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技能呼叫中心排班算法研究
本文選題:呼叫中心 + 多技能排班; 參考:《系統(tǒng)工程理論與實踐》2015年01期
【摘要】:對多技能呼叫中心的排班問題進行了系統(tǒng)研究.采用考慮顧客放棄的Erlan爭A模型計算人力需求,應用動態(tài)集合覆蓋算法解決多技能排班路由問題,針對多技能優(yōu)化排班問題設計開發(fā)相應的啟發(fā)式算法,并應用某呼叫中心的實際數(shù)據(jù)驗證了算法的計算效率和優(yōu)化效果.此外,對不同人力分組方案和不同班時拆分方案進行了一系列試驗計算,發(fā)現(xiàn)分組細化和班時細分都能夠提升排班效果,相比而言班時拆分對排班效果的影響作用更加顯著.
[Abstract]:The scheduling problem of multi-skill call center is studied systematically.The Erlan model considering customer abandonment is used to calculate the manpower requirement, the dynamic set covering algorithm is applied to solve the multi-skill scheduling routing problem, and the corresponding heuristic algorithm is developed for the multi-skill optimization scheduling problem.The calculation efficiency and optimization effect of the algorithm are verified by the actual data of a call center.In addition, a series of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on different manpower grouping schemes and different shift time splitting schemes. It was found that both group refinement and shift time subdivision could improve the effect of shift scheduling, and compared with each other, the effect of shift splitting on scheduling effect was more significant.
【作者單位】: 同濟大學經(jīng)濟與管理學院管理科學與工程系;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71072026,71090404)
【分類號】:TN99
【共引文獻】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夏俊;營銷渠道資產(chǎn)管理模式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3年
2 陳慧慧;SZ公司客戶服務中心運營管理模式的研究[D];天津大學;2013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韶青;長天呼叫中心落戶廣東農(nóng)行[J];廣東金融電腦;2000年01期
2 宋俊德;呼叫中心的最新發(fā)展趨勢[J];信息系統(tǒng)工程;2000年12期
3 朱海龍,王朝盛;民航呼叫中心解決方案[J];郵電商情;2000年10期
4 ;訊泰推出新潮呼叫中心[J];計算機與網(wǎng)絡;2000年16期
5 ;呼叫中心出力投訴服務企業(yè)——投訴服務企業(yè)應用呼叫中心實例分析[J];中國計算機用戶;2000年03期
6 張秋華;走近呼叫中心[J];中國計算機用戶;2000年Z2期
7 許向憶;;e化呼叫中心——呼叫中心的概念及發(fā)展趨勢[J];每周電腦報;2000年31期
8 黃華;;呼叫中心及其對我國金融業(yè)的啟示[J];金融電子化;2000年02期
9 張福德;;銀行呼叫中心與客戶關系管理[J];金融電子化;2000年07期
10 尹建芬;;訊泰與通廣-北電推出互聯(lián)網(wǎng)服務呼叫中心[J];電子測試;2000年09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高嵩;高毓麟;;關于銀行呼叫中心建設的探討[A];圖像 仿真 信息技術——第二屆聯(lián)合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2年
2 王勇;熊億光;;如何評價呼叫中心的效率[A];通信發(fā)展戰(zhàn)略與業(yè)務管理創(chuàng)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3 高媛婷;韓劍;方濱華;;呼叫中心原理及其應用[A];黑龍江省通信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5年
4 梁濤;;呼叫中心發(fā)展趨勢及實業(yè)呼叫中心應對[A];廣東省通信學會2006年度學術論文集[C];2007年
5 劉江溥;;試論網(wǎng)絡呼叫中心[A];中國通信學會第五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6 沈波;;商業(yè)呼叫中心業(yè)務產(chǎn)品化研究[A];2007中國科協(xié)年會——通信與信息發(fā)展高層論壇論文集[C];2007年
7 周家蓮;;基于平衡計分卡的呼叫中心績效考核研究[A];2013電力行業(yè)信息化年會論文集[C];2013年
8 高曉冬;李國慶;;電信綜合呼叫中心在電子商務中的應用[A];加入WTO和中國科技與可持續(xù)發(fā)展——挑戰(zhàn)與機遇、責任和對策(下冊)[C];2002年
9 李世清;;積極做好服務外包與呼叫業(yè)務[A];四川省通信學會2009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10 劉曉敏;陳文偉;;廈門廣電集團呼叫中心項目的實施[A];2009中國電影電視技術學會影視技術文集[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呼叫中心[N];中國計算機報;2005年
2 袁道唯;呼叫中心管理的基本原則[N];計算機世界;2001年
3 記者 孫小羽;聯(lián)想呼叫中心:高效能低成本[N];計算機世界;2003年
4 記者 孫小羽;聯(lián)想呼叫中心穩(wěn)步國際化[N];計算機世界;2004年
5 ;2004~2005年 呼叫中心市場進入成熟期[N];計算機世界;2005年
6 錢峰;呼叫中心“下鄉(xiāng)”來[N];人民日報;2004年
7 郭晨東;重新認識呼叫中心[N];人民郵電;2000年
8 本期撰稿:信息產(chǎn)業(yè)部電信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呼叫中心市場在哪里[N];人民郵電;2001年
9 ;我國呼叫中心市場快速成長[N];人民郵電;2002年
10 楊江波;世界大公司紛紛瞄準中國企業(yè)呼叫中心市場[N];市場報;200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慕紅云;新一代呼叫中心及其應用[D];鐵道部科學研究院;2007年
2 吳佳驥;多技能呼叫中心人力資源分配調(diào)度問題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07年
3 李大川;呼叫中心業(yè)務流不均衡問題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樊德錚;保險公司呼叫中心綜合平臺的應用[D];貴州大學;2008年
2 孫云吉;小型呼叫中心業(yè)務平臺設計與實現(xiàn)[D];天津大學;2007年
3 王科科;分布式呼叫中心設計與實現(xiàn)[D];復旦大學;2008年
4 黃意成;呼叫中心在廈門航空的應用與研究[D];廈門大學;2008年
5 楊鑫;呼叫中心人工業(yè)務平臺的設計與實現(xiàn)[D];重慶大學;2009年
6 王建;煙草行業(yè)呼叫中心管理系統(tǒng)的實現(xiàn)[D];復旦大學;2009年
7 湯勝強;東風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呼叫中心構建與分析[D];湖南大學;2009年
8 王潔;無錫電信呼叫中心系統(tǒng)結構設計及應用分析[D];北京郵電大學;2008年
9 王軍;呼叫中心在民政系統(tǒng)中的應用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0年
10 李勝男;中國呼叫中心產(chǎn)業(yè)發(fā)展模式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73232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wltx/1732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