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江2.4米望遠鏡觀測控制系統(tǒng)關鍵技術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科學院云南天文臺)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P111
【圖文】:
麗江 2.4 米望遠鏡觀測控制系統(tǒng)關鍵技術研究 OSTOST 望遠鏡,又名郭守敬望遠鏡,坐落在中國河北的興隆天文.1 所示),是一架中星儀式反射施密特望遠鏡,望遠鏡的主體射施密特改正板 MA,球面主鏡 MB 和焦面,等效口徑達到了 4000 根光纖,由光纖將天體的光傳輸?shù)?16 臺光譜儀上,arged Coupled Device)可以一次性獲得 4000 條光譜數(shù)據(jù)。
圖 1.2 LAMOST 觀測控制系統(tǒng)基本結構Figure 1.2 Basic structure of observatory control system for LAMOST1.2.2 利物浦望遠鏡和 LCOGT利物浦望遠鏡坐落在西班牙加納利群島的拉帕爾瑪(La Palma)島上,是一架口徑 2 米的全自動地平式望遠鏡(如圖 1.3 所示),由英國 TTL(TelescopeTechnology Limited)公司研制,到目前為止仍然是世界上口徑最大的全自動望遠鏡。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秦琴;顧永杰;陶津平;;望遠鏡系統(tǒng)的結構設計及有限元分析[J];光電工程;2008年06期
2 ;輸出系統(tǒng)能以相位共軛補償形成激光束的望遠鏡系統(tǒng)[J];國外激光;1994年03期
3 呂百達,廖嚴,陳文娛,蔡邦維,羅名蓉;深度熱穩(wěn)定望遠鏡腔[J];光學學報;1988年11期
4 呂百達,魏光輝;動態(tài)熱穩(wěn)定望遠鏡腔的充分必要條件[J];中國激光;1988年06期
5 呂百達,陳文娛;含熱透鏡望遠鏡腔特性的研究[J];激光與紅外;1989年01期
6 錢楓;楊國光;;一種評價測量望遠鏡成象質量的新方法[J];光學儀器;1989年02期
7 梁明;程景全;;Mersenne-Schmidt望遠鏡的優(yōu)化設計[J];天文學報;1989年04期
8 溫德清;快速調整光杠桿和尺讀望遠鏡系統(tǒng)的方法[J];宜賓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1999年02期
9 符長波,路秀琴,郭繼宇,李淑媛,趙葵,劉建成,梁剛,姜華;縱向型 △E-E望遠鏡系統(tǒng)[J];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年報;1997年00期
10 朱國良;王秀美;;照相天體測量望遠鏡系統(tǒng)變化的統(tǒng)計檢驗方法[J];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年刊;1982年00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9條
1 陳淵;;質子反沖閃爍望遠鏡系統(tǒng)的研制[A];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報(2005)[C];2005年
2 盧俊;李松林;徐瑚珊;諸永泰;范恩杰;柳衛(wèi)平;白希祥;;一臺高分辨的ΔE—E望遠鏡系統(tǒng)[A];第九屆全國核物理大會論文摘要匯編[C];1994年
3 李松林;盧俊;徐瑚珊;諸永泰;;一個氣體電離室IC+PSSD望遠鏡系統(tǒng)[A];第8屆全國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學術年會論文集(一)[C];1996年
4 王洋;張景旭;郭勁;;自適應光學技術在大口徑望遠鏡系統(tǒng)中的應用[A];2007'中國儀器儀表與測控技術交流大會論文集(二)[C];2007年
5 趙有雄;郭忠言;詹文龍;馮恩普;郗鴻飛;周建群;王金川;羅永鋒;雷懷宏;;一種高性能飛行時間望遠鏡系統(tǒng)[A];第九屆全國核物理大會論文摘要匯編[C];1994年
6 鮮浩;葉紅衛(wèi);楊澤平;;應用哈特曼傳感器測量望遠鏡系統(tǒng)波像差[A];第六屆全國激光科學技術青年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1年
7 蘭長林;阮錫超;劉剛;周祖英;唐洪慶;孔祥忠;;中能中子(n,x)反應實驗研究裝置的研制與應用[A];第十三屆全國核物理大會暨第八屆會員代表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7年
8 吳伯冰;吳勇;李延國;楊家偉;楊虎之;華東;張國棟;吳枚;;HAPI-4智能化物理數(shù)據(jù)獲取系統(tǒng)[A];中國空間科學學會空間探測專業(yè)委員會第八次學術會議論文集[C];1995年
9 譚繼廉;王小兵;張金霞;盧子偉;鮑志勤;李存t
本文編號:273396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tianwen/27339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