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間光通信系統(tǒng)中多樣化波前畸變的小波重構(gòu)
[Abstract]:The multi-wavefront distortion in inter-satellite optical communication is reconstructed by wavelet transform method. Two reference indexes of wavelet reconstruction method are analyzed: reconstruction accuracy and reconstruction algorithm complexity. Based on the comprehensive consideration of these two indexes, an optimal wavelet basis function selection method is propose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construction of wavefront distortion using the optimal wavelet basis function selection method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reconstruction accuracy and less computation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Zernike polynomial fitting method.
【作者單位】: 中國科學技術(shù)大學自動化系;中國科學技術(shù)大學信息科學技術(shù)學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61374073) 中央高;究蒲袠I(yè)務費專項資金項目(WK2100000003) 安徽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308085QF107)
【分類號】:TN929.13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2條
1 楊玉強;譚立英;馬晶;;星間光通信中局部波前畸變對捕獲精度的影響[J];強激光與粒子束;2009年02期
2 譚立英;謝宛青;馬晶;楊玉強;柳青峰;;非高斯畸變對星間光通信瞄準偏差的影響[J];強激光與粒子束;2011年05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3條
1 朱亞瓊;沈巖;金梅;徐久軍;;缸套磨損表面波紋度和粗糙度形貌特征變化規(guī)律[J];中國表面工程;2014年05期
2 譚立英;宋義偉;馬晶;付森;王健;;溫度對潛望式激光通信終端SiC反射鏡性能影響[J];強激光與粒子束;2010年11期
3 董冉;艾勇;熊準;單欣;;Experiment and 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fine tracking system on the unstable platform in laser communication[J];Optoelectronics Letters;2013年04期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裘徔;零件表面混合維建模理論、方法及其在產(chǎn)品裝配質(zhì)量預測中的應用[D];浙江大學;2012年
2 李鑫;星間激光通信中鏈路性能及通信性能優(yōu)化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3年
3 韓立強;大氣湍流下空間光通信的性能及補償方法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3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張剛;磺甲基化聚砜的制備及其超濾膜的應用性能研究[D];陜西科技大學;2013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3條
1 高寵;于思源;馬晶;譚立英;;強湍流區(qū)的光束漂移[J];強激光與粒子束;2006年10期
2 高寵;譚立英;馬晶;于思源;;空間光通信的到達角起伏實驗研究[J];強激光與粒子束;2007年02期
3 馬晶;潘鋒;譚立英;于思源;;城市路徑下激光光強起伏特性測量及鏈路余量估算(英文)[J];強激光與粒子束;2007年08期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麗莎;張蓉竹;;光束波前畸變的模擬及其相位梯度分析[J];激光雜志;2007年05期
2 何勇,陳進榜,朱日宏,高志山;激光棒波前畸變測試儀[J];中國激光;2003年10期
3 李祥之;韓誠山;文明;孫兆偉;趙慶磊;姜肖楠;;基于液晶空間光調(diào)制器的波前畸變補償研究[J];激光與紅外;2011年02期
4 趙建科;李霞;徐亮;段亞軒;;激光縮束系統(tǒng)波前畸變精度分析[J];紅外與激光工程;2013年01期
5 王曉巍;楊縉峰;;光學系統(tǒng)中波前畸變對準精度的影響[J];交通科技與經(jīng)濟;2010年03期
6 劉亮;郭少鋒;陸啟生;許曉軍;;復合結(jié)構(gòu)板條放大器熱致波前畸變研究[J];中國激光;2010年07期
7 劉蘭琴,吳毅;光束波前畸變的契伯格-山克斯頓測量方法探討[J];光學學報;2000年09期
8 伍波,陳懷新;基于數(shù)字化二次曝光干涉的光學元件波前畸變測量[J];激光雜志;2003年03期
9 劉海強;過振;王石語;林林;靳文龍;李兵斌;蔡德芳;;激光晶體側(cè)面接觸熱導對波前畸變的影響[J];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學報;2012年02期
10 常艷;周志強;呂陽;袁學文;謝川林;;嵌入式波前處理與控制系統(tǒng)設(shè)計[J];強激光與粒子束;2013年S1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6條
1 王成程;鄭萬國;於海武;唐軍;賀少勃;劉勇;;片狀放大器光束波前畸變熱恢復研究[A];第六屆全國激光科學技術(shù)青年學術(shù)交流會論文集[C];2001年
2 盧飛;葉一東;蔣茂華;;波前畸變對相干合成效果的影響分析[A];第十屆全國光電技術(shù)學術(shù)交流會論文集[C];2012年
3 向汝建;;高能MOPA激光光束波前畸變測量與校正[A];中國光學學會2011年學術(shù)大會摘要集[C];2011年
4 王兆華;金展;鄭加安;王鵬;魏志義;張杰;;20TW激光波前畸變的測量和修正[A];2004年全國強場激光物理會議論文集(二)[C];2004年
5 羅積軍;侯素霞;徐軍;趙法林;;環(huán)路徑向剪切干涉測量激光束波前畸變的研究[A];第九屆全國光電技術(shù)學術(shù)交流會論文集(上冊)[C];2010年
6 於海武;鄭萬國;王成程;唐軍;賀少勃;劉勇;淳于詠梅;王琳;;片狀放大器熱效應[A];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報(1999)[C];1999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李大海;激光光束波前畸變的徑向剪切干涉診斷及其控制新方法研究[D];四川大學;2002年
2 楊玉強;波前畸變對星間激光通信鏈路性能的影響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9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汪洲;大氣光通信中波前畸變補償算法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9年
2 劉瑜;基于改進的模擬退火算法的波前校正方法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2年
3 伍莉萍;光學系統(tǒng)波前畸變對光束遠場分布的影響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244213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wltx/2442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