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面向無線傳感網(wǎng)節(jié)點的中間件架構設計與實現(xiàn)
[Abstract]:Wireless sensor network (WSN) is difficult to develop and deploy because of its limited resources, various hardware and various applications. This requires the development of a middleware architecture that provides an appropriate abstraction layer, simplifies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and supports the rapid deployment of applications to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nodes under resource-constrained conditions. This paper designs and implements a new middleware architecture fo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This architecture adopts dynamic link loading and updating technology based on executable link format (ELF file format), supports middleware dynamic loading and linking, deployment, activation, deactivation, unload and mutual call.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architecture is small in size and can be used for sensor network nodes with limited resources. It can obviously reduce the amount of network transmission generated when the code is updated, and can implement more flexible applications and middleware service deployment schemes.
【作者單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計算機學院;中國科學院大學泛在與傳感網(wǎng)研究中心;北京交通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61173158,61101133)
【分類號】:TP311.52;TP212.9;TN929.5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屈彤;;基于中間件的互通推動IPTV機頂盒市場快速開放[J];電信網(wǎng)技術;2007年11期
2 張景超;中間件在BOSS建設維護中的應用技術淺析[J];湖北郵電技術;2004年03期
3 鄧永建;小議中間件在電信支撐系統(tǒng)中的應用[J];福建電腦;2003年03期
4 ;Java技術將被列入互動電視中間件規(guī)范[J];西部廣播電視;2003年04期
5 屈彤;;基于中間件的互通推動IPTV機頂盒市場快速開放[J];電信科學;2007年11期
6 ;增強型aacPlus在SH-Mobile的應用[J];電子元器件應用;2005年07期
7 ;淺議智能手機平臺與RFID中間件技術應用[J];硅谷;2011年14期
8 李兵;中間件及其在移動服務網(wǎng)中的應用[J];湖北郵電技術;2001年03期
9 覃團發(fā),陳語中,常沛,萬海濱;支持移動多媒體通信的中間件[J];廣西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年01期
10 呂莎,薛凌飛;機頂盒上基于中間件的應用程序開發(fā)[J];電視技術;2001年1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孫巖;馬華東;;AuViM:一種基于服務質(zhì)量的音視頻傳感器網(wǎng)絡中間件[A];第二屆和諧人機環(huán)境聯(lián)合學術會議(HHME2006)——第15屆中國多媒體學術會議(NCMT'06)論文集[C];2006年
2 趙季偉;;采用中間件平臺開展數(shù)字電視交互業(yè)務的實踐分析[A];中國電影電視技術學會影視科技論文集[C];2003年
3 謝瓊珠;;客戶服務中心系統(tǒng)的分析與研究[A];海南省通信學會論文集(二○○一年)[C];2001年
4 閆朋;韓玉;廖青;趙晶玲;;基于Visibroker的綜合網(wǎng)管系統(tǒng)設計與實現(xiàn)[A];2007通信理論與技術新發(fā)展——第十二屆全國青年通信學術會議論文集(下冊)[C];2007年
5 常沛;覃團發(fā);萬海斌;陳語中;;移動多媒體中間件中的位置管理模塊[A];2005通信理論與技術新進展——第十屆全國青年通信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5年
6 朱洪;;ITU-T IPTV標準研究進展[A];四川省通信學會2006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一)[C];2006年
7 ;前言[A];2009年中國高校通信類院系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8 馮傳崗;;論CADTV系統(tǒng)中的STB[A];加入WTO和中國科技與可持續(xù)發(fā)展——挑戰(zhàn)與機遇、責任和對策(下冊)[C];2002年
9 王興軍;;數(shù)字電視機卡分離項目進展及衛(wèi)星數(shù)字電視應用[A];衛(wèi)星直播與接收系統(tǒng)(機頂盒)應用研討會資料匯編[C];2005年
10 張堅平;曹敏;陳仲華;沈成彬;;從世博官網(wǎng)IPv6接入看CP/SP的IPv6遷移[A];下一代互聯(lián)網(wǎng)與應用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牟曉隆;中間件構建下一代BOSS系統(tǒng)[N];通信產(chǎn)業(yè)報;2007年
2 本報記者 彭芳;青牛中間件:簡化呼叫中心開發(fā)[N];中國計算機報;2001年
3 特約撰稿人 梁耀文 陸飛舟;標準化中間件整合支撐系統(tǒng)[N];通信產(chǎn)業(yè)報;2006年
4 記者 海揚;IPTV中間件要增強開放性[N];中國電子報;2007年
5 UT斯達康公司 屈彤;UT斯達康提升IPTV業(yè)務開放能力[N];通信產(chǎn)業(yè)報;2007年
6 本版編輯 楊] 楊明川;2007IPTV技術拼圖[N];通信產(chǎn)業(yè)報;2007年
7 連曉東;手機操作系統(tǒng)初顯中間件特征[N];中國電子報;2007年
8 太原有線電視網(wǎng)絡有限公司 武錦華;淺談數(shù)據(jù)廣播中的中間件應用[N];山西科技報;2009年
9 ;Optibase IPTV整體方案應用[N];通信產(chǎn)業(yè)報;2006年
10 UT斯達康 顧榮強;IPTV發(fā)展須邁五道坎[N];計算機世界;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夏明;無線傳感器網(wǎng)絡系統(tǒng)可靠性保證技術研究[D];浙江大學;2009年
2 孫巖;多媒體傳感器網(wǎng)絡中服務質(zhì)量保障問題的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07年
3 鄧毓博;機會網(wǎng)絡中轉發(fā)機制的理論研究與應用[D];蘭州大學;2011年
4 王敏毅;面向移動計算環(huán)境的分布對象技術[D];電子科技大學;2002年
5 馬守明;基于WSN的普適計算情景感知關鍵技術研究[D];南京郵電大學;2011年
6 馬曉雷;無線Ad Hoc網(wǎng)絡關鍵技術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06年
7 張偉;面向精細農(nóng)業(yè)的無線傳感器網(wǎng)絡關鍵技術研究[D];浙江大學;2013年
8 張云勇;開放系統(tǒng)中移動性研究——基于agent的計算基本架構(ABCBA)[D];電子科技大學;2003年
9 滑楠;無線傳感器網(wǎng)絡相關理論與應用研究[D];西北工業(yè)大學;2007年
10 李國強;基于用戶偏好的個性化業(yè)務適變決策技術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呂繁榮;基于中間件的CTI技術在電視購物中的設計與實現(xiàn)[D];浙江大學;2006年
2 顧志剛;溫室無線傳感器網(wǎng)絡中間件的研究[D];江蘇大學;2009年
3 鄭巍;電信本地網(wǎng)計算機綜合業(yè)務支撐系統(tǒng)的研究與實現(xiàn)[D];中南大學;2005年
4 李倫伊;一種分布式路由器中間件結構及其負載均衡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5 王兆愛;基于CTI技術的漏話業(yè)務平臺的設計與實現(xiàn)[D];北京郵電大學;2007年
6 毛煒;面向數(shù)字電視的嵌入式中間件研究與實現(xiàn)[D];西北工業(yè)大學;2004年
7 嚴健;一種嵌入式可視IP電話終端的設計與實現(xiàn)[D];蘇州大學;2009年
8 劉少杰;面向DTV的媒體呈現(xiàn)中間件的研究與實現(xiàn)[D];西北工業(yè)大學;2004年
9 劉占春;電信前臺收費的設計與實現(xiàn)[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4年
10 陳信淼;面向無線傳感器網(wǎng)絡的DPWS中間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25742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wltx/2257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