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頭鐙口揚水灌區(qū)總干渠泥沙輸移特研究
本文關鍵詞:包頭鐙口揚水灌區(qū)總干渠泥沙輸移特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多年來,引黃灌區(qū)渠道淤積問題是影響灌區(qū)發(fā)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以包頭鐙口揚水灌區(qū)總干渠為研究對象,分析了2015年總干渠道襯砌后的各斷面的含沙量、水流挾沙能力、時空變化及總的輸沙率,并結合總干渠的流量、流速等相關資料,根據(jù)泥沙運動的有關理論,對總干渠的泥沙運動特性進行理論分析。研究的主要內(nèi)容包括總干渠的挾沙力的時空變化規(guī)律、泥沙輸移特性、泥沙沉降、起動、含沙量的垂線分布進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結果表明:(1)通過對總干渠含沙量的時空變化分析得出:沿程變化為春灌期的含沙量從出水口到總干渠末端是沿程下降的,其它三個灌水期基本變化不大,表明在這三個灌水期達到了沖淤平衡;時間變化為春灌期的含沙量大于其它三個灌水期。(2)通過研究總干渠泥沙顆粒級配及泥沙顆粒沉降和起動速度發(fā)現(xiàn),影響泥沙沉降與起動的因素較多,主要因素是懸沙中值粒徑的大小及其它水力特性條件有關。(3)應用不平衡含沙量垂線分布理論研究發(fā)現(xiàn),總干渠各灌水期的含沙量是沿垂線分布的;總干渠前三個灌水期的垂線分布呈現(xiàn)Ⅱ型分布,秋灌垂線分布呈顯Ⅰ型分布。(4)總干渠的挾沙力秋灌期最大、夏灌次之、春灌最小;推導的挾沙力比值公式適合灌區(qū)管理部門能及時的根據(jù)來水含沙量及其確定總干渠不沖不淤的挾沙力下的流量。
【關鍵詞】:挾沙力特性 泥沙沉降、起動 挾沙力比值 含沙量垂線分布
【學位授予單位】:內(nèi)蒙古農(nóng)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TV146
【目錄】:
- 摘要3-4
- ABSTRACT4-10
- 1 緒論10-16
- 1.1 研究背景與意義10-11
- 1.2 國內(nèi)外研究進展11-14
- 1.2.1 水流挾沙力研究11-12
- 1.2.2 泥沙沉速、起動速度研究12-13
- 1.2.3 含沙量垂線分布研究13
- 1.2.4 引黃灌區(qū)泥沙輸移特性研究13-14
- 1.3 研究分析內(nèi)容、技術路線14-16
- 1.3.1 研究主要內(nèi)容14-15
- 1.3.2 研究技術路線15-16
- 2 研究區(qū)概況及實驗方案16-22
- 2.1 灌區(qū)地理位置及泵站概況16
- 2.2 氣象、水文16-17
- 2.2.1 灌區(qū)氣候特征16
- 2.2.2 灌區(qū)水文16-17
- 2.2.3 地形地貌17
- 2.2.4 水文地質條件17
- 2.3 實驗方法17-22
- 2.3.1 整體實驗思路17
- 2.3.2 采樣位置及時間17-19
- 2.3.3 采樣點布設19
- 2.3.4 總干渠道形態(tài)的測量19-20
- 2.3.5 室內(nèi)檢測內(nèi)容及分析20-22
- 3 二維明渠挾沙水流運動相關理論基礎22-30
- 3.1 二維明渠挾沙水流運動基本特征簡述22
- 3.2 總干渠泥沙挾沙力變化特性22-25
- 3.3 影響總干渠挾沙力的因素分析25-30
- 3.3.1 2015年總干渠道含沙量、挾沙力分時空析26-27
- 3.3.2 影響總干渠道挾沙力其它因素27-30
- 4 總干渠渠道不同粒徑顆粒的泥沙運動特性30-42
- 4.1 計算泥沙沉降速度的規(guī)范標準30-31
- 4.2 2015年總干渠道不同粒徑泥沙運動特性分析31-37
- 4.2.1 2015年總干渠渠道懸沙粒徑變化規(guī)律分析31-32
- 4.2.2 2015年總干渠渠道床沙粒徑變化規(guī)律分析32-37
- 4.3 泥沙懸移和沉降特性相關理論37-42
- 4.3.1 不同粒徑顆粒起動流速37-38
- 4.3.2 懸移質泥沙沉速38-39
- 4.3.3 2015年總干渠泥沙沉降和起動特性分析39-42
- 5 總干渠道不平衡輸沙含沙量垂線分布研究42-52
- 5.1 含沙量垂線分布相關理論及發(fā)展概況42-43
- 5.2 平衡輸沙含沙量垂線分布規(guī)律研究現(xiàn)狀43-44
- 5.3 不平衡輸沙含沙量垂線分布研究現(xiàn)狀44-46
- 5.4 總干渠懸移質含沙量垂線分布特征46-52
- 5.4.1 總干渠懸移質含沙量垂線數(shù)據(jù)分析結果46-52
- 6 不平衡輸沙研究新思路-模型類比條件下的相對平衡輸沙研究52-66
- 6.1 不平衡輸沙的相對平衡輸沙理論52
- 6.2 相似理論的發(fā)展及應用52-53
- 6.3 河工模型相似理論及河流泥沙數(shù)值模擬53-55
- 6.4 水流挾沙能力公式的選用與推導55-58
- 6.5 不同水力條件下的總干渠道水流挾沙能力變化規(guī)律58-66
- 6.5.1 在其它水力條件不變的情況系,調整總干渠道縱比降58-60
- 6.5.2 在其它水力條件不變的情況下,調整總干渠流量(流速)60-62
- 6.5.3 在設計粒徑、設計比降的條件下調整流量62
- 6.5.4 在同流量、設計比降(1/7000)的條件下調整粒徑62-66
- 7 結論與展望66-67
- 7.1 結論66
- 7.2 展望66-67
- 致謝67-68
- 參考文獻68-72
