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波甚長基線干涉測量的發(fā)展與展望
本文選題:天體物理學 切入點:毫米波VLBI 出處:《科技導報》2011年07期
【摘要】:甚長基線干涉測量(VLBI)的出現(xiàn)為天文學研究提供了很高的角分辨率(空間分辨率),為人們認識和理解活動星系核(AGN)現(xiàn)象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毫米波VLBI以其獨有的優(yōu)勢正在成為天體物理學研究中最有效的研究工具之一。本文簡要回顧了射電干涉測量的發(fā)展歷程,重點介紹了毫米波VLBI的發(fā)展歷史與現(xiàn)狀,及其在活動星系核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展望了未來幾年隨著大口徑毫米波段望遠鏡以及望遠鏡陣列的加入,毫米波VLBI的發(fā)展和應(yīng)用前景。
[Abstract]:The appearance of very long baseline interferometry (VLBI) provides a high angular resolution (spatial resolution) for astronomical research, and plays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understanding and understanding AGNs of active galactic nuclei (AGNs). Millimeter-wave VLBI (MMW VLBI) is unique to the study of astronomy. Advantage is becoming one of the most effective research tools in astrophysics. In this paper, the development of radio interferometry is briefly reviewed.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and present situation of millimeter wave (VLBI) and its important role in the study of active galactic nuclei (AGNs) are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The future years are prospected with the addition of large aperture millimeter band telescopes and telescope arrays.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prospect of millimeter wave VLBI.
【作者單位】: 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中國科學院星系宇宙學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馬克思·普朗克射電天文研究所;
【基金】: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10625314)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0633010) 國家重點基礎(chǔ)研究發(fā)展計劃(973計劃)項目(2007CB815405)
【分類號】:P164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專家發(fā)現(xiàn)星云“約會”風波 行星系形成有新說[J];科技傳播;2011年17期
2 王瑞良;;天上星星知多少[J];科學之友(上旬);2011年08期
3 程世玉;;重力來自暗能量[J];大科技(科學之謎);2011年09期
4 園文;;劇烈活動的超大質(zhì)量黑洞(上)[J];科學大觀園;2011年12期
5 王志成;;宇宙演化的奇思妙想[J];科學之友(上旬);2011年09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2條
1 孫志宇;;~8B的庫侖離解及天體物理學S_(17)因子的測量[A];Radioactive Nuclear Beam Physics--Proceedings of CCAST (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2001年
2 何香濤;陳陽;李丹丹;趙永恒;張彥霞;;多波段巡天和LAMOST觀測目標[A];第六屆海峽兩岸天文推廣教育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張夢然;罕見“暴力驅(qū)逐”黑洞事件催生“超緊星系”[N];科技日報;2009年
2 記者 劉霞;神秘暗能量也可抑制星系增長[N];科技日報;2008年
3 記者 毛黎;科學家解開恒星噴流成結(jié)狀之謎[N];科技日報;2009年
4 本報記者 陳永杰;李競:播撒科學種子[N];北京科技報;2009年
5 何屹;告訴你一個更加真實的太陽[N];科技日報;2010年
6 周道其;已知的最遠黑洞比太陽大30億倍[N];北京科技報;2003年
7 記者 毛黎;美開發(fā)出尋找行星存在海洋的方法[N];科技日報;2009年
8 本報記者 陳丹;科學殿堂不該有功利的舞步[N];科技日報;2010年
9 記者董映璧;俄質(zhì)子-K火箭發(fā)射成功[N];科技日報;2002年
10 小煜;飛向5萬年后[N];北京科技報;2000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梁波;不同星族恒星的年齡—金屬豐度關(guān)系[D];河北師范大學;2008年
2 黃秀菊;引力場中的質(zhì)量虧損效應(yīng)[D];湖南師范大學;2003年
3 劉洲;星際彌散帶之間的相關(guān)性分析[D];湘潭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68039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tianwen/1680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