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內蒙古河道沖淤量主要影響因素的貢獻率
發(fā)布時間:2017-09-30 21:01
本文關鍵詞:黃河內蒙古河道沖淤量主要影響因素的貢獻率
更多相關文章: 十大孔兌 影響因素 貢獻率 河道沖淤 內蒙古河段 黃河
【摘要】:根據大量實測資料,采用多元回歸法和偏相關分析法計算了黃河內蒙古巴彥高勒至頭道拐河段沖淤量主要影響因素的貢獻率。從1952—2014年長時段來看,無論是汛期還是年均,巴彥高勒站徑流量、輸沙量(包括風成沙)和支流十大孔兌來沙量3個影響因素對該河段沖淤量的貢獻率各占三分之一左右。從1952—1986年和1987—2014年兩個時段來看,前一個時段3個影響因素的貢獻率分別為34.6%、45.3%和20.1%;后一個時段3個影響因素的貢獻率分別為24.4%、29.8%和45.8%,1987年之后受干流來水來沙量減少特別是來水量大幅減少的影響,干流水沙量對河道沖淤量的貢獻率減小,而孔兌來沙量對沖淤量的影響進一步凸顯。
【作者單位】: 黃河水利科學研究院;水利部黃河泥沙重點實驗室;河南黃河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關鍵詞】: 十大孔兌 影響因素 貢獻率 河道沖淤 內蒙古河段 黃河
【基金】:“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2012BAB02B03) 中央級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業(yè)務費專項(HKY-JBYW-2014-05,HKY-JBYW-2016-18)
【分類號】:TV147
【正文快照】: 黃河內蒙古河段處于黃河上游的下段,在20世紀80年代之前,該河段河道淤積問題并不十分突出。自劉家峽、龍羊峽等大型水庫修建運行和寧蒙區(qū)段大規(guī)模開墾引水以來,內蒙古河段河道來水量大幅減少[1-3],水流挾沙能力降低,導致河道嚴重淤積[4-6],河道排洪、排凌能力降低[7-9],防洪防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王延貴;劉茜;史紅玲;;長江中下游水沙態(tài)勢變異及主要影響因素[J];泥沙研究;2014年05期
2 耿杰,張玲,吳春華;聊古一井數字化氡影響因素分析[J];地震學刊;2002年04期
3 雒占福;白永平;蔡文春;;1949-2005蘭州城區(qū)段黃河演變特征與影響因素分析[J];干旱區(qū)地理;2009年03期
4 ;[J];;年期
,本文編號:95036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shuiwenshuili/950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