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信息量的CMMB系統(tǒng)物理層抽象算法
本文選題:中國移動多媒體廣播(CMMB) 切入點:物理層抽象 出處:《高技術通訊》2014年07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為了準確和高效地評估在構(gòu)建下一代廣播電視網(wǎng)(NGB)中起重要作用的中國移動多媒體廣播(CMMB)系統(tǒng)的鏈路傳輸性能,根據(jù)CMMB協(xié)議標準,利用大量高斯信道下的仿真數(shù)據(jù)擬合出了接收比特互信息率(RBIR)與誤幀率(FER)之間的一一對應關系,然后給出了基于互信息量的CMMB物理層抽象算法——能在解調(diào)的輸入端計算平均互信息量的RBIR算法,并利用開發(fā)的CMMB物理鏈路仿真平臺在巴西信道模型中驗證了該抽象算法的準確性:能夠精確地預測當前無線信道的質(zhì)量。
[Abstract]:In order to accurately and efficiently evaluate the link transmission performance of China Mobile Multimedia Broadcasting (CMB) system,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ext generation broadcast and television network, according to the CMMB protocol standard, The one-to-one correspondence between the received bit mutual information rate (RBIRR) and the frame error rate (fer) is fitted by using a large number of simulation data in Gao Si channel. Then, an abstract CMMB physical layer algorithm based on mutual information is presented, which can calculate the average mutual information at the input end of demodulation. Using the developed CMMB physical link simulation platform, the accuracy of the abstract algorithm is verified in the Brazilian channel model, which can accurately predict the quality of the current wireless channel.
【作者單位】: 西安交通大學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東南大學移動通信國家重點實驗室;
【基金】:863計劃(2011AA01A105)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61102082) 教育部博士點基金(20110201120011) 東南大學移動通信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研究基金(2011D14)資助項目
【分類號】:TN948.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華;;下一代廣播電視網(wǎng)絡(NGB)技術融合及自主創(chuàng)新發(fā)展研究[J];廣播電視信息;2013年03期
2 孟超;衡偉;王汗青;;異構(gòu)網(wǎng)融合中基于RBIR的物理層抽象算法[J];東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年04期
3 趙子忠;;對于下一代廣播電視網(wǎng)絡建設的思考[J];中國廣播;2011年12期
4 魯清;;RS碼硬判決迭代譯碼算法及其仿真[J];通信與廣播電視;2011年03期
5 王鳳軍;;對下一代廣播電視網(wǎng)(NGB)構(gòu)建方式和發(fā)展規(guī)劃的探討[J];信息通信;2011年04期
6 封松林;解偉;;下一代廣播電視網(wǎng)無線系統(tǒng)[J];中興通訊技術;2011年04期
7 熊磊;張金寶;;物理層抽象中平均互信息的精確計算方法[J];重慶郵電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3期
8 王汝言;代琦;吳大鵬;;中國下一代廣播電視網(wǎng)[J];數(shù)字通信;2010年06期
9 王琛琛;薛新華;唐蘇文;陳明;;EESM中最佳β值的確定[J];通信技術;2009年12期
10 張金寶;鄭洪明;談振輝;;基于平均互信息量的物理層抽象算法[J];高技術通訊;2009年06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黃力;李銳;歐君榮;;有線電視運營商建設無線傳輸網(wǎng)的探索[J];電視技術;2015年20期
2 周宇清;劉勝美;;異構(gòu)網(wǎng)絡中基于用戶QoS的網(wǎng)絡選擇算法研究[J];計算機技術與發(fā)展;2015年07期
3 王田園;;基于Matlab的TD-LTE鏈路級仿真平臺的建立[J];數(shù)字技術與應用;2015年04期
4 李玲;;廣播電視無線網(wǎng)絡的關鍵技術探討[J];信息技術與信息化;2014年08期
5 胡蘭生;張超;;基于互信息量的CMMB系統(tǒng)物理層抽象算法[J];高技術通訊;2014年07期
