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規(guī)模MIMO時分雙工系統(tǒng)的基站天線互易校準算法
本文關鍵詞:大規(guī)模MIMO時分雙工系統(tǒng)的基站天線互易校準算法
更多相關文章: 無線通信 大規(guī)模MIMO 信道互易誤差 互易校準
【摘要】:對于采用大規(guī)模MIMO技術的時分雙工系統(tǒng),基站天線的互易誤差會破壞上下行基帶信道互易特性,大幅降低系統(tǒng)下行傳輸性能?紤]到大規(guī)模MIMO技術所帶來的基站天線間的耦合效應,該文設計了基于總體最小二乘估計的基站天線互易校準算法,以實現對基站的天線互易誤差的補償。該算法以增加計算復雜度為代價,以及通過增加信道測量樣本,克服了上下行信道估計誤差對現有天線互易誤差校準算法的影響。同時,該文通過瑞利商迭代求解降低了該算法的復雜度。若忽略用戶天線互易誤差,計算機仿真結果表明,該算法相對于現有的基站天線互易誤差校正算法,具有1.8 d B左右的性能增益。若考慮用戶天線互易誤差,該算法相對于已有的算法,具有隨信道估計誤差方差減小而增大的增益。
【作者單位】: 電子科技大學通信抗干擾技術國家級重點實驗室;
【關鍵詞】: 無線通信 大規(guī)模MIMO 信道互易誤差 互易校準
【基金】:國家重大科研專項(2012ZX03001027-001)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61101092)資助課題
【分類號】:TN929.5
【正文快照】: 1引言大規(guī)模MIMO(very large MIMO或massiveMIMO)技術作為未來蜂窩網絡備選技術,具有系統(tǒng)容量大,基站發(fā)射功率低,射頻模塊可移植性強,射頻器件成本低等特點[1,2]。若基站對下行信道狀態(tài)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理想已知,基于大規(guī)模MIMO技術,基站能通過預編碼獲得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孫德春;張霏霏;劉祖軍;易克初;;TDD-MIMO系統(tǒng)中由I/Q不平衡引起的信道非互易性補償方法[J];通信學報;2011年03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冉志紅;李喬;單德山;唐亮;;影響矩陣法在南京長江三橋狀態(tài)識別中的應用[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08年04期
2 薛蕊;;一類線性混合模型中方差分量的估計[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02期
3 李新海;;雙反對稱矩陣的性質分析與推廣[J];白城師范學院學報;2007年06期
4 斯彩英;;關于左、右偽逆矩陣的階數遞推算法[J];保定學院學報;2008年02期
5 秦翰林;周慧鑫;劉上乾;楊廷梧;;基于奇異值分解的紅外弱小目標背景抑制[J];半導體光電;2009年03期
6 程廣利;蔡志明;;改進的層次分析法在水下信息戰(zhàn)人才勝任力評估中的應用[J];兵工自動化;2010年03期
7 辛怡;陶然;王越;;多重分數階傅里葉變換在Shamir三次傳遞協(xié)議中的應用[J];兵工學報;2008年06期
8 葉中付;李春輝;賈紅江;劉超;;空間非平穩(wěn)噪聲下的信源數估計算法[J];兵工學報;2009年07期
9 郭興旺;高功臣;呂珍霞;;基于奇異值分解的紅外熱圖像序列處理[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2006年08期
10 張弦;王宏力;;利用神經元拓展正則極端學習機預測時間序列[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2011年1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姚智穎;劉冬;;基于Kazakov線性化的迭代濾波[A];第二十九屆中國控制會議論文集[C];2010年
2 逄海萍;王璐萍;;一類不確定仿射非線性系統(tǒng)的魯棒近似最優(yōu)滑?刂芠A];第二十九屆中國控制會議論文集[C];2010年
3 查星云;;一種鋼鐵企業(yè)金屬損耗平衡分析方法[A];全國冶金自動化信息網2012年年會論文集[C];2012年
4 沙志超;彭耿;徐神;黃知濤;;基于信號子空間維數估計的單通道盲信號檢測[A];第十四屆全國信號處理學術年會(CCSP-2009)論文集[C];2009年
5 董杰;孫怡;;一種高頻譜效率的OFDM載波頻偏盲估計方法[A];2006北京地區(qū)高校研究生學術交流會——通信與信息技術會議論文集(上)[C];2006年
6 張艷紅;都峗峗;付鐵連;;一種基于分布式USFC-OFDM的異步協(xié)同傳輸技術[A];2007北京地區(qū)高校研究生學術交流會通信與信息技術會議論文集(下冊)[C];2008年
7 范煒;李勇;;Sigma點卡爾曼濾波方法精度分析[A];2009中國控制與決策會議論文集(2)[C];2009年
8 羅志榮;孫晶;;紅外與可見光圖像的邊緣融合[A];第二十四屆中國(天津)2010’IT、網絡、信息技術、電子、儀器儀表創(chuàng)新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0年
9 馬緒;陳其先;王呈貴;梁莉;;Rake與均衡相結合的DS-UWB接收機性能分析與仿真[A];2008通信理論與技術新發(fā)展——第十三屆全國青年通信學術會議論文集(下)[C];2008年
10 胡敏;曾國強;姚紅;;基于星間相對距離信息的集群航天器相對軌道確定[A];第13屆中國系統(tǒng)仿真技術及其應用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范迪;沉渣厚度超聲檢測信號處理技術研究及應用[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2 殷復蓮;同步CDMA系統(tǒng)NBI識別及抑制技術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3 于志明;無線通信系統(tǒng)中的信號識別技術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4 李關防;模態(tài)域信號處理在水聲中的應用[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9年
5 劉德鑄;聲學多普勒流速測量關鍵技術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6 于蕾;OFDM系統(tǒng)的信道估計技術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9年
7 郭文卓;多天線多用戶通信系統(tǒng)關鍵技術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9年
8 王文標;基于視覺測量的快速再制造成形系統(tǒng)關鍵技術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0年
9 張進;寬帶陣列信號波達方向估計算法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0年
