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埋隧洞外深井群降水試驗及方案研究
本文關鍵詞:深埋隧洞外深井群降水試驗及方案研究
【摘要】:針對小浪底南岸灌區(qū)自流總干(引黃入洛)工程隧洞新近系圍巖中地下水處理問題,引入了洞外深井群超前降水技術,并采用多孔穩(wěn)定流抽水試驗方法進行現(xiàn)場抽水試驗,計算滲透系數(shù)和影響半徑。建立FLAC3D流—固耦合模型進行三維滲流數(shù)值分析,確定深井群降水方案。抽水試驗表明:測井C_2、C_3、C_4同時抽水,觀測井G_1水位降深在開始抽水后5.5 h達到最大,水位降深達13.09 m,觀測井G_1底部高程低于平洞底板高程約10 m,說明降水效果明顯。通過三維滲流數(shù)值計算,對各深井群降水方案對比分析,確定洞外深井群布井方案:沿平洞軸線兩側約5 m、交錯間隔50~75 m布設降水井,井深110~120 m,井深進入平洞底板深度不小于50 m。
【作者單位】: 洛陽市引黃工程建設管理局;洛陽水利工程局有限公司;
【關鍵詞】: 深埋隧洞 深井群 抽水試驗 降水方案
【基金】:2015年度河南省基礎與前沿技術研究項目(152300410216)
【分類號】:TV554;TV551.4
【正文快照】: 小浪底南岸灌區(qū)自流總干(引黃人洛)工程隧洞新近系圍巖中地下水豐富,主要為承壓水和基巖裂隙水,承壓水含水層為新近系砂巖及礫巖,隔水層為黏土巖,水位及水量受大氣降水量及地形控制,前期施工過程中必須全天24 h不間斷抽水,一旦停抽,水位很快上升淹沒工作面,導致無法施工,因此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朱明禮;朱珍德;唐胡丹;陳衛(wèi)忠;馮夏庭;;深埋隧洞圍巖雙向流變特性試驗[J];煤炭學報;2010年02期
2 胡力繩;王建秀;盧耀如;;考慮地下水、注漿及襯砌影響的深埋隧洞彈塑性解[J];巖土力學;2012年03期
3 溫森;趙延喜;;深埋隧洞層狀圍巖變形分析[J];金屬礦山;2009年04期
4 汪洋;曾雄輝;尹健民;肖國強;;考慮卸荷效應的深埋隧洞圍巖分區(qū)破壞數(shù)值模擬[J];巖土力學;2012年04期
5 張凌;張燎軍;;深埋隧洞工程的支護方式對圍巖穩(wěn)定性的影響研究[J];水電能源科學;2008年02期
6 張繼勛;盛亮;任旭華;于牧萍;;深埋隧洞滲流與應力耦合分析[J];三峽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年04期
7 熊良宵;楊林德;;深埋隧洞開挖造成的應力變化過程[J];中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年01期
8 陳文亮;章青;劉仲秋;;深埋隧洞開挖巖爆數(shù)值模擬與預測[J];長江科學院院報;2012年05期
9 趙延喜;徐衛(wèi)亞;;基于模糊概率的深埋隧洞巖爆風險分析[J];長江科學院院報;2008年06期
10 明華軍;馮夏庭;陳炳瑞;張傳慶;;基于矩張量的深埋隧洞巖爆機制分析[J];巖土力學;2013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余波;;淺議深埋隧洞巖溶發(fā)育特征與預報[A];新世紀巖石力學與工程的開拓和發(fā)展——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第六次學術大會論文集[C];2000年
2 蘇利軍;翁建良;盧文波;;千米深埋隧洞高地應力穩(wěn)定分析及其工程應用[A];第二屆中國水利水電巖土力學與工程學術討論會論文集(一)[C];2008年
3 單治鋼;;錦屏二級水電站深埋隧洞綜合地質超前預報[A];全國地下工程超前地質預報與災害治理學術及技術研討會論文集(Ⅲ)[C];2009年
4 豐光亮;馮夏庭;陳炳瑞;趙周能;劉國鋒;;基于微震監(jiān)測的深埋隧洞TBM掘進巖爆風險分析與預測[A];第十二次全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術大會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2年
5 嚴鵬;李濤;盧文波;陳明;周創(chuàng)兵;;深埋隧洞爆破開挖荷載誘發(fā)圍巖損傷特性[A];《巖土力學》vol.34 增刊1 2013[C];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王美芹;深埋隧洞外水壓力分析與研究[D];河海大學;2004年
2 朱艷麗;南水北調西線工程深埋隧洞軟巖變形的初步研究[D];河海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74225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shuiwenshuili/742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