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信息處理在天文成像上的應用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6-18 00:42
【摘要】:智能信息處理是將不完全、不可靠、不確定的知識和信息通過一定的處理和分析逐步轉化成完全、充分、可靠的知識和信息的技術和方法。在天文成像中,無論是光學望遠鏡還是射電望遠鏡,其成像過程都不可避免地發(fā)生圖像退化或信息殘缺的問題。為了獲得完整可靠的天體圖像,天文學家最初通過擴大望遠鏡的口徑來提高望遠鏡的分辨率,但望遠鏡的口徑不可能無限制擴大。天文學家逐步將智能信息處理領域的多信息融合技術和群體智能等思想應用于天文成像技術的研究上,逐步建設了一批區(qū)域聯(lián)合的大型集成射電觀測設備。通過提高望遠鏡的分辨率和觀測范圍,天文學家可以獲得更完整的天體圖像,但觀測數(shù)據(jù)中的噪聲干擾和退化影響也隨之大幅提高。因此,還需要對根據(jù)觀測數(shù)據(jù)得到的天體圖像進行復原處理。在射電天文圖像處理中,常用的圖像復原算法有CLEAN算法和最大熵算法。本文通過射電天文圖像盲復原仿真實驗,驗證了點擴散函數(shù)(PSF)對圖像復原結果的影響。針對天文圖像稀疏的特性,基于稀疏特性的PSF估計算法可有效地解決天文圖像復原中PSF信息缺省的問題,但該算法受PSF尺寸參數(shù)選擇的影響較大。對此,本文研究了一種基于邊界測度的PSF預估算法對其進行優(yōu)化。優(yōu)化算法首先對PSF尺寸有效預估計,得到精確的PSF估計值,最終提高了圖像復原的精度,對實現(xiàn)穩(wěn)定、可靠的天文圖像復原提供了實際的應用價值。
【學位授予單位】:上海應用技術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P114
【圖文】:
上海天文臺65m射電望遠鏡Fig.1.1SHAO65mradiotelescope進入新世紀后,上海天文臺建成了65米射電望遠鏡,如圖1.1所示,是目前國際領
射電窗口Fig.2.1Radiowindow
本文編號:2718421
【學位授予單位】:上海應用技術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P114
【圖文】:
上海天文臺65m射電望遠鏡Fig.1.1SHAO65mradiotelescope進入新世紀后,上海天文臺建成了65米射電望遠鏡,如圖1.1所示,是目前國際領
射電窗口Fig.2.1Radiowindow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陳中;鄭為民;陳肖;;中國e-VLBI網(wǎng)的建立及應用[J];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年刊;2015年00期
2 邵云龍;;基于稀疏測度PSF估計的天文圖像復原改進算法[J];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學報;2015年04期
3 安濤;;高分辨率成像空間射電天文臺——突破分辨率極限的“空-地”觀測網(wǎng)[J];世界科學;2014年01期
4 張光榮;;智能信息處理技術的發(fā)展與應用[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3年02期
本文編號:271842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tianwen/2718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