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子星中強子—夸克的相變
【圖文】:
圖 1.1 中子星的結構示意圖中子星的結構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部分:外殼層、內殼層、外核內核。外殼層:原子核、電子內殼層:原子核、電子、中子外核:超流中子流體、超導的質子和電子內核:夸克、介子、和少量電子、其核心結構目前還不是很清楚此外,在其殼層外面可能還有一層很薄的大氣層,它的存在將力非零的星體內部過渡到零壓狀態(tài)[8]。
圖 2.1 給出了由核物質構成的中子星的質量—半徑關系。從圖 2.1 可以看出,所得到的質量—半徑關系與由相對論平均場理論[15~16]給出的結果基本相同,所得到的最大中子星質量為 2.36 M,這一結果遠大于中子星的正則質量 1.4 M⊙。因此,要想得到與觀測相符合的結果,必須在中子星內部引入新的物質形態(tài),如存在夸克物質等。
【學位授予單位】:吉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9
【分類號】:P145.6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丁文波;楊文華;;超子對中子星的影響[J];青島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2期
2 吳青;;宇宙之“八最”[J];大自然探索;2011年07期
3 陳金林;;論引力和電磁力的統(tǒng)一[J];科學之友;2011年16期
4 顏士州;;哪些恒星有超強磁場[J];科學之友(上旬);2011年09期
5 王志成;;宇宙演化的奇思妙想[J];科學之友(上旬);2011年09期
6 顏士州;;星星會不會發(fā)射無線電波[J];科學之友(上旬);2011年05期
7 ;最數(shù)字[J];飛碟探索;2011年05期
8 ;揭秘! 世界十大最神奇的“極端”物質[J];高中生學習(高一版);2011年06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文德華;陳偉;劉良鋼;;兩種計算旋轉中子星的性質方法的比較[A];第十二屆全國核物理大會暨第七屆會員代表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4年
2 李俊;沈剛;G.Hillhouse;孟杰;;中子皮厚度與中子星半徑[A];第十二屆全國核物理大會暨第七屆會員代表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4年
3 張豐收;李文飛;;中子星靜態(tài)性質的理論研究[A];第十二屆全國核物理大會暨第七屆會員代表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4年
4 柳繼鋒;彭金松;伍培云;張禹順;;高能π—核散射中夸克效應的研究[A];第十五次全國原子、原子核物理研討會暨全國近代物理研究會第八屆年會論文集[C];2004年
5 胡萍;;草莓夸克的研制[A];生命科學與微生物專輯[C];2004年
6 岳鵬;申虹;;強磁場環(huán)境下的中子星物質的性質[A];第十一屆全國中高能核物理大會暨第六屆全國中高能核物理專題研討會會議手冊[C];2006年
7 鄭小平;;Cas A溫度迅速下降與中子星冷卻機制[A];中國天文學會2011年學術年會手冊[C];2011年
8 李惕碚;;黑洞與中子星雙星的區(qū)別[A];黑洞物理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9 申虹;;夸克層次上的核多體方法及其應用[A];第十一屆全國中高能核物理大會暨第六屆全國中高能核物理專題研討會會議手冊[C];2006年
10 喻梅凌;劉連壽;;夸克膠子噴注判定的蒙特卡洛研究[A];湖北省物理學會、武漢物理學會成立70周年慶典暨2002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清源;“爆”不破的夸克星[N];大眾科技報;2001年
2 張夢然;罕見高光度恒星的爆發(fā)可能催生夸克星[N];科技日報;2008年
3 陳超;4個夸克組成的新粒子被發(fā)現(xiàn)[N];科技日報;2003年
4 記者 吳長鋒 常麗君;中外科學家烹制宇宙大爆炸“夸克湯”[N];科技日報;2011年
5 通訊員 楊保國 記者 許琦敏;2萬億℃下,“夸克湯”出鍋[N];文匯報;2011年
6 記者 桂運安;科大學子研究“夸克湯”獲突破[N];安徽日報;2011年
7 劉霞;科學家“稱”出了三個最輕夸克的質量[N];科技日報;2010年
8 記者 王振華;布什自夸克里懷舊,打的都是經濟牌[N];新華每日電訊;2004年
9 ;夸克世界的一個精彩發(fā)現(xiàn)[N];學習時報;2004年
10 記者 毛磊 張小軍 顏亮;掌控夸克,有望找到比核能還厲害的能量[N];新華每日電訊;200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許妍;中子星冷卻性質的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2 喻孜;有限溫下的中子星物質[D];吉林大學;2009年
3 特木爾巴根;混合星內強子—夸克相變的研究[D];吉林大學;2005年
4 趙先鋒;σ~*和Ф介子對中子星物質的影響[D];四川大學;2007年
5 潘娜娜;高密核物質動力學與中子星理論的觀測限制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6 周姍姍;核子結構與輕子—強子深度非彈性散射過程中超子的極化[D];山東大學;2009年
7 萬仁卓;LHC/ALICE 7 TeV質子—質子碰撞中的中性介子譜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8 米愛軍;中子星的狀態(tài)方程和性質以及非對稱核物質中的核子超流性[D];蘭州大學;2008年
9 李昂;非對稱核物質狀態(tài)方程和中子星物質中的K凝聚[D];蘭州大學;2007年
10 俞云偉;Swift時代伽瑪射線暴及其余輝的多波段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軍勝;中子星中強子—夸克的相變[D];吉林大學;2009年
2 李寶江;中子星物質的物態(tài)方程研究[D];暨南大學;2010年
3 韋明;強磁場下的中子星物質性質的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4 李思農;中子星物質性質的研究[D];暨南大學;2011年
5 朱康;技術工具在夸克理論建構中的作用[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1年
6 吳倩;Δ共振態(tài)存在于中子星內部可能性的探討[D];渤海大學;2012年
7 陳磊磊;中子星的結構與冷卻[D];華中師范大學;2012年
8 付宏洋;考慮非牛頓引力的快速轉動混合星性質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2年
9 楊瀾;入射夸克的能量損失[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10 朱明楓;中子星整體粘滯性的研究[D];吉林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264853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tianwen/2648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