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序列調制的Golay碼研究長骨中的超聲導波
本文關鍵詞:基礎序列調制的Golay碼研究長骨中的超聲導波 出處:《儀器儀表學報》2014年07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利用超聲導波評價長骨狀況已引起越來越多的關注。長骨外附軟組織使得接收到的導波信噪比(SNR)很低,因此難以應用在連體測量中。引入了一種超聲編碼信號作為激勵,來提高對超聲導波模式的識別。在附有表皮的長骨模型上,將基于基礎序列調制的Golay碼(BSGC)用于激勵并產生超聲彎曲導波信號。使得在遠離換能器中心頻率(200 kHz)的相對低頻上(25~50 kHz),激勵產生了幅度相對較大的導波信號,通過二維傅里葉變換(2D-FFT)得到了與皮質骨厚度變化敏感的彎曲導波模式的相速度值。研究結果表明這種編碼激勵方式提高了接收信號的SNR,為評價皮質骨的厚度提供了重要依據。
[Abstract]:More and more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the evaluation of the condition of long bone by ultrasonic guided wave. The signal-to-noise ratio (SNR) of the received guided wave is very low due to the soft tissue attached to the long bone. Therefore, it is difficult to be used in conjunctive measurement. An ultrasonic coded signal is introduced as an excitation to improve the pattern recognition of ultrasonic guided waves, in the long bone model with epidermis. Golay codes based on fundamental sequence modulation are used to excite and generate ultrasonic bending guided wave signals such that the relative low frequency is 200 kHz far away from the central frequency of the transducer (. 2550 kHz). The excitation results in a relatively large amplitude of guided wave signal. The phase velocities of the bending guided wave mode sensitive to cortical bone thickness change were obtained by two-dimensional Fourier transform (2D-FF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ded excitation method improves the SNR of the received signal. It provides an important basis for evaluating the thickness of cortical bone.
【作者單位】: 上海電力學院電子科學與技術系;復旦大學電子工程系;上海市醫(yī)學圖像處理與計算機輔助手術重點實驗室;Jyvaskyla大學物理系;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1174060,11327405) 上海市科技支撐計劃(13441901900) 教育部博士點基金(20110071130004,2013007110020)資助項目
【分類號】:TN911.7;TB559
【正文快照】: 1引言骨質疏松癥的發(fā)病率隨年齡增長而增高,這種疾病增加了骨折發(fā)生的幾率,并易出現(xiàn)在處于更年期的女性身上[1]。由于平均壽命的增長,骨質疏松癥對人類健康的影響也日益增重。現(xiàn)在骨質疏松癥的傳統(tǒng)診斷方法主要是基于X射線技術,如雙能X射線吸收法,而這種技術具有放射性。與之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何存富,吳斌,范晉偉;超聲柱面導波技術及其應用研究進展[J];力學進展;2001年02期
2 焦敬品;何存富;吳斌;B.W.Drinkwater;S.A.Neild;P.D.Wilcox;;接觸缺陷的振動調制超聲導波檢測技術研究[J];聲學學報(中文版);2009年03期
3 ;行業(yè)動態(tài)[J];中國計量;2008年02期
4 李衍,強天鵬;管道長距離超聲導波檢測新技術的特性和應用[J];無損探傷;2002年04期
5 李隆濤,何存富,吳斌;周向超聲導波對管道縱向缺陷檢測的研究[J];聲學學報(中文版);2005年04期
6 他得安,劉鎮(zhèn)清;超聲導波頻散特性與管材內徑-壁厚比的關系[J];復旦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年01期
7 李平;高德政;陳興長;;自由錨桿中超聲導波的最優(yōu)激發(fā)波研究[J];西南科技大學學報;2009年03期
8 劉增華;張易農;何存富;曹川;吳斌;;鋼絞線中激勵縱向模態(tài)的磁致伸縮型激勵及接收器的選型[J];應用力學學報;2009年03期
9 朱新杰;韓贊東;都東;陳以方;原可義;;邊界散射對超聲水平剪切導波成像檢測的影響[J];機械工程學報;2011年16期
10 陳興長;鄒代華;陳慧;;自由錨桿中超聲導波的衰減特征[J];西南科技大學學報;2009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6條
1 宋小軍;羅春茍;他得安;王威琪;;自適應Gaussian-Chirplet算法分析長骨中超聲導波的頻散[A];中國聲學學會2009年青年學術會議[CYCA’09]論文集[C];2009年
2 陳俊棟;粟健;;超聲導波檢測錨桿長度若干問題的討論[A];2009’中國西部地區(qū)聲學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9年
3 他得安;王威琪;汪源源;;相位譜法研究長骨中超聲導波的頻散[A];2007'儀表,,自動化及先進集成技術大會論文集(一)[C];2007年
4 何存富;;基于時間反轉的管道導波小缺陷檢測數值分析[A];慶祝中國力學學會成立50周年暨中國力學學會學術大會’2007論文摘要集(上)[C];2007年
5 劉鎮(zhèn)清;;材料與構件超聲檢測的新進展[A];材料科學與工程技術——中國科協(xié)第三屆青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8年
6 焦敬品;劉文華;張永強;何存富;吳斌;;基于磁致伸縮效應的SH波電磁超聲換能器設計[A];2010振動與噪聲測試峰會論文集[C];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王冰;超聲導波在電廠管道完整性監(jiān)測中的應用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10年
2 李翔;超聲導波頻散與多模態(tài)問題及其形態(tài)解卷積方法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林曉平;超聲導波在水下管道結構中的傳播規(guī)律[D];大連理工大學;2011年
2 嚴欽男;鋼軌缺陷的超聲導波檢測研究[D];武漢紡織大學;2014年
3 王智;超聲導波技術及其在管道無損檢測中的應用研究[D];北京工業(yè)大學;2002年
4 丁俊才;基于超聲導波的各向異性板彈性常數反演確定[D];河南理工大學;2012年
5 劉姚瑤;井口高壓管匯超聲測厚方法與系統(tǒng)[D];華中科技大學;2013年
6 潘麗娜;基于超聲波的管道防腐層剝離檢測方法研究[D];沈陽工業(yè)大學;2013年
7 楊敬;基于虛擬聚焦的板結構蘭姆波換能器陣列檢測方法研究[D];北京工業(yè)大學;2010年
8 周佳偉;電磁超聲換能器的機理研究及其仿真分析[D];沈陽工業(yè)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38655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wltx/1386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