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擊坑統(tǒng)計技術在行星表面定年應用中的誤區(qū)
本文關鍵詞:撞擊坑統(tǒng)計技術在行星表面定年應用中的誤區(qū) 出處:《地球科學(中國地質大學學報)》2013年S1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撞擊坑 大小-頻率分布 行星地質 二次撞擊坑 地質年代學
【摘要】:撞擊坑大小-頻率統(tǒng)計技術在其理論基礎與實際應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且尚未引起國內外行星地質學界的廣泛關注.使用該技術分析行星表面的年齡時,應注意:(1)由于晚期大轟擊事件的存在,該技術不能用于估算內太陽系天體表面老于~38億年的地質體的年齡;(2)由于內、外太陽系的撞擊歷史不同,不能直接使用月球上的撞擊坑的產生方程估算外太陽系天體表面地質單元的絕對模式年齡;(3)由于二次撞擊坑的干擾,須謹慎使用小撞擊坑統(tǒng)計估算年齡;(4)分析撞擊坑統(tǒng)計的結果前,首先需分析統(tǒng)計區(qū)的飽和狀態(tài);(5)避免使用太陽入射角小的影像數(shù)據統(tǒng)計撞擊坑,避免選擇地形復雜的區(qū)域作為統(tǒng)計區(qū).另外,建議優(yōu)先使用相對分布法、并結合累積分布法分析撞擊坑統(tǒng)計的結果.
[Abstract]:......
【作者單位】: 中國地質大學地球科學學院行星科學研究所;中國地質大學華中構造力學研究中心;美國亞利桑那州大學月球與行星實驗室;
【基金】:中央高;究蒲袠I(yè)務費專項資金(No.100703)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No.41274181)
【分類號】:P185
【正文快照】: 通過統(tǒng)計天體表面的撞擊坑的密度估算其相對年齡與絕對年齡是行星地質學研究的一個重要技術手段(Arvidson et al.,1979).世界深空探測計劃已經獲取了越來越多的地外天體表面的高分辨率遙感數(shù)據.這些數(shù)據極大的增進了對行星表面地質演化的認識,也促進了撞擊坑統(tǒng)計技術在行星地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楊捷;肖龍;黃俊;侯瑩玲;;基于THEMIS圖像分析的火星Icaria Fossae地區(qū)古老火山地貌特征與形成時間[J];地質科技情報;2010年04期
2 趙健楠;黃俊;肖龍;喬樂;王江;胡斯宇;;撞擊坑統(tǒng)計定年法及對月球虹灣地區(qū)的定年結果[J];地球科學(中國地質大學學報);2013年02期
3 陳圣波;孟治國;崔騰飛;連懿;王景然;張旭晴;;虹灣地區(qū)月球衛(wèi)星遙感地質解析制圖[J];中國科學:物理學 力學 天文學;2010年1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9條
1 奚曉旭;劉少峰;吳志遠;韋蔚;焦中虎;李力;;基于粗糙度的月表虹灣地區(qū)地形地貌解譯[J];國土資源遙感;2012年01期
2 許延波;顏丹平;俞天石;王翔;;雨海地區(qū)晚雨海世—愛拉托遜紀月海玄武巖充填過程研究[J];地質學報;2012年08期
3 俞天石;顏丹平;許延波;;虹灣東緣雁列式月嶺構造帶形貌特征與成因模式研究[J];地學前緣;2012年06期
4 韓坤英;龐健峰;丁孝忠;韓同林;劇遠景;范本賢;丁偉翠;王振洋;;基于ArcGIS的月球虹灣地區(qū)數(shù)字地質圖編制研究[J];地學前緣;2012年06期
5 奚曉旭;劉少峰;韋蔚;李珂;焦中虎;李力;;月表虹灣Hurst指數(shù)分析[J];地學前緣;2012年06期
6 李坤;劉建軍;牟伶俐;秦前清;;利用小型撞擊坑測算月球地質單元撞擊年齡[J];吉林大學學報(地球科學版);2012年S2期
7 周增坡;程維明;周成虎;萬叢;曹玉堯;;基于“嫦娥一號”的月表形貌特征分析與自動提取[J];科學通報;2011年01期
8 黃勇;胡小工;李培佳;曹建峰;蔣棟榮;鄭為民;樊敏;;運動學統(tǒng)計定位方法應用于月球著陸器的精密定位[J];科學通報;2012年Z2期
