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維譜峰聯合搜索的無人機控制抗擾動算法
發(fā)布時間:2021-10-20 11:30
無人機飛行中受到大氣小擾動影響容易導致飛行失穩(wěn),為了提高飛行穩(wěn)定性,提出一種基于多維譜峰聯合加權搜索的無人機控制抗擾動算法。在速度坐標系、體坐標系、彈道坐標系三維坐標系中構建無人機飛行的空間動力學模型,采用分布源建模方法進行無人機飛行的波束指向性特征分析,利用波束域方向的加權系數控制無人機的穩(wěn)態(tài)跟蹤誤差,結合波束主瓣寬度進行飛行小擾動抑制,采用多維譜峰聯合加權搜索方法實現對無人機飛行控制參量的聯合估計,根據參量估計結果進行誤差反饋和擾動抑制,提高飛行穩(wěn)定控制性能。仿真結果表明,采用該方法進行無人機控制的抗擾動性較好,對飛行控制參量的聯合估計準確性較高,輸出穩(wěn)定性較好。
【文章來源】:電子測量技術. 2019,42(09)
【文章頁數】:5 頁
【文章目錄】:
0 引言
1 無人機飛行動力學模型和分布源建模
1.1 無人機飛行動力學模型
1.2 無人機飛行的波束指向性特征分析
2 控制算法優(yōu)化
2.1 波束域加權控制律
2.2 飛行參數誤差反饋和擾動抑制
3 仿真試驗分析
4 結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耦合運動的潛射運載器上浮彈道數值仿真[J]. 梁景奇,黨建軍,羅凱,黃闖,莫慧黠. 水下無人系統(tǒng)學報. 2017(05)
[2]最陡下滑軌跡中無人機的航向校正控制算法[J]. 陸興華,詹世尉,余文權,黃臣煒. 計算機與數字工程. 2016(12)
[3]姿態(tài)融合濾波的無人機抗干擾控制算法[J]. 陸興華. 傳感器與微系統(tǒng). 2016(07)
[4]軟體彎曲驅動器設計與建模[J]. 王華,康榮杰,王興堅,戴建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 2017(05)
[5]高超聲速再入飛行器抗飽和控制系統(tǒng)設計[J]. 杜立夫,蔡高華,黃萬偉,王丹曄. 航天控制. 2016(02)
[6]多變量非方系統(tǒng)集中式PI控制器設計[J]. 欒小麗,王志強,劉飛. 控制與決策. 2016(05)
[7]高頻磁場檢測中采樣保持器的設計及其性能分析[J]. 呂富勇,周瑞卿,阮世陽,趙嘉敏,唐迎川,李鵬生. 電子測量技術. 2015(08)
[8]自動生成轉速參考曲線的電動執(zhí)行器定位方法[J]. 張冀,徐科軍. 電子測量與儀器學報. 2014(11)
[9]一種基于飛秒光頻梳頻域干涉的絕對測距方法[J]. 安慰寧,張福民,吳翰鐘,曲興華. 儀器儀表學報. 2014(11)
本文編號:3446831
【文章來源】:電子測量技術. 2019,42(09)
【文章頁數】:5 頁
【文章目錄】:
0 引言
1 無人機飛行動力學模型和分布源建模
1.1 無人機飛行動力學模型
1.2 無人機飛行的波束指向性特征分析
2 控制算法優(yōu)化
2.1 波束域加權控制律
2.2 飛行參數誤差反饋和擾動抑制
3 仿真試驗分析
4 結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耦合運動的潛射運載器上浮彈道數值仿真[J]. 梁景奇,黨建軍,羅凱,黃闖,莫慧黠. 水下無人系統(tǒng)學報. 2017(05)
[2]最陡下滑軌跡中無人機的航向校正控制算法[J]. 陸興華,詹世尉,余文權,黃臣煒. 計算機與數字工程. 2016(12)
[3]姿態(tài)融合濾波的無人機抗干擾控制算法[J]. 陸興華. 傳感器與微系統(tǒng). 2016(07)
[4]軟體彎曲驅動器設計與建模[J]. 王華,康榮杰,王興堅,戴建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 2017(05)
[5]高超聲速再入飛行器抗飽和控制系統(tǒng)設計[J]. 杜立夫,蔡高華,黃萬偉,王丹曄. 航天控制. 2016(02)
[6]多變量非方系統(tǒng)集中式PI控制器設計[J]. 欒小麗,王志強,劉飛. 控制與決策. 2016(05)
[7]高頻磁場檢測中采樣保持器的設計及其性能分析[J]. 呂富勇,周瑞卿,阮世陽,趙嘉敏,唐迎川,李鵬生. 電子測量技術. 2015(08)
[8]自動生成轉速參考曲線的電動執(zhí)行器定位方法[J]. 張冀,徐科軍. 電子測量與儀器學報. 2014(11)
[9]一種基于飛秒光頻梳頻域干涉的絕對測距方法[J]. 安慰寧,張福民,吳翰鐘,曲興華. 儀器儀表學報. 2014(11)
本文編號:344683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sousuoyinqinglunwen/3446831.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