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電天文學歷史成果中的技術(shù)作用和理論背景及其思考
【學位授予單位】:華東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6
【分類號】:P111.44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潘亞春;屠良平;;基于神經(jīng)網(wǎng)絡(luò)的恒星大氣參數(shù)自動測量[J];遼寧科技大學學報;2009年01期
2 楊曉翠,王長明;淺議物理實驗在物理學發(fā)展中的作用[J];白城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1999年04期
3 孫偉平;論簡單性原則的客觀基礎(chǔ)[J];北方工業(yè)大學學報;1992年02期
4 羅先漢,張堅,王蜀娟;搜索近地小行星的一種射電天文方法[J];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6年01期
5 劉孝賢,王妍;天文學與哲學的伴生關(guān)系[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年03期
6 卞維豪,張紅英;高校物理系天體物理導論的教學[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年03期
7 孫艷春;天文專業(yè)基礎(chǔ)課的教學改革和全校天文公選課的設(shè)想[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年03期
8 王志剛,王慶祿;如何在理論力學課中加強天文教學[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年03期
9 萬昊宜,張同杰;北美大學物理天文系宇宙學課程設(shè)置研究[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年03期
10 陳陽,何香濤,李丹丹,王競;觀測宇宙學的一些新進展[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年03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2條
1 何香濤;陳陽;李丹丹;趙永恒;張彥霞;;多波段巡天和LAMOST觀測目標[A];第六屆海峽兩岸天文推廣教育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2 李沙;顏毅華;陳志軍;王威;劉東浩;張福順;;太陽射電頻譜日像儀(CSRH)饋源的設(shè)計分析和性能測試[A];2009年全國天線年會論文集(上)[C];2009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孔維剛;月球及火星科學中的三個礦物學問題[D];山東大學;2011年
2 吳瓊;提升被動微波遙感器空間分辨率的理論及方法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空間科學與應(yīng)用研究中心);2011年
3 劉崧;等離子體時域有限差分算法及其應(yīng)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0年
4 吳開謖;天體相關(guān)的輻射俘獲反應(yīng)和s—過程網(wǎng)絡(luò)方程及中子源研究[D];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2003年
5 郭廣海;彎曲時空中的標量場[D];大連理工大學;2005年
6 魏二虎;我國空間VLBI系統(tǒng)的有關(guān)設(shè)計和模擬計算研究[D];武漢大學;2006年
7 孫祖堯;暗能量相關(guān)問題的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上海天文臺);2007年
8 仲崇霞;綜合脈沖星時算法及脈沖星時應(yīng)用[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國家授時中心);2007年
9 馬任意;磁化黑洞吸積盤的X射線輻射[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10 趙先鋒;σ~*和Ф介子對中子星物質(zhì)的影響[D];四川大學;2007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賈海紅;計算機輔助天文船位算法與六分儀改進研究[D];天津理工大學;2010年
2 張樹霞;大學物理實驗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3 牟曉東;多媒體CAI技術(shù)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yīng)用研究[D];魯東大學;2011年
4 李鵬飛;Sm Ⅱ奇宇稱高激發(fā)態(tài)能級壽命的時間分辨激光光譜測量[D];吉林大學;2011年
5 遲立鑫;大學光學教學中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探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1年
6 林一平;《山海經(jīng)》時空觀念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7 尹豐;強激光對真空電子的加速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1年
8 王曉亮;RS CVn型密近雙星SZ Psc和ER Vul的軌道周期分析[D];湘潭大學;2011年
9 關(guān)燕;高中物理教學中運用原始問題培養(yǎng)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實踐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0年
10 廖輝文;基于CAPS天線的綜合孔徑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國家授時中心);2010年
本文編號:279623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tianwen/2796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