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測控雷達自動跟蹤方法的設計與實現(xiàn)
發(fā)布時間:2022-12-04 14:11
針對窄波束測控雷達天線自動跟蹤捕獲問題,首先,分析討論目標引導和角度追蹤方法及相關的時延修正、坐標轉換、疊加掃描等理論,結合某型雷達提出天線自動捕獲跟蹤框架;然后,針對引導異常情況下快速追蹤問題,提出基于接收電平、掃描范圍和掃描速度的變步長天線追蹤算法,通過修改伺服控制軟件實現(xiàn)靶場雷達天線自動捕獲跟蹤;最后,通過理論分析和實驗驗證,該方法引導追蹤捕獲成功率高,可推廣應用于同類型雷達。
【文章頁數(shù)】:7 頁
【文章目錄】:
0 引言
1 理論分析
1.1 目標引導
1.2 掃描追蹤
1.3 雷達主瓣自動識別
1.4 性能評價
2 天線自動捕獲跟蹤算法
2.1 捕獲流程設計
2.2 狀態(tài)判別準則
2.3 變步長追蹤算法
3 實驗分析
3.1 自動捕獲跟蹤實驗
3.2 引導偏差實驗
3.3 固定步長追蹤實驗分析
3.4 變步長追蹤實驗分析
4 結束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跟蹤雷達數(shù)字引導系統(tǒng)設計與實現(xiàn)[J]. 姬新陽,黃河,陳慶良,宮福紅,王修瑩,任典元. 測控技術. 2018(02)
[2]外彈道組網測試引導控制系統(tǒng)設計[J]. 王祖良,樊凌雁,黃世奇,張婷,王荔斌. 宇航計測技術. 2017(06)
[3]船載S波段衛(wèi)星動中通天線的應用[J]. 尚江華. 河北省科學院學報. 2017(03)
[4]應答機對稱天線干涉對雷達信號影響分析[J]. 楊博,孟聯(lián)文,梁允峰,張永勝,周輝. 飛行器測控學報. 2017(01)
[5]一種提高光電跟蹤設備捕獲概率的搜索方法[J]. 張海波,馬勇輝,季東,陳冬,王華培. 紅外與激光工程. 2016(02)
[6]機載衛(wèi)星通信天線引導概率分析[J]. 王雙平. 飛行器測控學報. 2012(04)
[7]衛(wèi)星天線的自動跟蹤技術研究[J]. 姜濤. 信息技術. 2012(07)
[8]利用STK計算衛(wèi)星通信鏈路余量[J]. 李國軍,霍德聰. 空間電子技術. 2012(01)
[9]測站天線目標自動捕獲跟蹤設計要點[J]. 侯錦,余軍. 電子設計工程. 2011(10)
[10]基于矢量觀測的最小方差姿態(tài)估計算法(英文)[J]. 苗育紅,周江華. 宇航學報. 2009(05)
本文編號:3708410
【文章頁數(shù)】:7 頁
【文章目錄】:
0 引言
1 理論分析
1.1 目標引導
1.2 掃描追蹤
1.3 雷達主瓣自動識別
1.4 性能評價
2 天線自動捕獲跟蹤算法
2.1 捕獲流程設計
2.2 狀態(tài)判別準則
2.3 變步長追蹤算法
3 實驗分析
3.1 自動捕獲跟蹤實驗
3.2 引導偏差實驗
3.3 固定步長追蹤實驗分析
3.4 變步長追蹤實驗分析
4 結束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跟蹤雷達數(shù)字引導系統(tǒng)設計與實現(xiàn)[J]. 姬新陽,黃河,陳慶良,宮福紅,王修瑩,任典元. 測控技術. 2018(02)
[2]外彈道組網測試引導控制系統(tǒng)設計[J]. 王祖良,樊凌雁,黃世奇,張婷,王荔斌. 宇航計測技術. 2017(06)
[3]船載S波段衛(wèi)星動中通天線的應用[J]. 尚江華. 河北省科學院學報. 2017(03)
[4]應答機對稱天線干涉對雷達信號影響分析[J]. 楊博,孟聯(lián)文,梁允峰,張永勝,周輝. 飛行器測控學報. 2017(01)
[5]一種提高光電跟蹤設備捕獲概率的搜索方法[J]. 張海波,馬勇輝,季東,陳冬,王華培. 紅外與激光工程. 2016(02)
[6]機載衛(wèi)星通信天線引導概率分析[J]. 王雙平. 飛行器測控學報. 2012(04)
[7]衛(wèi)星天線的自動跟蹤技術研究[J]. 姜濤. 信息技術. 2012(07)
[8]利用STK計算衛(wèi)星通信鏈路余量[J]. 李國軍,霍德聰. 空間電子技術. 2012(01)
[9]測站天線目標自動捕獲跟蹤設計要點[J]. 侯錦,余軍. 電子設計工程. 2011(10)
[10]基于矢量觀測的最小方差姿態(tài)估計算法(英文)[J]. 苗育紅,周江華. 宇航學報. 2009(05)
本文編號:370841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wltx/370841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