10 吳敏;多天線通信系統(tǒng)中有限反饋技術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蔣靜;基于子空間的二階統(tǒng)計量盲信道辨識算法研究[D];鄭州大學;2010年
2 趙金平;基于矩陣變換的MIMO-OFDM系統(tǒng)信號檢測[D];鄭州大學;2010年
3 劉維巍;語音信號基音周期檢測算法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4 鞏俊;語音信號欠定盲源分離技術的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5 柳永娟;數字音頻真實性鑒定的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6 唐科威;基于洛倫茲流形的特征提取算法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7 陳光輝;分數延遲FIR數字濾波器設計及其FPGA實現[D];湘潭大學;2010年
8 顧霞芳;基于小波多分辨分析的圖像水印算法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9 薛蕊;線性混合模型的參數估計[D];安徽師范大學;2010年
10 馬玉慧;多任務腦—機接口空域濾波與特征提取方法研究[D];南昌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馮彬;張欽欣;;小型化基站天線的發(fā)展與研究[J];電信技術;2012年S2期
2 ;三線式寬頻帶基站天線[J];中國無線電管理;1998年03期
3 王建軍;如何選擇性能優(yōu)異的基站天線[J];通訊世界;2000年05期
4 侯曉華,熊兵,焦永昌;一種新型單極化基站天線的分析與優(yōu)化設計[J];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學報;2001年06期
5 張翔;基站天線及其新技術發(fā)展[J];通信世界;2001年12期
6 黎國棟;淺談基站天線和手機的電磁輻射[J];上海計量測試;2005年03期
7 耿遐;;基站天線的設置技術[J];中外企業(yè)家;2009年18期
8 臧榮堂;管喜紅;;基站天線選型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1年35期
9 嚴來良;萬蔣勇;李長生;安國義;;基站天線板設計原理分析與制作方法[J];印制電路信息;2012年09期
10 Ruska Patton;Kasra Payandehjoo;;基于實驗臺上的基站天線特性測試方法[J];中國電子商情(基礎電子);2013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9條
1 金謀平;梁昌洪;;基站天線的水平輻射特性分析[A];2001年全國微波毫米波會議論文集[C];2001年
2 林長征;;基站天線選擇的設計[A];海南省通信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2007)[C];2007年
3 王栩楠;蘭麗娜;于翠波;勾學榮;;一種基于手機實測數據的移動基站天線方位角偏差識別方法[A];中國通信學會第六屆學術年會論文集(中)[C];2009年
4 謝擁軍;李磊;張玉;梁昌洪;;“鄰居單元”為基礎的條件數預處理技術及其在板型基站天線分析中的應用[A];2003'全國微波毫米波會議論文集[C];2003年
5 葉海歐;伍裕江;陳鵬;高卓鋒;曾駿;;耦合式空氣微帶基站天線[A];2009年全國天線年會論文集(下)[C];2009年
6 李偉明;孫茂鋒;高本慶;楊仕明;;900MHz移動基站天線仿真設計分析[A];第十二屆全國電磁兼容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2年
7 劉庭華;;WCDMA與GSM、PHS間干擾問題的探討[A];江蘇省通信學會2004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4年
8 張玉;宋健;梁昌洪;;并行FDTD及其在基站天線分析中的應用[A];2003'全國微波毫米波會議論文集[C];2003年
9 王旭東;高峰;劉其中;蘆永超;;3G系統(tǒng)基站天線的設計與研究[A];中國航海學會通信導航專業(yè)委員會2003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3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顧玉清;基站天線與人身健康[N];人民日報;2004年
2 記者 計育青;國產基站天線企業(yè)搶占主流地位[N];中國電子報;2007年
3 宋佳;3G打響新一輪基站天線市場攻堅戰(zhàn)[N];中國電子報;2007年
4 廣東通宇通訊設備有限公司 伍裕江;移動基站天線關鍵技術的概述及展望[N];通信產業(yè)報;2007年
5 本報記者 吳珊珊;中國移動天線產業(yè)浮出水面[N];中國高新技術產業(yè)導報;2002年
6 張曉東;移動天線產業(yè)“伸”出水面[N];中國電力報;2003年
7 陜西聯(lián)通 劉保安 周雙陽;網絡演進促進基站天線小型化[N];通信產業(yè)報;2012年
8 廣東通宇通訊設備有限公司 伍裕江;基站天線掣肘移動技術發(fā)展[N];通信產業(yè)報;2007年
9 ;瑞典要求移動運營商共用基站天線[N];人民郵電;2006年
10 RFS;RFS中國贏在全球[N];通信產業(yè)報;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崔悅慧;新型寬帶平面基站天線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4年
2 黃友火;移動基站天線及波束賦形天線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趙強;移動基站天線的設計與分析[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3年
2 安斌斌;移動通信系統(tǒng)基站天線設計[D];云南大學;2013年
3 趙長友;移動通訊基站天線轉角的遠程控制[D];華北電力大學(河北);2009年
4 李宇翔;多制式基站天線的設計與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1年
5 董攀;移動通信系統(tǒng)中3G基站天線設計[D];云南大學;2012年
6 秦冬梅;無線通信系統(tǒng)中寬頻帶基站天線的設計與研究[D];山西大學;2013年
7 羅偉;新一代無線移動通信中寬帶基站天線技術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2年
8 李冰;寬帶基站天線小型化技術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3年
9 樊臏;基站天線快速建模與分析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4年
10 盛海強;多頻基站天線單元的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52501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wltx/525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