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LM算法的光纖振動信號識別研究
本文關鍵詞:基于ELM算法的光纖振動信號識別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事件 光纖振動信號 實驗樣本 極限學習機(ELM) 識別率
【摘要】:光纖振動信號的信息提取與識別方法逐漸成為研究熱點。對挖掘機挖掘、人工挖掘、汽車行走、人員行走和噪聲這五種光纖振動信號的短時過零率和能量特征進行可視化分析,提出一種實驗樣本的選取方法;采用二分類任務決策樹模型和ELM算法,根據(jù)事件的重要程度分四個階段完成事件的識別。探討ELM算法中各參數(shù)對實驗結果的影響。通過實驗證明,該方法提高了事件的正確識別率,大大縮短了模型訓練時間。
【作者單位】: 北京聯(lián)合大學應用文理學院;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北京信息科技大學計算機學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No.61650201,No.41671165) 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No.4162058)
【分類號】:TN253;TP181
【正文快照】: 1引言光纖傳感和光通信技術被用來構建新一代的安防監(jiān)測系統(tǒng)(或稱光纖周界安防系統(tǒng))。外界直接觸及或通過承載物(如覆土、鐵絲網(wǎng)、圍欄等)傳遞給光纖振動傳感器的各種振動行為會產(chǎn)生不同的光強波動信號[1]。在需要安全防范的區(qū)域敷設傳感光纜后,通過傳感光纜能夠探測到來自外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趙震;馬宗民;張富;林曉慶;;基于雙隱層極限學習機的模糊XML文檔分類[J];計算機工程與應用;2017年04期
2 楊正理;孫書芳;;基于小波能量熵的光纖周界安防系統(tǒng)信號識別[J];光電子·激光;2016年12期
3 朱程輝;王建平;李奇越;左冬森;李帷韜;;基于時頻特征的光纖周界入侵振動信號識別與定位[J];中國激光;2016年06期
4 張燕君;劉文哲;付興虎;畢衛(wèi)紅;;基于EMD-AWPP和HOSA-SVM算法的分布式光纖振動入侵信號的特征提取與識別[J];光譜學與光譜分析;2016年02期
5 蔣立輝;蓋井艷;王維波;熊興隆;梁生;盛新志;;基于總體平均經(jīng)驗模態(tài)分解的光纖周界預警系統(tǒng)模式識別方法[J];光學學報;2015年10期
6 李凱彥;趙興群;孫小菡;萬遂人;;一種用于光纖鏈路振動信號模式識別的規(guī)整化復合特征提取方法[J];物理學報;2015年05期
7 高坤;何怡剛;譚陽紅;薄祥雷;童耀南;;主成分分析和超限學習機的模擬電路故障診斷[J];計算機工程與應用;2016年09期
8 喻驍芒;羅光明;朱珍民;葉劍;;分布式光纖傳感器周界安防入侵信號的多目標識別[J];光電工程;2014年01期
9 朱程輝;瞿永中;王建平;;基于時頻特征的光纖周界振動信號識別[J];光電工程;2014年01期
10 周正仙;段紹輝;田杰;王曉華;徐幫聯(lián);;分布式光纖振動傳感器及振動信號模式識別技術研究[J];光學儀器;2013年06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鄒柏賢;苗軍;許少武;逯燕玲;;基于ELM算法的光纖振動信號識別研究[J];計算機工程與應用;2017年16期
2 蔣立輝;劉杰生;熊興隆;王維波;李猛;;光纖周界入侵信號特征提取與識別方法的研究[J];激光與紅外;2017年07期
3 黃翔東;張皓杰;劉琨;馬春宇;劉鐵根;;基于綜合特征的光纖周界安防系統(tǒng)高效入侵事件識別[J];物理學報;2017年12期
4 王建平;郝釗;朱程輝;;基于相空間重構的光纖周界信號識別算法研究[J];合肥工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年05期
5 盧學佳;安博文;陳元林;李玉漣;;基于現(xiàn)代譜估計的光纖周界安防系統(tǒng)模式識別[J];光通信技術;2017年05期
6 盧娜;安博文;李玉漣;盧學佳;;基于時域特征的光纖安防系統(tǒng)信號識別算法[J];傳感器與微系統(tǒng);2017年04期
7 畢福昆;周良欣;李雪蓮;;基于基音特征分析的光纖振動信號識別算法[J];北方工業(yè)大學學報;2017年02期
8 趙亮;劉海;徐世昌;王劍年;;HHT和CWT用于光纖振動信號分析的對比研究[J];激光技術;2017年02期
9 賀謙;馮建民;韓凱;;飛機結構強度試驗異常聲源信號提取方法研究[J];科學技術與工程;2017年05期
10 吳瑞東;王宇;王東;譚晉隆;劉昕;靳寶全;;光纖振動傳感系統(tǒng)相位調(diào)制模塊的嵌入式設計[J];傳感技術學報;2017年02期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蔣立輝;蓋井艷;王維波;熊興隆;梁生;盛新志;;基于總體平均經(jīng)驗模態(tài)分解的光纖周界預警系統(tǒng)模式識別方法[J];光學學報;2015年10期
2 劉軍;肖程;潘欣;殷建玲;魯軍;;抑制光纖陀螺徑向磁敏感性研究[J];中國激光;2015年03期
3 劉琨;柴天嬌;劉鐵根;江俊峰;陳沁楠;潘亮;馬春宇;何暢;;多防區(qū)光纖周界安防系統(tǒng)及入侵快速判定算法[J];光電子·激光;2015年02期
4 楊江;趙健;楊春妮;趙春柳;;基于邁克耳孫干涉和模式識別的全光纖周界安防系統(tǒng)[J];中國激光;2014年11期
5 張春熹;李勤;李立京;梁生;鐘翔;;基于Sagnac組合型干涉儀的光纖分布式擾動傳感器(英文)[J];紅外與激光工程;2014年10期
6 王思遠;婁淑琴;梁生;陳京惠;;M-Z干涉儀型光纖分布式擾動傳感系統(tǒng)模式識別方法[J];紅外與激光工程;2014年08期
7 楊遠洪;王歡;楊福鈴;劉齊榮;刁訓剛;張毅;莊志;毛勇建;;基于Sagnac干涉儀的保偏光子晶體光纖氫氣傳感器[J];光學學報;2014年08期
8 付強;李晨溪;張朝曦;;關于G-P算法計算混沌關聯(lián)維的討論[J];解放軍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年03期
9 陳京惠;婁淑琴;梁生;王思遠;盛新志;董宏輝;;基于李薩如圖的光纖分布式傳感系統(tǒng)定位方法[J];光電子.激光;2014年04期
10 李巖波;張超;郭新辰;;基于直覺模糊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機的變壓器故障診斷[J];吉林大學學報(理學版);2014年02期
,本文編號:128495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wulilw/1284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