管[A];第十八屆十三省市光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0年

6 趙力;;任意耦合腔慢波電路色散特性的三維模擬[A];中國電子學會真空電子學分會第十屆年會論文集(上冊)[C];1995年

7 傅克信;;提高耦合腔行波管平均功率容量的新電路[A];中國電子學會真空電子學分會——第十四屆年會論文集[C];2004年

8 陳歷學;李文惠;湯冬華;丁衛(wèi)強;;光子晶體耦合腔陣列中的雙穩(wěn)態(tài)開關特性[A];全國第十二次光纖通信暨第十三屆集成光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5年

9 朱亞東;肖虎;王小林;馬閻星;周樸;;基于公共環(huán)形耦合腔的高功率雙包層光纖激光器相干合成實驗研究[A];中國光學學會2011年學術大會摘要集[C];2011年

10 王愛美;王百全;;S波段寬脈沖柵控耦合腔行波管的研制[A];中國電子學會真空電子學分會第十九屆學術年會論文集(上冊)[C];201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袁季兵;基于耦合腔—玻色—愛因斯坦凝聚系統(tǒng)的量子效應及其操控[D];湖南師范大學;2014年

2 王彬;等離子體耦合腔行波管高頻特性及電子槍的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08年

3 海蓮;耗散耦合腔陣列中單光子的傳輸特性[D];蘭州大學;2014年

4 白春江;耦合腔行波管注波互作用非線性理論與CAD技術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3年

5 肖舒;等離子體填充介質(zhì)Cerenkov振蕩器和耦合腔鏈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0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閆國安;基于耦合腔波導的四能級原子系統(tǒng)量子路由器的理論研究[D];華東交通大學;2016年

2 馮曉強;偶極耦合雙原子耗散耦合腔陣列中的量子相變[D];蘭州大學;2016年

3 陳誠;二維嵌套磁流體光子晶體耦合腔波導及慢光研究[D];江蘇大學;2016年

4 熊芳;雙光子過程耗散耦合腔陣列中的量子相變[D];蘭州大學;2016年

5 李文章;耦合腔QED系統(tǒng)的糾纏動力學[D];福州大學;2014年

6 邸靖晏;基于耦合腔的多原子動力學的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6年

7 劉慶慶;多間隙耦合腔的電磁仿真與設計[D];北方工業(yè)大學;2017年

8 汪寶亮;加速器輸入耦合腔的數(shù)值計算設計及測試驗證[D];安徽大學;2004年

9 唐亮;耦合腔行波管的計算方法[D];電子科技大學;2007年

10 劉轅;耦合腔慢波系統(tǒng)中不連續(xù)性自動檢測技術的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1730538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wulilw/1730538.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62be6***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