9 周賢鋒;趙書河;吳昀昭;薛峭;王振超;羅小星;;基于光學遙感數(shù)據虹灣地區(qū)鐵鈦含量反演研究[J];中國科學:物理學 力學 天文學;2013年08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周賢鋒;吳昀昭;;基于M~3數(shù)據虹灣地區(qū)鐵鈦含量研究[A];第十屆全國月球科學與比較行星學隕石學與天體化學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C];201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丁偉翠;數(shù)字高程模型數(shù)據庫管理系統(tǒng)開發(fā)及在地質制圖中的應用[D];中國地質科學院;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奚曉旭;月表LQ-4地區(qū)遙感地質信息提取和分析[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2年
2 崔騰飛;月表礦物二向性反射模型研究[D];吉林大學;2012年
3 孟慶凱;基于嫦娥二號影像的撞擊坑幾何特征量化分級描述與時空分布研究[D];成都理工大學;2013年
4 趙國祥;利用色彩疊加原理研究月球撞擊坑分布特征[D];成都理工大學;2013年
5 尹永會;嫦娥二號CCD影像DEM提取方法及月表地形分析初步研究[D];成都理工大學;2013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7條
1 肖龍;何琦;黃定華;繆秉魁;張振飛;楊瑞琰;張志;;太陽系天體的火山作用及其比較行星學意義[J];地質科技情報;2008年01期
2 肖龍;Greeley Ronald;曾佐勛;黃定華;;比較行星地質學的研究方法、現(xiàn)狀和展望[J];地質科技情報;2008年03期
3 鄭麗,馮金良,張穩(wěn);行星撞擊坑分形及分維數(shù)意義探討[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1998年03期
4 王振占;李蕓;姜景山;李滌徽;;用“嫦娥一號”衛(wèi)星微波探測儀亮溫反演月壤厚度和~3He資源量評估的方法及初步結果分析[J];中國科學(D輯:地球科學);2009年08期
5 岳宗玉;劉建忠;吳淦國;;應用面向對象分類方法對月球撞擊坑進行自動識別[J];科學通報;2008年22期
6 黃俊;肖龍;賀新星;喬樂;趙健楠;李卉;;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Model Ages of Marius Hills on the Moon[J];Journal of Earth Science;2011年05期
7 ;Quantifying TiO_2 Abundance of Lunar Soils:Partial Least Squares and Stepwise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for Determining Causal Effect[J];Journal of Earth Science;2011年05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孟治國;月壤參數(shù)的輻射傳輸模擬與查找反演技術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鐘小族;關注深度撞擊——行星地質學家杰伊·梅洛什訪談錄[J];世界科學;2005年08期
2 R.A.Kerr;王建斌;;金星地質學的進展[J];世界科學;1985年03期
3 肖龍;Greeley Ronald;曾佐勛;黃定華;;比較行星地質學的研究方法、現(xiàn)狀和展望[J];地質科技情報;2008年03期
4 ;壯觀的火星峽谷[J];百科知識;2008年21期
5 Patrick Young;來鳳琪;;空間探索與地球研究[J];世界科學;1984年08期
6 文玲;蘇梅克—列維9號慧星[J];水利水文自動化;1994年04期
7 樂光禹;;地岅科學\向~1深發(fā)展[J];科學通報;1959年03期
8 張慶麟;宇宙地質學——一門新興的邊緣學科[J];自然雜志;1991年02期
9 肖永林;;地外撞擊和沉積[J];巖相古地理;1995年06期
10 ;宇宙信息[J];天文愛好者;2007年05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4條
1 劉霞;月球表面存在水分子或羥基物質[N];科技日報;2009年
2 本報記者 黃永明;深度撞月:失望可能大于希望[N];南方周末;2009年
3 房琳琳;地球人的紅色情結[N];科技日報;2004年
4 史一卓 編譯;火星上可能存在流動液態(tài)水[N];中國氣象報;2011年
,本文編號:135264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tianwen/1352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