- 作者簡介72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郭陳應子;;四湖總干渠水污染調查報告[J];發(fā)明與創(chuàng)新(中學時代);2010年10期
2 王守基;;兩個計算最小允許流速公式在鐙口總干渠中的應用與討論[J];內(nèi)蒙古水利科技;1981年01期
3 王巧玲;;淺析昌馬總干渠泥沙帶來的負面影響與處理方案[J];甘肅農(nóng)業(yè);2009年10期
4 楊旭;;談瑪納斯河引水總干渠工程[J];中國西部科技;2010年16期
5 武彩云;高蘭仲;徐建濤;趙偉;;內(nèi)蒙古鐙口揚水灌區(qū)管理局總干渠泥沙淤積研究[J];內(nèi)蒙古水利;2013年04期
6 孟凡超;王明學;彭亮;;引水總干渠局部段渠道變形分析[J];科技資訊;2007年31期
7 陳立剛;;淺談北疆供水工程總干渠運行管理體系[J];今日科苑;2009年15期
8 阿迪力江·吾拉木;提拉克孜·艾海提;;喀群樞紐東岸總干渠沉淤積問題的分析[J];中國新技術新產(chǎn)品;2009年08期
9 孫軍梅;孫霞;魏濤;;某水利工程總干渠水位降落速度控制計算[J];中國水運(下半月);2011年08期
10 吳昌瑜,張偉;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總干渠滲流與蒸發(fā)損失研究[J];長江科學院院報;2002年S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和慶中;王艷春;劉雷周;;石津總干渠水污染與治理[A];中國水利學會2003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3年
2 邵建興;;四明湖總干渠環(huán)山溪流治理[A];地方水利技術的應用與實踐(第3輯)[C];2005年
3 肖義明;王旭華;;引大入秦工程總干渠上段溝谷碎石土地基特征及評價[A];甘肅巖石力學與工程進展——第四次全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術大會[C];1996年
4 周重民;;引大入秦工程總干渠26號隧洞圍巖穩(wěn)定分析[A];甘肅巖石力學與工程進展——第四次全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術大會[C];1996年
5 肖萬格;吳澤宇;;中線一期工程總干渠總體布置原則及特點[A];中國南方十三省(市、區(qū))水電學會聯(lián)絡會暨學術交流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6 劉玉萃;郭宗民;連煜;郜國玉;宋賢明;于慎;;南水北調總干渠——河南地域景觀生態(tài)格局及生態(tài)需水估算[A];生態(tài)學與全面·協(xié)調·可持續(xù)發(fā)展——中國生態(tài)學會第七屆全國會員代表大會論文摘要薈萃[C];2004年
7 王長德;劉祖德;何英明;;南水北調中線總干渠的幾個關鍵技術問題[A];湖北省水利學會2003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3年
8 邵美嬌;;淺析汀溪水庫總干渠軟弱地基處理[A];福建省第十屆水利水電青年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6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原二軍;四湖總干渠治污刻不容緩[N];中國環(huán)境報;2007年
2 記者 周文廷;總干渠管理局多措并舉強化安全管理[N];巴彥淖爾日報(漢);2008年
3 通訊員 張超超;東雷抽黃進行總干渠清淤[N];渭南日報;2010年
4 記者 周文廷 通訊員 高儒;總干渠管理局:力爭快發(fā)展[N];巴彥淖爾日報(漢);2010年
5 記者 羅連軍 實習記者 馬秀花;引大濟湟調水總干渠力爭明年底全線貫通[N];青海日報;2013年
6 記者 羅連軍 實習記者 馬秀花;引大濟湟調水總干渠工程趕工措施方案出籠[N];青海日報;2013年
7 記者 羅全;國家發(fā)改委批復前海總干渠配套工程可研報告[N];兵團日報(漢);2014年
8 通訊員 梁勇;總干渠防護林建設工程全線展開[N];巴彥淖爾日報(漢);2007年
9 本報記者 劉秉忠 通訊員 梁勇;命脈河 安全河 風景河[N];巴彥淖爾日報(漢);2007年
10 本報記者 鄒紅輝;歐陽海水庫總干渠決口[N];衡陽日報;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黃會勇;南水北調中線總干渠水量調度模型研究及系統(tǒng)開發(fā)[D];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李彥杰;包頭鐙口揚水灌區(qū)總干渠泥沙輸移特研究[D];內(nèi)蒙古農(nóng)業(yè)大學;2016年
2 高安虎;南水北調中線總干渠焦作段兩側地下水數(shù)值模擬及風險控制[D];遼寧工程技術大學;2013年
3 郭亞梅;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總干渠穿漳河建筑物洪水影響研究[D];天津大學;2009年
本文關鍵詞:包頭鐙口揚水灌區(qū)總干渠泥沙輸移特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5097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shuiwenshuili/450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