湍動磁場對太陽熱結構模型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1-09-17 16:59
在恒星結構和演化模型中,磁流體動力學過程作為一個非理想效應并沒有被考慮。磁場對于能量的分配和傳遞起著重要的作用。由湍流激發(fā)的湍流磁場,作為一個非理想效應對太陽熱結構的改正是從MHD方程組推導出來,它的形式是Reynolds stress張量和磁擾動張量的貢獻。主要的表現(xiàn)是:第一,Reynolds stress張量和磁擾動張量的徑向分量貢獻給壓強,引起太陽內部流體靜力學平衡方程和太陽內部熱力學變量的改變,從而導致溫度、密度、內能、絕熱指數(shù)以及絕熱溫度梯度等的變化。在恒星內部,對流發(fā)生的區(qū)域是由對流判據(jù)(Schwarzchild’scriterion)決定。由于磁場的影響使絕熱溫度梯度和溫度梯度發(fā)生了變化,我們可以知道,對流判據(jù)的變化將使太陽對流區(qū)的位置,特別是對流區(qū)底部的位置得到調整,這樣我們就可以修正恒星內部的熱結構。第二,在太陽對流區(qū),Reynoldsstress張量和磁擾動張量的非對角分量引起對流區(qū)角動量的轉移,從而改變恒星結構和演化的邊界條件;第三,在對流區(qū)底部,由于磁能分配了總能量的一部分,能流密度發(fā)生變化。因此,總的效果是修正了恒星結構和演化中的物態(tài)方程、流體靜力學方程、邊界...
【文章來源】: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科學院云南天文臺)云南省
【文章頁數(shù)】:5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太陽結構分布圖
本文編號:3399145
【文章來源】: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科學院云南天文臺)云南省
【文章頁數(shù)】:5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太陽結構分布圖
本文編號:339914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tianwen/3399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