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平面波導魔T的研究
本文關鍵詞:準平面波導魔T的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波導魔T可以做為功分器、和差器、移相器、調配器,波導開關、大功率環(huán)形器等多種器件使用,是微波/毫米波系統(tǒng)中重要的無源器件,在整個微波通信系統(tǒng)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傳統(tǒng)的波導魔T是三維分支結構且體積較大,還需要加入調匹配元件,這樣不利于平面集成加工也比較麻煩。于是將波導魔T平面化、小型化成了一項重要的課題。如今無線通信飛速發(fā)展,無論是軍用領域還是民用領域都對通信質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平面化、小型化的前提下,設計各端口匹配良好、高隔離、寬帶型、結構緊湊的波導魔T成了本文的研究的重要內容。首先,本文簡單介紹了波導魔T的基本用途,并對同行在波導魔T的帶寬、小型化、平面化等方面做出的貢獻做了簡要總結。接著,本文闡述分析了四端口網(wǎng)絡的基本特性、波導E-T分支、波導H-T分支和波導魔T理論知識。然后,本文設計了四種準平面波導魔T,它們各有優(yōu)缺點,能適用于不同的場合。H面巾字形準平面波導魔T很適合用做高隔離功分器,工作頻帶6.5-10GHz,各端口反射系數(shù)小于-20dB,兩輸出端口的隔離度小于-25dB,模型能一次性加工出來,但結構相對復雜、尺寸較大;E面十字形準平面波導魔T工作頻帶6.57-10GHz,各端口反射系數(shù)小于-20dB,結構緊湊、尺寸較小,當做功分器使用時兩輸出端口的隔離度小于-20dB,既可用做等幅同相功分器也可用做等幅反相功分器,也可做和差器等;E面巾字形準平面波導魔T工作頻帶6.57-10GHz,當做功分器使用時,輸入端口反射系數(shù)小于-20dB,兩輸出端口隔離度小于-18dB,如果接上過渡結構該性能會進一步改善,輸出端口位于結構的同側便于安裝使用;改進型E面巾字形準平面波導魔T,該結構非常緊湊,相對其它三種來說尺寸最小,但帶寬相對其他三種來說較窄,性能也不如其他三種準平面魔T,其工作頻帶是7-10GHz。當做等幅同相功分器使用時輸入端口的反射系數(shù)小于-20dB、兩輸出端口的隔離小于-19.5dB。最后,對E面十字形準平面波導魔T進行了加工、測試,并將測試結果與仿真結果進行比較分析。
【關鍵詞】:波導魔T 功分器 準平面 緊湊 寬帶
【學位授予單位】:電子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TN814
【目錄】: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第一章 緒論9-24
- 1.1 波導魔T的應用9-11
- 1.2 國內外動態(tài)11-23
- 1.3 本論文主要研究工作及結構安排23-24
- 第二章 魔T的基本理論24-36
- 2.1 四端口網(wǎng)絡的基本性質24-29
- 2.2 波導魔T29-34
- 2.2.1 波導E-T分支29-31
- 2.2.2 波導H-T分支31
- 2.2.3 波導匹配雙T31-34
- 2.3 本章小結34-36
- 第三章 準平面波導魔T的研究36-74
- 3.1 H面巾字形準平面波導魔T的分析與設計36-53
- 3.1.1 H面巾字形準平面波導魔T結構分析36-38
- 3.1.2 準平面波導魔T初步設計38-46
- 3.1.3 過渡結構設計46-50
- 3.1.4 H面巾字形準平面波導魔T整體優(yōu)化設計50-53
- 3.2 E面十字形準平面波導魔T的分析與設計53-65
- 3.2.1 E面十字形準平面波導魔T結構分析53-54
- 3.2.2 E面十字形準平面波導魔T優(yōu)化設計54-65
- 3.3 E面巾字形準平面波導魔T的分析與設計65-69
- 3.3.1 E面巾字形準平面波導魔T結構分析65-66
- 3.3.2 E面巾字形準平面波導魔T仿真設計66-69
- 3.4 改進型E面巾字形準平面波導魔T的分析與設計69-73
- 3.4.1 改進型E面巾字形準平面波導魔T結構分析69-70
- 3.4.2 改進型E面巾字形準平面波導魔T仿真設計70-73
- 3.5 本章總結73-74
- 第四章 E面十字形準平面波導魔T加工與測試74-78
- 第五章 總結與展望78-79
- 致謝79-80
- 參考文獻80-82
-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取得的成果82-83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郭福源,林斌,陳鈺清,王科,文學金;平面波導衍射特性分析[J];光學學報;2002年12期
2 李罡;鄭煜;;平面波導器件封裝工藝軟件的研究與開發(fā)[J];航空精密制造技術;2009年06期
3 劉瑾;陳抱雪;楊海馬;;平面波導激勵的對稱型表面等離子體共振結構的研究[J];光電子.激光;2011年12期
4 何進,齊林;垂直平面波導的分析[J];鄭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8年04期
