渦旋星系翹曲結構的形成機制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9-18 12:34
星系的渦旋結構已成為近幾年來科學研究的熱點,研究渦旋結構的形成機制不僅有助于我們對宇宙星系的深刻了解,而且對我們研究宇宙中的其他天文現象奠定了基礎。學者們通過近幾年來對宇宙星系的研究成果對渦旋星系的形成機制提出了大量的猜想并做了很多工作,試圖用一定的實驗和方法得到可以科學解釋這種現象的理論,但至今沒有得到一個令人滿意的結論。本文在一定理論基礎上對轉動參考系下三維粘性兩體問題進行模擬并得到了清晰的圖像,將得到的圖像與渦旋星系結構圖進行了對比分析,圖像基本吻合。在此基礎上,我們通過調整參數的大小探究了影響星系渦旋結構的因素,并得到了一定的結論,得到的結論對于我們接下來對星系翹曲結構的深入探究具有巨大的價值。隨著天文觀測手段的不斷發(fā)展,渦旋星系的翹曲結構已成為一種比較普遍的宇宙現象。通過研究發(fā)現,渦旋星系的普遍存在是由于星系的演化過程不是一個相對孤立的系統(tǒng),而是由于其背景存在著大尺度轉動,星系的演化在我們看來與宇宙颶風的形成和演化過程更加相似。通過進一步地研究,我們發(fā)現渦旋星系普遍存在的翹曲結構,也是大尺度背景轉動中慣性力作用的一種結果。本文通過研究在背景轉動條件下的雙粒子星系,對三維雙粒子運動軌跡進行了模擬分析,討論了背景轉動角速度的大小及其方向等若干參量對星系翹曲度的影響。研究表明相關物理參量都對星系翹曲結構的驅動和形成有著重要的作用,進一步證明了物理背景的大尺度轉動是形成翹曲星系的基本原因。研究發(fā)現,渦旋星系盤面的法向與背景轉動角速度方向的夾角,是影響渦旋星系翹曲度的關鍵參數,此外背景轉動角速度的大小等也是影響星系翹曲度的重要因素。
【學位單位】:沈陽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8
【中圖分類】:P15
【部分圖文】:
ω=0.11,n=0.11粘性雙粒子在空間轉動參考系中運動軌跡
星系的遠景結構圖
ω=0.11,n=0.11時渦旋圖形的翹曲圖樣
【學位單位】:沈陽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8
【中圖分類】:P15
【部分圖文】:
ω=0.11,n=0.11粘性雙粒子在空間轉動參考系中運動軌跡
星系的遠景結構圖
ω=0.11,n=0.11時渦旋圖形的翹曲圖樣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楊寧;;宇宙中的神秘球狀星團[J];科學大觀園;2016年24期
2 ;圖片[J];飛碟探索;2017年07期
3 黃松年;星系相互作用[J];天文學進展;1988年03期
4 黃松年;;具有活動暈和固定暈的盤星系在星系碰撞中的不同動力學效應[J];天文學報;1989年01期
5 彭秋和,羅新煉,彭芳,龍e
本文編號:282165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tianwen/2821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