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情景感知的移動Ad Hoc網絡自適應路由協議
[Abstract]:A scenario aware adaptive routing protocol (ARPBC (adaptive routing protocol based on context-aware) is proposed for mobile Ad Hoc networks with intermittent connectivity. The utility function of nodal scenario information is calculated, and the prediction value of utility function is calculated by using the prediction technique, and the transmission probability value of the node is calculated by combining with the multi-criteria decision theory. Node mobility and randomness will lead to the formation of "isolated island" in the network. At this time, asynchronous transmission mode is enabled, that is, the node with the highest transmission probability is selected as the relay node carrying the data packet. When the relay node moves to the connected domain of the destination node, the data packet is sent to the destination node by synchronous transmission.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protocol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of data transmission, reduce end-to-end delay and save network bandwidth.
【作者單位】: 東北電力大學信息工程學院;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機電與信息工程學院;
【分類號】:TN929.5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曹玉蘋;田學民;;基于SVM和Kalman預測的非線性系統(tǒng)故障預報[J];控制與決策;2009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楊臻明;岳繼光;王曉保;蕭蘊詩;;基于獨立成分分析的含噪聲時間序列預測[J];控制與決策;2013年04期
2 岳繼光;楊臻明;孫強;王曉保;;區(qū)間時間序列的混合預測模型[J];控制與決策;2013年12期
3 唐賢倫;李洋;李鵬;劉念慈;;多智能體粒子群優(yōu)化的SVR模型預測控制[J];控制與決策;2014年04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張永暉;基于用戶行為的下一代移動互聯網絡若干關鍵問題的研究[D];中南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郭洪延;無線自組織網絡在實際應用中的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2 張艷;基于粒子群優(yōu)化支持向量機的變壓器故障診斷和預測[D];西華大學;2011年
3 姜怡;基于MANET和DTN異構網絡的混合路由策略[D];南京理工大學;2011年
4 郭帥;DTN網絡中路由研究及在車載網絡中的應用[D];大連理工大學;2011年
5 邱燕平;退化故障下設備可靠性的卡爾曼濾波器預測方法[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陳敏澤,周東華;動態(tài)系統(tǒng)的故障預報技術[J];控制理論與應用;2003年06期
2 張軍峰;胡壽松;;基于聚類和支持向量機的非線性時間序列故障預報[J];控制理論與應用;2007年01期
3 胡壽松;張正道;;基于神經網絡的非線性時間序列故障預報[J];自動化學報;2007年07期
4 周志杰;胡昌華;周東華;;基于非解析模型的動態(tài)系統(tǒng)故障預報技術[J];信息與控制;2006年05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黃瑋;;自適應同步參數未知的Lü混沌系統(tǒng)[J];吉林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2006年03期
2 宋雄亮;馬力妮;劉超;;一種改進的自適應六邊形搜索方法[J];北京機械工業(yè)學院學報;2009年01期
3 付桂濤;趙天磊;唐川;邢座程;;優(yōu)化遷移共享的自適應令牌協議[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2013年01期
4 梁春燕,鐘慶昌,謝劍英;基于模型參考的自適應PID控制器[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2000年05期
5 孫小卓,宋國文,王世力,趙玉華;區(qū)間自適應算法與回聲抵消[J];信號處理;2001年05期
6 楊鹽生;一種自適應魯棒跟蹤模糊控制新算法[J];系統(tǒng)工程與電子技術;2003年06期
7 李國勇;一種改進的自適應PID控制器[J];太原理工大學學報;2003年01期
8 陳亮,劉實,李云劍;基于F-范數的小波自適應量化的語音偽裝[J];中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年S2期
9 項文君,余忠華,殷建軍;熱態(tài)誤差的自適應分段補償方法研究[J];計量技術;2005年09期
10 黃瑋,張化光,王智良;參數未知的不同結構混沌系統(tǒng)的自適應同步[J];系統(tǒng)仿真學報;2005年1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楊寒光;;電子地圖中的自適應注記[A];工程設計與計算機技術:第十五屆全國工程設計計算機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0年
2 孟宏;劉玉;;基于復調制的自適應細化譜算法[A];2008中國儀器儀表與測控技術進展大會論文集(Ⅰ)[C];2008年
3 王平;馮海朋;李勇;康燕;;一種工業(yè)無線網絡的自適應節(jié)能機制[A];2009中國儀器儀表與測控技術大會論文集[C];2009年
4 劉鐵;樊劍;鐘秀蓉;;地震波的自適應時頻分析方法對比研究[A];第17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Ⅲ冊)[C];2008年
5 張競新;張廣巖;;全局收斂的自適應廣義預報控制算法[A];1991年控制理論及其應用年會論文集(上)[C];1991年
6 彭云;王遂學;陳莽;李欣冀;張宇翔;肖繼紅;;自適應抗干擾天線在飛行器導航系統(tǒng)中的應用研究[A];2009年全國天線年會論文集(下)[C];2009年
7 張士娟;孫金生;;自適應PID主動隊列管理算法設計[A];Proceedings of 2010 Chinese Control and Decision Conference[C];2010年
8 唐文彬;郝重陽;;目標成像識別的自適應融合系統(tǒng)和方法[A];中國圖象圖形科學技術新進展——第九屆全國圖象圖形科技大會論文集[C];1998年
9 徐振中;;多指機器人手的一種自適應力/位控制方法[A];1994年中國控制會議論文集[C];1994年
10 李維;汪小帆;;群集的自適應速度策略[A];第三屆全國復雜動態(tài)網絡學術論壇論文集[C];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勝春;自適應時頻分析技術及其在故障診斷中的應用研究[D];山東大學;2007年
2 劉亞;復雜非線性系統(tǒng)的智能自適應重構控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3年
3 吳禮福;脈沖噪聲自適應有源控制算法研究[D];南京大學;2012年
4 梁凌宇;人臉圖像的自適應美化與渲染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4年
5 葉鎮(zhèn)清;自適應聚類算法挖掘網絡模塊結構及其在酵母蛋白作用網絡中的應用[D];浙江大學;2008年
6 伍宇;移動計算中自適應負載轉移決策模型研究[D];復旦大學;2012年
7 朱磊;基于自適應鄰域概念的視頻圖像處理技術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07年
8 楊洋;三維人體動作分析及其在智能舞蹈教學系統(tǒng)中的應用[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2年
9 李力爭;鑿巖機器人雙三角鉆臂自適應控制策略研究[D];中南大學;2003年
10 楊祥;無線正交頻分多址系統(tǒng)中自適應資源配置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韋群鋒;校園網環(huán)境下的自適應考試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D];東南大學;2006年
2 彭青艷;粒子濾波及跟蹤窗口尺寸自適應調整方法的研究[D];蘇州大學;2013年
3 徐聰聰;基于眼動追蹤技術的自適應服務方式的實證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4年
4 來林;雙螺旋槳自適應雙重控制系統(tǒng)設計[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8年
5 饒睿楠;自適應對消的收發(fā)隔離技術[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6年
6 湯佳惠;自適應泄漏彈性的基于身份加密機制[D];蘇州大學;2012年
7 丁蕾;用于運動載體的三軸自主穩(wěn)定系統(tǒng)自適應魯棒控制方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3年
8 楊曉;基于內容特征的圖像自適應壓縮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08年
9 任俊偉;關于自適應小波相關問題的一些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8年
10 王曉玲;復雜網絡的自適應同步及其應用[D];北方工業(yè)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238538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wltx/23853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