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移動監(jiān)測站協(xié)同定位研究
【學位單位】:西安工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8
【中圖分類】:TN967.2
【部分圖文】:
三軸磁力計微型控制系統(tǒng)MCU上位機慣性測量單元IICIICSD卡數(shù)據(jù)存儲模塊SDIOUART三軸陀螺儀三軸加速度計IIC圖 2.1.5 SINS 硬件原理圖2)實驗測試利用上述搭建的硬件測試平臺,在校園實際場景中進行實地測試,為了方便進行實際距離的測量,選擇的行走路線與實際的緯度平行的一條路線總時長在400s,總長度在340m共進行 10 組測試,實際實驗場景如下圖 2.1.6 所示。
其中:初始位置為:經(jīng)度:108.98122°、緯度:34.382891°。表 2.1 參數(shù)設定參量 差值陀螺儀常值漂移 0.1 度/小時加速度計偏置值 50ug位置測量誤差 水平 0.1m,垂直 0.15m速度測量誤差 0.01m/s初始姿態(tài)誤差 航向 0.5°,俯仰/橫滾 0.1°初始速度誤差 東向/北向/天向:0.05m/s微控制器 STM32 解算出的姿態(tài)、速度和位置數(shù)據(jù)通過串口發(fā)送給上位機,將所測得的實驗數(shù)據(jù)導入 MATLAB 進行仿真分析結果如下圖所示。
圖 2.1.8 經(jīng)緯度隨時間變化得到在運動的過程中,載體的運動軌跡圖以及姿態(tài)角的實時變化圖,經(jīng)過實際測通過 MATLAB 還原運動軌跡位置信息,其部分仿真結果如圖 2.1.7 和圖 2.1.8 觀察仿真結果可知,載體在運動的過程中,隨著時間的增長,載體的速度以及位現(xiàn)的誤差越來越大,這與導航系統(tǒng)中因誤差的積累而逐漸出現(xiàn)的精度下降的原。通過對仿真結果的計算,由圖 2.1.7 可以看出隨著時間的增長,航向角和俯仰度會有變化,但總體保持穩(wěn)定的趨勢。根據(jù)經(jīng)緯度距離轉換公式以及圖 2.1.8 的結果,將經(jīng)緯度轉換為距離結果表明,的增長 30s 內的位置精度為 1m,100s 內的位置精度為 3m,隨后隨著時間的推性能下降嚴重,在 5min 時的定位精度已達到近百米。分析以上結果可以得到如(1)SINS 在短時間內的導航參數(shù)精度較高,60s 內水平方向的位置精度優(yōu)于 (2)誤差的不斷積累使得精度下降明顯,在第 320s 時,位置誤差已接近 100m00s 時,位置誤差已高達數(shù)十公里,這說明 SINS 難以長時間獨立工作。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碧霞;李銀伢;戚國慶;盛安冬;;基于SR-UKF的純方位多移動機器人協(xié)同定位算法[J];南京理工大學學報;2015年04期
2 劉春陽;徐軍領;程洪濤;王東方;薛玉君;;MPU9250傳感器的姿態(tài)檢測與數(shù)據(jù)融合[J];河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年04期
3 陳鴻杰;;協(xié)同定位中的動目標誤差分析[J];中國新通信;2015年11期
4 王林;林雪原;;基于UKF的GPS/SINS組合導航直接式濾波算法[J];導航定位與授時;2015年03期
5 齊廣峰;呂軍鋒;;MEMS慣性技術的發(fā)展及應用[J];電子設計工程;2015年01期
6 徐博;肖永平;高偉;劉亞龍;楊建;;主從式無人水面艇協(xié)同定位濾波方法與實驗驗證[J];兵工學報;2014年11期
7 王世進;秘金鐘;李得海;祝會忠;;GPS/BDS的RTK定位算法研究[J];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2014年05期
8 張國凱;戴霄;何佳洲;;純方位交叉定位算法分析[J];指揮控制與仿真;2013年06期
9 劉文逸;吳小役;范薇;陳曉明;;MEMS-SINS/GPS的組合導航在彈道修正中的應用研究[J];火炮發(fā)射與控制學報;2013年01期
10 郭薇;廖林煒;;基于MEMS的GPS/SINS艦船組合導航系統(tǒng)設計[J];船舶;2013年0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孫罡;低成本微小型無人機慣性組合導航技術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MIMOUN DJAMEL EDDINE;復雜環(huán)境下GPS/INS組合導航可用性分析[D];武漢大學;2017年
2 滕方成;低可觀測目標無源協(xié)同定位技術研究[D];杭州電子科技大學;2017年
3 周彬;MEMS-INS/GNSS組合導航系統(tǒng)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7年
4 尤陽;多無人機協(xié)同定位航跡規(guī)劃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5年
5 蔡偉峰;GPS信號短時缺失情況下的組合導航數(shù)據(jù)融合方法研究[D];西北大學;2015年
6 侯振環(huán);基于MEMS慣性器件的SINS/GPS組合導航系統(tǒng)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5年
7 張倩;基于MEMS的無人機GPS/SINS組合導航[D];北京理工大學;2015年
8 張劍鋒;基于松耦合方式的低成本GPS/SINS組合導航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xiàn)[D];電子科技大學;2014年
9 趙瑩;基于Kalman濾波及其改進算法的INS/GPS組合導航定位算法研究[D];遼寧科技大學;2014年
10 鄧利堅;GPS/INS組合導航算法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284526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wltx/2845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