6 陳宏寶;惠昱超;;RADIUS在下一代廣播電視網(wǎng)(NGB)中的應用[J];西部廣播電視;2014年13期
7 申呈潔;芮峗;錢國明;黃飛;李明齊;;廣播通信融合網(wǎng)絡能效分析[J];通信學報;2014年05期
8 袁玉平;;淺談下一代廣播電視網(wǎng)(NGB)構(gòu)建方式和發(fā)展規(guī)劃[J];網(wǎng)絡安全技術與應用;2013年08期
9 丁么明;夏洪星;;認知無線電在農(nóng)業(yè)物聯(lián)網(wǎng)中的應用[J];數(shù)學的實踐與認識;2013年03期
10 孟超;衡偉;王汗青;;異構(gòu)網(wǎng)融合中基于RBIR的物理層抽象算法[J];東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年04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7條
1 張金寶;鄭洪明;談振輝;;一種基于塊平均互信息率的物理層抽象算法[J];鐵道學報;2010年03期
2 王琛琛;薛新華;唐蘇文;陳明;;EESM中最佳β值的確定[J];通信技術;2009年12期
3 張建康;穆曉敏;陳恩慶;楊守義;;OFDM系統(tǒng)基于導頻的信道估計算法分析[J];通信技術;2009年08期
4 張勇;宋松偉;姚毅;;MIMO-OFDM仿真系統(tǒng)及其IT++實現(xiàn)(英文)[J];重慶郵電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年03期
5 聶永萍;張林;張忠培;;一種MIMO系統(tǒng)的鏈路到系統(tǒng)仿真映像方法[J];數(shù)字通信;2009年01期
6 羅嗣恒;史東濱;萬毅;;OFDM系統(tǒng)迭代信道估計初始值預測的改進算法[J];通信技術;2008年05期
7 王進祥,毛志剛;RS碼譯碼器綜述[J];微電子學;1997年02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江于超;;CMMB算神馬 手機免費看電視[J];電腦迷;2013年10期
2 彭彬;;成功“視”“播” 3款CMMB手機體驗[J];移動信息;2008年09期
3 盧迪;;CMMB廣告經(jīng)營模式研究[J];視聽界;2013年06期
4 ;陜西廣電CMMB業(yè)務全面啟動[J];中國有線電視;2009年08期
5 ;手持電視CMMB同密系統(tǒng)部署工作啟動[J];電視工程;2009年03期
6 ;CMMB手機電視激發(fā)手機新媒體需求[J];中國傳媒科技;2010年10期
7 曹鈞;;CMMB節(jié)目形態(tài)研究[J];青年記者;2009年27期
8 ;我國198個城市已開通CMMB[J];信息通信;2009年06期
9 朱程蘭;;中興強力助陣 刷新世博體驗 CMMB手機登臺 點燃六月激情[J];移動信息;2010年07期
10 權(quán)文軍;李曉麗;;CMMB編碼器的應用和參數(shù)配置[J];中國有線電視;2013年02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嚴屹新;CMMB手持電視陷入發(fā)展困境[N];人民郵電;2009年
2 本報記者 許意強;CMMB手持電視恐淪為下一個小靈通?[N];中國企業(yè)報;2009年
3 孫燕飚;廣電總局頒布移動多媒體廣播“緊急廣播”標準 力挺CMMB[N];第一財經(jīng)日報;2007年
4 ;首批CMMB制式TD手機入網(wǎng)證發(fā)放[N];人民郵電;2008年
5 張曉燕;我市在全省率先實現(xiàn)縣城CMMB手持電視信號全覆蓋[N];通化日報;2011年
6 吳蔚;首批兩款CMMB制式TD手機入網(wǎng)證發(fā)放[N];中國計算機報;2008年
7 ;CMMB手機或?qū)ⅰ吧秸盵N];計算機世界;2008年
8 特約記者 沈世華;CMMB為MP4插上雙翅新科電子借勢洗牌[N];中國企業(yè)報;2009年
9 張楠;支持CMMB標準的手持電視[N];中國計算機報;2008年
10 寧夏 王愛軍;CMMB手持電視的接收及在石嘴山市的發(fā)展前景[N];電子報;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黃琰琰;基于CMMB技術的手機劇院系統(tǒng)設計[D];北京郵電大學;2012年
2 吳迪;產(chǎn)業(yè)融合視野下的廣電CMMB手持電視發(fā)展研究[D];重慶大學;2011年
3 彭石;基于CMMB系統(tǒng)的信道估計設計[D];湖南大學;2010年
4 梁弟標;基于CMMB系統(tǒng)的信道估計與均衡技術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9年
5 林振喜;CMMB通信內(nèi)接收機的信道估計與同步算法設計[D];上海交通大學;2010年
6 黃青藍;WINDOWS平臺下CMMB業(yè)務終端軟件的設計與實現(xiàn)[D];北京郵電大學;2012年
7 賴福遠;基于CMMB的信道估計與均衡算法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0年
8 王磊;基于MBBMS管理平臺的CMMB全功能測試系統(tǒng)[D];北京郵電大學;2011年
9 程思霖;CMMB調(diào)制器的設計與實現(xiàn)[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9年
10 周亮;CMMB接收機信道估計研究[D];中國傳媒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62363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wltx/16236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