漸進式行人重識別關鍵技術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北京郵電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TP391.41
【圖文】:
標行人身份、構建其行動軌跡和理解其行為活動己經成為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在逡逑刑事偵查、安全防范(簡稱“安防”)、公共安全管理、行人行為分析等領域有著廣泛逡逑的應用前景,如圖1-1所示。逡逑為了實現以人為中心的安全防范、公共安全管理等領域的信息化、智能化,促逡逑進視頻監(jiān)控由“看得見、看得清”的舊時代向“看得懂”的新時代邁進,學術界和逡逑工業(yè)界的專家學者逐漸將視頻監(jiān)控系統(tǒng)中行人身份識別的相關研究視為計算機視逡逑覺領域的當前研究熱點。近些年,在計算機視覺和多媒體領域的重要國際學術會逡逑議(CVPR、ICCV、ACMMM、ECCV邋等)和頂級國際期刊(IEEE邋Transactions邋on逡逑Pattern邋Analysis邋and邋Machine邋Intelligence,邋IEEE邋Transactions邋on邋Image邋Processing,邋IEEE逡逑Transactions邋on邋Multimedia等)上陸續(xù)出版了一些行人身份識別相關的學術論文。逡逑CVPR2017將行人分析(Analyzing邋Humans)相關成果作為一個Session供專家學者逡逑探討交流。CVPR2018展示了一些行人身份識別相關研究成果,更是吸引了計算機視逡逑1逡逑
行人重識別(Person邋re-identification),是指輸入一個目標行人圖像或視頻片逡逑段,在拍攝區(qū)域不重疊的多攝像頭監(jiān)控網絡中搜索與目標行人身份相同的行人。如逡逑圖1-2所示,在覆蓋區(qū)域無重疊的監(jiān)控視頻中搜索目標行人,獲取他的出現位置和時逡逑間,進而可以構建目標行人的活動軌跡,為理解其行為表現提供依據。通過行人重識逡逑別系統(tǒng),安全管理部門可以準確、便捷地在海量監(jiān)控視頻數據中發(fā)現、定位、追蹤逡逑目標行人,并利用這些信息分析目標行人的行為活動。本文以視頻監(jiān)控為背景,研逡逑究以重識別行人身份為目標的關鍵技術。逡逑針對視頻監(jiān)控網絡,一個完整的行人重識別系統(tǒng)通常由行人檢測、行人跟蹤和逡逑行人重識別三個模塊組成,如圖1-3所示。行人檢測模塊利用計算機視覺技術判斷原逡逑始視頻幀中是否存在行人并對其進行精確定位,使用邊界矩形框提取行人圖片生成逡逑行人圖像庫,它們通常來自于不同攝像頭拍攝的不連續(xù)幀;在單個攝像機拍攝的視逡逑頻中
可以將行人重識別分為基于圖像的行人重識別和基于視頻的行人重識別兩類。逡逑在基于圖像的行人重識別研宄中,數據源為不同攝像機拍攝的行人圖像,識別過程逡逑中僅僅使用了圖像的空間信息描述行人的外觀特征,典型研究成果[18]如圖1-4所示。逡逑基于視頻的行人重識別方法以不同攝像機拍攝的行人視頻片段為數據源,識別過程逡逑中不僅考慮了視頻幀圖像的空間信息,而且還利用了視頻幀之間的時序信息(即行逡逑人的運動信息),典型研究成果[1G]如圖1-5所示。逡逑4逡逑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金X;陳少昌;;步態(tài)識別現狀與發(fā)展[J];計算機科學;2019年S1期
2 王鶴;石玉;;基于步態(tài)識別的人物鑒定系統(tǒng)在犯罪搜查中的應用[J];中國安防;2018年10期
3 陸欣嬈;;步態(tài)識別特征工程算法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yè);2019年10期
4 晨月;鐘鑫;;世界首個基于步態(tài)識別的嫌疑人鑒定系統(tǒng)[J];中國安防;2018年04期
5 何逸煒;張軍平;;步態(tài)識別的深度學習:綜述[J];模式識別與人工智能;2018年05期
6 李玲玲;;人臉識別和步態(tài)識別技術融合的必要性[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8年28期
7 ;中科院“步態(tài)識別”技術 不看臉50m內完成識別[J];智能建筑與智慧城市;2017年10期
8 雷玉堂;;步態(tài)識別技術的工作原理及發(fā)展趨勢[J];中國公共安全;2015年Z2期
9 ;“步態(tài)識別”技術:50米內人群中認出你[J];東西南北;2017年21期
10 張艷靜;;“刷臉”正盛,步態(tài)識別又來了[J];農村青少年科學探究;2018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8條
1 鄧玉春;劉世平;;自動步態(tài)識別方法研究綜述[A];2007通信理論與技術新發(fā)展——第十二屆全國青年通信學術會議論文集(上冊)[C];2007年
2 張聰;明東;萬柏坤;;基于小波描述子和人體骨架模型的多視角融合步態(tài)識別[A];天津市生物醫(yī)學工程學會第29屆學術年會暨首屆生物醫(yī)學工程前沿科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3 朱京紅;方帥;高明;方杰;;基于人工免疫模型的步態(tài)識別方法[A];第十四屆全國圖象圖形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8年
