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先秦歷法中的建正問題
[Abstract]:To study the literature of the pre-Qin Dynasty, we will inevitably encounter the problem of the calendar. In order to grasp the time coordinates of these calendars accurately, we need to have a certain understanding of the pre-Qin calenda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alendar in the pre-Qin Dynasty is also a key link.
【作者單位】: 天津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分類號】:K22;P19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鄭慧生;“殷正建未”說[J];史學月刊;1984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倪德衛(wèi);;“今本”《竹書紀年》與中國上古年代研究——《〈竹書紀年〉解謎》概觀[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4期
2 常金倉;眉縣青銅器和西周年代學研究的思路調整[J];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5期
3 張道升;;“春”字的釋疑及啟示[J];成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2期
4 王娟;;甲骨文“之”字辨析[J];太原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2期
5 麥里筱;漢語顏色類詞的產生[J];古漢語研究;2003年04期
6 陳振中;夏商周時代的農時與農歷[J];古今農業(yè);1996年04期
7 王紅亮;;《左傳》之“荊尸”再辨證[J];古代文明;2010年04期
8 董蓮池;劉坤;;殷墟卜辭所見商人擇日之俗考[J];中國文字研究;2009年00期
9 張聞玉;辛亥革命后的黃帝紀元[J];貴州社會科學;2002年01期
10 吳芳;;先秦時間詞匯字符化的認知考察[J];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衛(wèi)崇文;先秦時期應對災異方式中的非理性因素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2 李立新;甲骨文中所見祭名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3年
3 蔣玉斌;殷墟子卜辭的整理與研究[D];吉林大學;2006年
4 徐明波;殷墟黃組卜辭斷代研究[D];四川大學;2007年
5 周忠兵;卡內基博物館所藏甲骨的整理與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6 孔慶典;十世紀前中國紀歷文化源流[D];上海交通大學;2009年
7 郭旭東;卜辭與殷禮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張蝶;關于中國古代天文文獻的基礎研究[D];遼寧大學;2011年
2 曲春雪;武丁時期甲骨文雙音詞研究[D];河北大學;2011年
3 金富賢;殷墟E16坑甲骨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0年
4 蔣玉斌;(?)組甲骨文獻的整理與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3年
5 周忠兵;《小屯南地甲骨·釋文》校訂[D];東北師范大學;2004年
6 郭曉紅;甲骨文同位短語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5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顯傳;一行和尚對于中國科技的貢獻[J];教育學報;1992年01期
2 張金銑;南漢歷法初考[J];學術研究;1996年10期
3 楊柳凌,袁指揮;古埃及歷法漫談[J];吉林華橋外國語學院學報;2004年01期
4 羅隆誠;馮新靈;;淺談歷法在地理教學中的作用[J];內江科技;2006年01期
5 戴翔;;日歷上的爭霸戰(zhàn)[J];大科技(百科探索);2008年03期
6 黎遠方;《周易》與天文歷法[J];桂林市教育學院學報;1995年01期
7 ;1996年趣味歷法天象[J];寧夏教育;1996年Z2期
8 李海斌,王建彥;堯歷──中國歷法的光輝起點[J];晉東南師范?茖W校學報;1999年03期
9 姚傳森;中國古代少數民族主政時期的天文學[J];廣西民族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年01期
10 蔣南華;彝族歷法與向天墳[J];文史天地;2002年1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李勇;;武王伐紂年質疑——研究中國歷史年代的材料及天文學途徑[A];第七屆北京青年科技論文評選獲獎論文集[C];2003年
2 凌德祥;;“十日并出”與扶桑測日歷法[A];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五屆學術年會文集(2007年度)(哲學·歷史·人文學科卷)[C];2007年
3 申秀云;;試論歷法與中醫(yī)運氣學的形成[A];中華中醫(yī)藥學會中醫(yī)運氣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4 黨化民;;漫話中國年[A];《今古中國年》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5 姜秀玉;;略論唐代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及其在朝鮮、日本的傳播[A];朝鮮·韓國歷史研究(第十一輯)——中國朝鮮史研究會會刊[C];2009年
6 左玉河;;對峙與調適:民初歷法上的“二元社會”[A];華北鄉(xiāng)村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1年
7 ;天文學史[A];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論文論著目錄(2001-2002)[C];2002年
8 潘道益;;水族七元歷制初探[A];貴州省水家學會第三屆、第四屆學術討論會論文匯編[C];1999年
9 吉少甫;曉蓉;;明末“七千部西書”東來尋蹤[A];中國編輯研究(2008)[C];2009年
10 蕭仕平;;連橫的正統(tǒng)意識——兼論《臺灣通史》無“臺獨”理念[A];閩臺文化研究[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吳增祥;觀天象 望云氣 制歷法[N];中國氣象報;2003年
2 錢峰;荒謬的2012末日說[N];中國經濟導報;2010年
3 記者 張璐 談潔 實習生 肖駿亮;民間高人來寧演示龜甲歷法,受多家權威機構認可[N];南京日報;2010年
4 曉文;廣東將建正版音像配送走廊[N];中國文化報;2004年
5 余仁;今年農歷歷法中的四個問題[N];科技日報;2002年
6 劉泱;樹黨員意識 建正氣機關 讓人民滿意[N];涼山日報(漢);2005年
7 余仁杰;今年蛇年一年兩頭春[N];科技日報;2001年
8 ;埃塞俄比亞獨特的文字與歷法[N];人民日報;2003年
9 常偉;手腕上的“月份牌”[N];財經時報;2006年
10 徐華;讓苗圃成為農戶的“銀行”[N];農民日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馬莉萍;中國古代交食的宿度記錄及其算法[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國家授時中心);2007年
2 韋兵;星占歷法與宋代政治文化[D];四川大學;2006年
3 袁敏;古代中印數理天文學比較研究[D];西北大學;2001年
4 徐鐵駿;經濟全球化中的產業(yè)結構調整與產業(yè)政策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2年
5 金尚會;中國彝族文化的民族學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5年
6 唐泉;希臘、印度與中國傳統(tǒng)視差理論研究[D];西北大學;2006年
7 呂衍航;古代建筑與天文考古[D];天津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高玉平;2003年眉縣楊家村出土窖藏青銅器銘文考述[D];安徽大學;2007年
2 劉麗芳;古代中印晷影測算方法之比較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08年
3 滕艷輝;宋代歷法定朔算法及精度分析[D];西北大學;2009年
4 張祺;清代學者對西方天文歷法的闡釋與發(fā)揮[D];內蒙古師范大學;2006年
5 蔡婷;RBAC模型中的時態(tài)研究及應用[D];武漢科技大學;2009年
6 劉捷;《春秋左傳注》中歷日干支之驗算[D];曲阜師范大學;2011年
7 劉麗紅;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中小企業(yè)技術進步機制問題研究[D];鄭州大學;2000年
8 賴玉芹;論康熙帝的科技管理思想及舉措[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9 羅會斌;中醫(yī)運氣學說與漢代象數易學[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02年
10 馬春華;利瑪竇傳教策略及其效應[D];華中師范大學;2002年
,本文編號:240100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tianwen/2401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