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huán)火衛(wèi)星運動的坐標系附加攝動及相應坐標系的選擇
本文關鍵詞: 天體力學 參考系 方法 分析 方法 數(shù)值 出處:《天文學報》2010年04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與處理地球衛(wèi)星相關問題類似,在研究和處理環(huán)火衛(wèi)星(尤其是低軌衛(wèi)星)的軌道問題時,宜采用火心歷元平赤道坐標系,即火心天球坐標系,其xy坐標面和x軸方向就是相應的平赤道面和平春分點方向.與地球的歲差章動現(xiàn)象類似,在該坐標系中,火星赤道面在空間的擺動同樣會引起坐標系附加攝動.采用類似對地球歲差章動的處理方法,在一定精度前提下,基于IAU2000火星定向模型,處理了火星赤道面擺動中的歲差效應,并在此基礎上,研究歲差對環(huán)火衛(wèi)星軌道的影響,給出了相應的火星非球形引力位的變化及其導致的衛(wèi)星軌道的坐標系附加攝動解,其表達形式簡單,引用方便.與高精度數(shù)值解的比對表明,該分析解能夠滿足通常的精度要求.因此,在處理環(huán)火衛(wèi)星(即使是低軌衛(wèi)星)軌道及其相關問題時,可以采用統(tǒng)一坐標系:火心天球坐標系.而不必像當初處理地球衛(wèi)星那樣,為了避免計算坐標系附加攝動而引進一種混合型赤道坐標系,即采用瞬時真赤道面和歷元平春分點方向作為其xy坐標面和x軸方向.在統(tǒng)一坐標系的選擇下,實際工作中就不會存在坐標系轉換的麻煩.
[Abstract]:Similar to dealing with the problems related to Earth satellites, it is advisable to adopt the equatorial coordinate system of the fire center ephemeris, that is, the celestial coordinate system of the fire center, when studying and dealing with the orbit problems of the ring fire satellites (especially the Leo satellites). The XY coordinate plane and the x axis direction are the corresponding equatorial plane and the Spring Equinox direction. Similar to the precession nutation of the earth, in this coordinate system, The equatorial swinging of Mars in space will also cause additional perturbation in coordinate system. The precession effect in the equatorial surface of Mars is dealt with on the basis of IAU2000 Mars directional model under the premise of certain precision by using a similar method to deal with the precession of the earth precession. On this basis, the influence of precession on the orbit of the ring fire satellite is studi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variation of the non-spherical gravitational potential of Mars and the additional perturbation solution of the coordinate system resulting from the orbit of the satellite are given. The expression form is simple. The comparison with the high-precision numerical solution shows that the analytical solution can meet the general accuracy requirements. Therefore, in dealing with the orbit of a ring fire satellite (even a Leo satellite) and its related problems, Instead of introducing a hybrid equatorial coordinate system in order to avoid additional perturbation in the computational coordinate system, we can use a unified coordinate system: the fire center celestial coordinate system. That is to say, the XY coordinate plane and x-axis direction of the instantaneous true equatorial plane and the the Spring Equinox point direction of the epoch are adopted. Under the choice of the unified coordinate system, there will not be any trouble of coordinate system transformation in practice.
【作者單位】: 南京大學天文系;南京大學空間環(huán)境與航天動力學研究所;宇航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0673006) 宇航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課題資助
【分類號】:P134.3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瞿鋒,王譚強,陳現(xiàn)軍,劉乃苓,程伯輝;GPS35衛(wèi)星的SLR軌道與IGS軌道的聯(lián)合比較[J];測繪通報;2002年02期
2 洪炳熔,劉艷芳,胡芳;基于延拓法的衛(wèi)星初軌算法——應用于單個觀測物體確定低軌衛(wèi)星初始軌道[J];導彈與航天運載技術;1999年05期
3 杜瑞林,王琪,趙齊樂,喬學軍,郭利民;地震電磁衛(wèi)星精密定軌方法研究[J];大地測量與地球動力學;2005年02期
4 馮初剛;用LAGEOS-1的激光測距資料測定地球引力常數(shù)GM[J];地球物理學報;1997年04期
5 王西京,陳士櫓,郝和年,張軻;利用姿態(tài)測量數(shù)據(jù)確定衛(wèi)星初始軌道[J];飛行力學;1999年04期
6 劉林,王家松;月球衛(wèi)星運動的分析解[J];飛行器測控學報;1995年04期
7 劉林,劉迎春,張強;太陽同步衛(wèi)星和地球同步衛(wèi)星運動中的幾個問題[J];飛行器測控學報;1996年03期
8 李志剛;有限記憶濾波在人造衛(wèi)星定軌中的應用[J];飛行器測控學報;1997年03期
9 劉林,劉迎春;地球同步衛(wèi)星定軌中的兩個問題[J];飛行器測控學報;1998年04期
10 胡小工,黃城,黃天衣;登月軌道的受攝模型及受攝影響的估計[J];飛行器測控學報;2001年0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飛鵬;PRARE及其應用于ERS-2精密定軌的研究[D];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2000年
2 文援蘭;航天器精密軌道抗差估計理論與應用的研究[D];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2001年
3 王石;衛(wèi)星軌道控制與軌道確定算法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2年