5 何賽靈,殷源,戴道鋅,盛鐘延,王謙,呂俊,周勤存;硅基底平面波導光通訊集成器件的模擬、設計及工藝[J];中國計量學院學報;2001年02期
6 郭福源,林斌,陳鈺清;平面波導基模的衍射特性[J];激光與紅外;2002年05期
7 沈陸發(fā);王子華;;非對稱含左手材料平面波導的傳輸特性[J];光電子·激光;2006年06期
8 胡又林;;由多層膜組成的復合平面波導的導波場分布[J];武測科技;1992年01期
9 王植源;攀登之路:聚合物平面波導技術將在遠程通訊革命中起先導作用嗎?[J];中國科學基金;2002年03期
10 張娟,劉立人,周煜;平面波導環(huán)形格子結構型光交錯復用器的設計[J];光學學報;2004年09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方大綱;陶玉明;;廣義譜域導抗法及其在分析準平面波導中的應用[A];1987年全國微波會議論文集(上)[C];1987年
2 李小奇;孫德貴;;平面波導窄帶干涉濾波技術的提出和研究[A];中國光學學會2006年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6年
3 鄭志強;明海;;摻釤聚合物平面波導的光學特性[A];中國光學學會2006年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6年
4 李連煌;郭福源;梁雄;胡林順;王力翔;林宏心;;平面波導基模端面衍射光束參量與波導結構參數(shù)關系的研究[A];中國光學學會2006年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6年
5 吳玉泉;魏國華;王玉芳;曹學偉;;金屬一介質多層平面波導中SPPs模式的傳播性質[A];第十七屆全國光散射學術會議摘要文集[C];2013年
6 蔡純;肖金標;劉旭;丁東;張明德;孫小菡;徐筱樂;陳堂勝;李拂曉;;平面波導諸振腔型濾波器的研制[A];全國第十一次光纖通信暨第十二屆集成光學學術會議(OFCIO’2003)論文集[C];2003年
7 趙金花;劉濤;郭沙沙;陳明;馬宏驥;聶瑞;王雪林;;MeV的O離子注入LiNbO3晶體平面波導的退火特性及損傷分布的研究[A];2010全國荷電粒子源、粒子束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0年
8 丁玲;秦元菊;忻佩勝;茅惠兵;賴宗聲;;用于微波/毫米波段的微機械電容式開關的結構研究[A];第一屆全國納米技術與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王謙;應用于光通信的平面波導器件和液晶器件若干問題的研究[D];浙江大學;2004年
2 肖悅娛;平面波導光耦合器及基于耦合器的光器件的研制[D];浙江大學;2005年
3 石艷玲;硅基微波共平面波導傳輸特性及其在微波移相器中的應用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4 蔡純;Ⅲ-Ⅴ族半導體MQW平面波導光器件的研究[D];東南大學;200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石頭;準平面波導魔T的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5年
2 徐鈺;硅基共平面波導的設計實現(xiàn)及射頻性能分析[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3 提運強;銅離子交換玻璃平面波導及其光致發(fā)光特性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4 何新;銅離子交換玻璃平面波導及其特性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5 李曦;基于SOI襯底的共平面波導射頻損耗特性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6 魯慶;K-Na離子交換玻璃平面波導的制備及參數(shù)測定[D];吉林大學;2012年
7 沈迪;硅基共平面波導型濾波器的性能分析及實現(xiàn)[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8 夏洪運;銅離子交換玻璃平面波導及其藍綠發(fā)光特性研究[D];吉林大學;2013年
9 邱楓;Ag-Na離子交換單模平面波導折射率分布及Cu離子交換波導的光致發(fā)光特性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10 徐國明;Ⅲ-Ⅴ族半導體多量子阱平面波導諧振腔濾波器的研究[D];東南大學;2005年
本文關鍵詞:準平面波導魔T的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6769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wltx/3676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