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域有限差分法在車載多天線系統中的應用
本文關鍵詞:時域有限差分法在車載多天線系統中的應用,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近年來,時域有限差分方法(FDTD)在天線數值計算中取到了廣泛的應用,其中復雜車體上多天線電磁兼容(EMC)分析即是當前數值計算的一大熱點。由于FDTD具有形式簡單、圖形可視化強等優(yōu)點,使得它成為車載多天線布局設計中的一個強有力輔助工具。首先,本文基于傳統Yee網格推導了Maxwell方程的離散迭代方程,詳細地給出了完全匹配層(PML)各個方向上電、磁導率的設計過程,推導了PML層內電、磁場分量的計算公式。通過對PML層內超越函數進行padé近似,克服了PML介質內電磁參數與自由空間電磁參數的不連續(xù)性,統一了整個計算區(qū)域迭代格式。其次,使用FDTD方法實現了對項目中的單極子天線、貼片天線S參數、方向圖等電磁參數的計算,并研究了天線在規(guī)則載體上輸入阻抗等的變化情況。依據等效原理,通過近-遠場外推得到了天線的遠場信息,接著通過簡化的兩種天線形式饋電模型,并利用給出的算例,分別驗證了兩種饋電策略的有效性。針對于天線近場區(qū)場變化比較劇烈,引入了基于坐標間變換法來生成網格步長漸變的非均勻網格技術,從而有效地減少計算網格數,并采用OpenGL技術實現了動態(tài)顯示場強變化的目的。在車體等散射問題中,實現了平面波垂直與斜入射。最后,著重研究了車載多天線耦合特性及天線布局。先使用GiD完成了對復雜車體模型的網格剖分,提出了針對GiD剖分數據向Yee網格相對坐標轉換方法,實現了基于共享內存OpenMP的并行FDTD計算。接著,基于車體的剖分數據,完成了以下工作:1、計算了單天線在車體不同位置上相關電磁參數,并分析車體位置對天線方向圖、S參數的影響,比較出對于單天線而言的較好安裝位置。2、分析了距離因素對車體雙天線耦合度的影響,通過在天線可安裝范圍內采樣有限個點,進而對得到的S21進行插值,結果表明它能夠有效地預測天線的最佳安裝位置,具有一定的創(chuàng)新性。3、分析了多天線系統中不同頻率天線互耦特性及接收天線對車體上源天線方向圖影響,并利用電場分布圖描繪了源天線與接收天線、車體的相互耦合途徑,對車體上多天線布局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FDTD 網格剖分 耦合 并行計算 電磁兼容
【學位授予單位】:電子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U463.673;TN820
【目錄】: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緒論10-14
- 1.1 研究背景及意義10-11
- 1.2 國內外發(fā)展現狀11-13
- 1.3 本論文的結構安排13-14
- 第二章 天線的時域有限差分方法研究14-38
- 2.1 MAXWELL方程離散14-18
- 2.2 吸收邊界條件18-28
- 2.2.1 插值吸收邊界19-20
- 2.2.2 完全匹配層20-28
- 2.2.2.1 PML設計原理20-25
- 2.2.2.2 PML層實現25-27
- 2.2.2.3 PML吸收效果27-28
- 2.3 天線參數28-29
- 2.3.1 方向圖28
- 2.3.2 S參數28-29
- 2.4 FDTD計算模型29-37
- 2.4.1 近-遠場外推30-34
- 2.4.2 天線饋電34-37
- 2.5 本章小結37-38
- 第三章 車載多天線布局及散射計算38-45
- 3.1 車載多天線布局的必要性38-39
- 3.2 FDTD計算散射模型39-44
- 3.2.1 引入平面波39-42
- 3.2.2 數值算例42-44
- 3.3 本章小結44-45
- 第四章 車載多天線耦合FDTD仿真45-80
- 4.1 規(guī)則載體上的天線計算45-51
- 4.1.1 PEC上單極子天線45-46
- 4.1.2 PEC上共址天線46-47
- 4.1.3 有限導體上單極子天線47-49
- 4.1.4 導體上的線、面天線49-51
- 4.2 非均勻網格FDTD51-57
- 4.2.1 非均勻網格算法實現51-55
- 4.2.2 場強動態(tài)顯示55-57
- 4.3 復雜車體模型網格剖分57-64
- 4.3.1 車體模型重現58-60
- 4.3.2 車體散射特性60-64
- 4.4 并行OPENMP-FDTD64-66
- 4.5 復雜車體上單天線電磁特性分析66-70
- 4.6 復雜車體上雙天線電磁特性分析70-73
- 4.7 復雜車體上多天線耦合特性分析73-78
- 4.8 本章小結78-80
- 第五章 總結與展望80-81
- 5.1 總結80
- 5.2 研究展望80-81
- 致謝81-82
- 參考文獻82-85
- 攻碩期間研究成果85-86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時洪斌;劉保國;;交貫隧道邊界元數值模擬中的網格剖分方法[J];北京交通大學學報;2008年04期
2 袁建生;;一種高性能二維有限元網格剖分軟件[J];華北電力學院學報;1988年01期
3 成基華,范玉青;二維有限元網格全自動生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1995年03期
