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子陣級寬帶數字波束形成技術
發(fā)布時間:2021-02-02 06:00
在寬帶數字陣列設計中,傳統的窄帶數字波束形成方法會導致帶寬范圍內不同頻率的信號之間存在指向偏差。文章從寬帶數字波束形成的原理分析出發(fā),給出了基于子陣級劃分的寬帶數字波束形成算法,并通過仿真實驗結果驗證了子陣級寬帶數字波束形成的可行性。
【文章來源】:信息通信. 2020,(08)
【文章頁數】:3 頁
【部分圖文】:
寬帶波束形成示意圖
仿真測試結果。對于子陣的陣元級窄帶合成加權損失,最大加權損失為0.03dB。方位掃描[30°,30°],俯仰掃描[60°,60°],子陣級寬帶波束形成在最大和最小頻率處,相對于中心頻率的波束形成增益損失最大約為0.03dB。由上述仿真結果可見,子陣級寬帶數字波束形成與直接寬帶數字波束形成(陣元級延遲補償)相比,其損失主要來自子陣內初級窄帶數字波束形成。由上分析,若在子陣級上進行窄帶波束合成,以最大頻率或最小頻率入射的信號相對于中心頻率的加權損失不超過0.03dB。圖3和圖4給出了經子陣級寬帶數字波束形成補償后,入射方向為(30°,2°),載波頻率為2.2GHz,2.25GHz和2.3GHz時的二維方向圖的切片?梢,寬帶波束方向圖對于不同頻率基本吻合,方向圖并未發(fā)生畸變。圖3方位角固定的波束圖圖4俯仰角固定的波束圖信息通信張茹斌等:一種子陣級寬帶數字波束形成技術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分數時延的寬帶數字波束形成技術[J]. 劉張林. 現代電子技術. 2013(05)
[2]基于分數時延的寬帶數字陣列波束形成[J]. 范占春,李會勇,何子述. 雷達科學與技術. 2008(06)
[3]數字陣列雷達及其進展[J]. 吳曼青. 中國電子科學研究院學報. 2006(01)
本文編號:3014189
【文章來源】:信息通信. 2020,(08)
【文章頁數】:3 頁
【部分圖文】:
寬帶波束形成示意圖
仿真測試結果。對于子陣的陣元級窄帶合成加權損失,最大加權損失為0.03dB。方位掃描[30°,30°],俯仰掃描[60°,60°],子陣級寬帶波束形成在最大和最小頻率處,相對于中心頻率的波束形成增益損失最大約為0.03dB。由上述仿真結果可見,子陣級寬帶數字波束形成與直接寬帶數字波束形成(陣元級延遲補償)相比,其損失主要來自子陣內初級窄帶數字波束形成。由上分析,若在子陣級上進行窄帶波束合成,以最大頻率或最小頻率入射的信號相對于中心頻率的加權損失不超過0.03dB。圖3和圖4給出了經子陣級寬帶數字波束形成補償后,入射方向為(30°,2°),載波頻率為2.2GHz,2.25GHz和2.3GHz時的二維方向圖的切片?梢,寬帶波束方向圖對于不同頻率基本吻合,方向圖并未發(fā)生畸變。圖3方位角固定的波束圖圖4俯仰角固定的波束圖信息通信張茹斌等:一種子陣級寬帶數字波束形成技術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分數時延的寬帶數字波束形成技術[J]. 劉張林. 現代電子技術. 2013(05)
[2]基于分數時延的寬帶數字陣列波束形成[J]. 范占春,李會勇,何子述. 雷達科學與技術. 2008(06)
[3]數字陣列雷達及其進展[J]. 吳曼青. 中國電子科學研究院學報. 2006(01)
本文編號:301418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wltx/3014189.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