4 張玉錕;衛(wèi)星編隊飛行的動力學與控制技術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2年
5 蔣虎;GPS無線電掩星技術反演地球大氣參數(shù)中若干問題的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上海天文臺);2002年
6 劉承志;人衛(wèi)運動方程的數(shù)值解法及激光測距技術在精密定軌中的應用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上海天文臺);2002年
7 韓保民;基于星載GPS的低軌衛(wèi)星幾何法定軌理論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測量與地球物理研究所);2003年
8 張云彬;支持衛(wèi)星遙感數(shù)據(jù)融合的影像定位理論與方法[D];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2004年
9 趙東明;衛(wèi)星跟蹤衛(wèi)星任務的引力譜分析和狀態(tài)估計方法[D];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2004年
10 公岷;分布式SAR系統(tǒng)若干問題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云彬;攝影測量衛(wèi)星基礎規(guī)劃技術分析與仿真[D];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2001年
2 黃勝;CHAMP衛(wèi)星非差幾何法定軌的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測量與地球物理研究所);2004年
3 陳潔;凍結軌道衛(wèi)星軌道設計與控制方法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4年
4 滕遠道;衛(wèi)星數(shù)據(jù)庫管理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xiàn)[D];華中科技大學;2004年
5 孫卿;基于OpenGL的衛(wèi)星運行仿真[D];華中科技大學;2004年
6 張寶恒;重復使用運載器GNC系統(tǒng)虛擬樣機設計[D];西北工業(yè)大學;2005年
7 程義軍;基于IGS精密星歷的GPS衛(wèi)星軌道分析[D];武漢大學;2005年
8 楊小會;基于天文信息的衛(wèi)星自主導航[D];西北工業(yè)大學;2006年
9 馬文臻;深空探測器的軌道設計與優(yōu)化[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空間科學與應用研究中心);2006年
10 李語強;SBG望遠鏡空間碎片觀測精度分析[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臺);2006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張巍,劉林;關于地球衛(wèi)星運動中的坐標系附加攝動問題[J];飛行器測控學報;2003年02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巍,劉林;月球物理天平動對環(huán)月軌道器運動的影響[J];天文學報;2005年02期
2 潘煉德;最新規(guī)范的參考系及有關問題[J];時間頻率學報;2002年02期
3 劉福窯;錢曉明;;兩類辛算法的穩(wěn)定性比較[J];南昌大學學報(理科版);2009年02期
4 ;天體力學研究室[J];天文研究與技術;1983年02期
5 劉承志,崔斗星;天文動力學方程數(shù)值積分中的一種有效變步法[J];天文學報;2002年04期
6 舒斯會,陸本魁;CORIOLIS力和離心力攝動對Robe問題平動點位置和線性穩(wěn)定性的影響[J];天文學報;2005年02期
7 吳會英,吳連大;穩(wěn)健估計在軌道改進中的應用[J];天文學報;2005年02期
8 孫威;王玉詔;黃國慶;;含扁率J_2和J_3項的限制性三體問題平動點及其穩(wěn)定性[J];江西科學;2009年06期
9 王叔和,須同祺;高精度射電——光學參考系的進展[J];天文學進展;1992年03期
10 朱軍芳;伍歆;;穩(wěn)定化方法與后穩(wěn)定化方法的比較[J];天文學報;2006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陳劉成;唐波;;參考系選擇對Kepler廣播星歷參數(shù)擬合精度的影響[A];中國測繪學會2006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2 朱紫;;空間參考系自行系統(tǒng)與地面自行系統(tǒng)[A];新世紀天文發(fā)展方向研討暨中國天文學會第二屆學術大會論文集[C];2002年
3 張波;李金嶺;;基于VLBI資料的ERP高頻變化序列的求解與分析[A];中國地球物理第二十一屆年會論文集[C];2005年
4 郝建宇;焦善慶;;對宇宙間幾個普遍性存在的物理思考——兼論在物理學中如何說明時空[A];數(shù)學·物理·力學·高新技術研究進展——1998(7)卷——中國數(shù)學力學物理學高新技術交叉研究會第7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1998年
5 ;天力、天測、天文技術、時頻分會場報告摘要[A];中國天文學會2008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6 朱紫;;關于銀道坐標系和銀河系常數(shù)重新定義[A];中國天文學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7 ;天力、天測分會場報告日程[A];中國天文學會2011年學術年會手冊[C];2011年
8 倪維斗;;高精度天文測量與天文動力學[A];新世紀天文發(fā)展方向研討暨中國天文學會第二屆學術大會論文集[C];2002年
9 劉當波;陳磊;尤峻漢;;雙光子湮滅吸收的匹配條件及其在伽瑪射線天文中的應用[A];中國天文學會高能分會2004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4年
10 楊大衛(wèi);;引力質量與速度有關嗎?——對等效原理的理解[A];中國天文學會恒星分會2004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3條
1 本報記者 朱廣菁;現(xiàn)代天文學多少前沿熱點問題[N];大眾科技報;2009年
2 本報記者 朱廣菁;開普勒定律:近代天文學基石[N];大眾科技報;2009年
3 陳剛;南大兩院士獲小行星命名[N];大眾科技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孫善忠;N-體中心構型中的若干問題[D];南開大學;2001年
2 唐正宏;圖象復原技術在天體測量學中的應用暨河外射電源的精確光學定位[D];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200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馬高峰;地—月參考系及其轉換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2005年
2 馬大柱;太陽系n體模擬的流形改正方法及其應用[D];南昌大學;2008年
3 王玉詔;后牛頓自旋致密雙星拉格朗日動力學[D];南昌大學;2011年
4 雷輝;單顆導航衛(wèi)星定軌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上海天文臺);2007年
5 韓欣;修正色散關系的研究[D];南昌大學;2008年
6 尚仁雙;多體問題的中心構型[D];重慶大學;2002年
7 孫威;力梯度辛算法的拓廣與應用[D];南昌大學;2011年
8 谷淑艷;平面四體問題的中心構型[D];吉林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51768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tianwen/1517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