4 陳時錦,劉亞忠,梁迎春,蔡鶴皋;二維四邊形單元的自動生成研究[J];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學報;1998年04期
5 黃曉東,杜群貴;二維有限元網格的局部加密方法[J];華南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年12期
6 攬生瑞,楊菊生;大壩孔口應力有限元分析中的網格自動生成[J];陜西水力發(fā)電;1989年04期
7 王威信,鄧達華;基于幾何特征和力學特性的自適應網格生成算法[J];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圖形學學報;2001年01期
8 朱以文,徐晗,蔡元奇;交界面非協調網格連結的新約束方程法[J];武漢大學學報(工學版);2003年06期
9 陳谷紅;;2DFE-通用二維磁場有限元分析計算軟件包[J];電機技術;1993年04期
10 王開云,何江達,李莉;AutoCAD及Visual Lisp語言在有限元前處理中的應用[J];智能建筑與城市信息;2004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9條
1 高素荷;姚河省;;網格劃分密度與有限元求解精度研究[A];第三屆中國CAE工程分析技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2 唐杰;許會;;二維微波場數值計算中網格剖分方法研究[A];科技創(chuàng)新與產業(yè)發(fā)展(A卷)——第七屆沈陽科學學術年會暨渾南高新技術產業(yè)發(fā)展論壇文集[C];2010年
3 蔡強;楊欽;孟憲海;李吉剛;;二維PEBI網格的生成研究[A];全國第13屆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圖形學(CAD/CG)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4年
4 崔云俊;熊春陽;方競;;一個網格剖分的組合方法[A];計算力學研究與進展——中國力學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第三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9年
5 蘇亮;祝順來;俞海峰;;三維自由曲面結構網格的自動生成[A];第十四屆空間結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2年
6 李恩征;張鳳國;程俊霞;;二維拉氏有限元程序數值模擬射流形成到侵徹全過程的方法[A];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報(2002)[C];2002年
7 杜俊賢;陳定方;陳云;;基于STL的三維網格剖分研究[A];湖北省機械工程學會設計與傳動學會、武漢機械設計與傳動學會2008年學術年會論文集(2)[C];2008年
8 郭佳;姚長利;鄭元滿;;三維多面體網格剖分算法研究[A];中國地球物理2013——第十八專題論文集[C];2013年
9 王化祥;胡理;趙波;;基于自適應網格剖分的EIT圖像重建算法[A];中國生物醫(yī)學工程進展——2007中國生物醫(yī)學工程聯合學術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ANSYS之獨有詞匯[N];中國航空報;200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蔣躍華;基于網格的CAD曲面造型技術[D];浙江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牌;基于ACIS-HOOPS三維電磁仿真中的模型構建和網格剖分研究與實現[D];蘇州大學;2015年
2 丁廣勇;時域有限差分法在車載多天線系統中的應用[D];電子科技大學;2015年
3 谷力民;二維有限元網格自動生成軟件系統[D];長春理工大學;2008年
4 劉衛(wèi)星;組合結構分析的前后處理與網格自動劃分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1年
5 趙美利;基于STL文件的有限差分非均勻網格剖分技術研究[D];中北大學;2008年
6 佘紅偉;二維區(qū)域網格剖分算法研究[D];西北工業(yè)大學;2003年
7 方興;有限元網格生成技術研究及前處理軟件研制[D];浙江大學;2005年
8 趙興忠;基于魯棒性的自由曲面形狀、拓撲、網格優(yōu)化設計研究[D];浙江大學;2014年
9 宋能;球面空間網格的分布式并行技術研究與實現[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10 宋御杰;基于混合網格剖分的起伏地表旅行時計算方法研究[D];長安大學;2014年
本文關鍵詞:時域有限差分法在車載多天線系統中的應用,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9918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wltx/399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