4 葉波;文玉梅;李平;;基于核主元分析和支持向量機的步態(tài)識別算法[A];第十三屆全國圖象圖形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5 王雷;;技術落地,產業(yè)升級[A];2017年中國家用電器技術大會論文集[C];2017年
6 徐揚;陳實;田玉敏;;基于核主成分分析的步態(tài)識別[A];2008'中國信息技術與應用學術論壇論文集(二)[C];2008年
7 何衛(wèi)華;李平;文玉梅;葉波;袁海軍;;運用下肢關節(jié)角度信息進行步態(tài)識別[A];第十三屆全國圖象圖形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8 田媛;隋國榮;;光纖步態(tài)識別技術研究[A];長三角地區(qū)科技論壇激光分論壇暨上海市激光學會2011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馬愛平;步態(tài)識別互聯系統(tǒng)“慧眼”辨識“嫌疑人”[N];科技日報;2019年
2 本報記者 錢力;步態(tài)識別:50米外,秒讀你的“活體密碼”[N];科技日報;2019年
3 ;首個步態(tài)識別互聯系統(tǒng)“水滴慧眼”發(fā)布[N];中國電子報;2019年
4 本報記者 倪浩;步態(tài)識別能否成蒙面暴徒克星[N];環(huán)球時報;2019年
5 本報記者 李大慶;這家獨一份的公司靠辨別走路姿勢占領市場[N];科技日報;2018年
6 本報記者 駱倩雯;“以步識人”二十年磨一劍[N];北京日報;2019年
7 鋅刻度記者 李覲麟;銀河水滴:步態(tài)識別世界領先者[N];電腦報;2018年
8 本報記者 徐晶卉;“它可能每天每秒都在進步”[N];文匯報;2017年
9 時報記者 王森;專業(yè)化環(huán)境助優(yōu)秀企業(yè)崛起[N];濱海時報;2017年
10 中國經濟導報記者 王曉濤;步態(tài)識別:銀河水滴煉成的“火眼金睛”[N];中國經濟導報;201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雙群;漸進式行人重識別關鍵技術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9年
2 陳欣;多步態(tài)識別與合成[D];暨南大學;2018年
3 李偉;基于單角色視頻的人物運動分析[D];山東大學;2018年
4 蘇菡;基于步態(tài)分析的身份識別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6年
5 趙國英;基于視頻的步態(tài)識別[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計算技術研究所);2005年
6 田光見;步態(tài)特征提取與識別技術研究[D];西北工業(yè)大學;2006年
7 柴艷妹;基于步態(tài)特征的身份識別技術研究[D];西北工業(yè)大學;2007年
8 顧磊;基于圖像序列的人體步態(tài)識別方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08年
9 張元元;基于序列統(tǒng)計特性的步態(tài)識別算法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10 徐萬江;基于特征子空間的跨視角步態(tài)識別研究[D];蘇州大學;201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廖日軍;基于人體姿態(tài)特征的步態(tài)識別研究[D];深圳大學;2018年
2 姜佳楠;基于視頻序列的步態(tài)識別方法研究[D];沈陽建筑大學;2017年
3 李影;基于sEMG的步態(tài)運動模式細分及其識別方法[D];杭州電子科技大學;2018年
4 王宏宇;基于骨架模型分類的人體步態(tài)識別[D];東北大學;2015年
5 朱瑩瑩;基于BEMD的多視角步態(tài)識別算法研究[D];哈爾濱理工大學;2018年
6 何書芹;基于手機加速度傳感器的步態(tài)識別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8年
7 成豐江;基于確定學習理論的步態(tài)識別與步態(tài)對稱性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8年
8 康忠潤;基于確定學習理論和Kinect數據流的人體正面步態(tài)識別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8年
9 袁鵬瑞;基于多輪廓特征融合的步態(tài)識別方法研究[D];西安科技大學;2018年
10 劉帥;基于下肢角度和足底壓力分布視觸覺特征融合的步態(tài)識別研究[D];河北工業(yè)大學;2016年
本文編號:279865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sousuoyinqinglunwen/2798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