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瑪曲段和汝河遂平段古洪水事件年代及其氣候背景對比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7-09 12:03
在全球變暖的大背景下,極端自然災害事件受到了國內(nèi)外學者廣泛的研究和關(guān)注。河流洪水沉積物準確地記錄了過去自然環(huán)境洪水災害事件。古洪水滯流沉積物是記錄過去氣候水文事件和氣候變化重要的理想載體,研究古洪水事件能夠為河流重大水利工程建設(shè)、洪水資源開發(fā)與利用以及防洪減災提供重要的科學依據(jù),同時為深入理解特大洪水事件對于過去氣候背景的變化有著重要的科學意義。其中,如何有效鑒別極端洪水事件及其建立高分辨率精確的洪水年代序列成為關(guān)鍵和難題。關(guān)于我國大江大河不同河段古洪水事件的發(fā)生年代問題,已有學者通過不同測年手段進行了年代學研究。精確而可靠的年代是利用古洪水事件重建環(huán)境演化的基礎(chǔ)和關(guān)鍵。目前,對黃河源區(qū)、汝河上游區(qū)域環(huán)境演變的深入研究急需可靠的年代學數(shù)據(jù)作為支撐。另外,我國跨流域?qū)Ρ确治龉藕樗录难芯窟不成熟,但由于不同區(qū)域洪水的沉積特征、成因及其對氣候背景的響應都有其特殊性和差異性,因此急需將不同流域的古洪水事件進行跨流域?qū)Ρ妊芯。本文通過對黃河源區(qū)瑪曲段和汝河上游諸市鄉(xiāng)段詳細的野外考察,選取黃河源區(qū)太吾若(TWR)和達爾瓊(DRQ)、汝河上游諸市鄉(xiāng)(ZSX)3個研究地點作為對比研究對象,從沉積學...
【文章來源】:陜西師范大學陜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10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古洪水水文學研究在全球范圍的分布(根據(jù)Baker2006修改)
圖2古洪水研究技術(shù)路線圖??Fig.2?Technical?roadmap?of?paleoflood?research??
?第2章研宄區(qū)概況、研宄地點和實驗方法???較大的等特征[84—851。其中,1975年8月上旬受臺風尼娜影響,汝河流域發(fā)生了歷??史上罕見的特大暴雨洪水事件,據(jù)水文站記載,暴雨中心林莊最大6小時雨量為??830?mm,最大24小時雨量1060.3?mm,連續(xù)3天降雨量高達1605.3?mm,創(chuàng)當時??同類指標世界最高紀錄。泌陽水文站資料記載,最大洪峰流量達13000?m3/s,洪水??漫壩,致使兩座大型水庫(板橋水庫、石漫灘水庫)潰決,河流下游7個縣市遭??遇破壞性災害,造成世界上破壞程度最大的“1975?8河南駐馬店特大洪水垮壩事??件,,[丨丨1。??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西藏昌都崩勒溶洞石筍7ka BP以來高分辨δ18O、δ13C記錄的氣候變化[J]. 韓建恩,邵兆剛,程海,孟憲剛,王津,余佳,楊朝斌,孟慶偉,胥彪. 地質(zhì)學報. 2017(11)
[2]汝河全新世古洪水沉積學與光釋光測年研究[J]. 陳瑩璐,黃春長,張玉柱,郭永強,周亞利,李喻琴,龐獎勵,査小春,石彬楠,劉雯瑾. 地質(zhì)學報. 2017(10)
[3]青藏高原東部若爾蓋盆地全新世泥炭地發(fā)育和植被變化[J]. 孫曉紅,趙艷,李泉. 中國科學:地球科學. 2017(09)
[4]中晚全新世湘西蓮花洞石筍旋回沉積速率變化及其古氣候意義[J]. 張會領(lǐng),余克服,趙建新,俸月星,林玉石,周瑋,劉國輝. 中國巖溶. 2017(04)
[5]黃河源區(qū)瑪曲段末次冰消期古洪水事件及其光釋光測年研究[J]. 陳瑩璐,黃春長,張玉柱,郭永強,周亞利,査小春,龐獎勵,石彬楠,劉雯瑾. 冰川凍土. 2017(03)
[6]南海北部神狐海域晚末次冰期以來有孔蟲特征及其對古海洋環(huán)境的指示[J]. 潘夢迪,鄔黛黛,吳能友,劉麗華. 海洋地質(zhì)與第四紀地質(zhì). 2017(02)
[7]甘肅合水地區(qū)全新世以來土壤剖面黑碳記錄及其氣候變化[J]. 廖冰,譚志海,孫斌,龍艷俠,范匯晨,劉釗. 地球環(huán)境學報. 2017(01)
[8]黃河馬頭關(guān)段全新世古洪水水文恢復及氣候背景研究[J]. 劉雯瑾,黃春長,龐獎勵,查小春,周亞利,石彬楠. 干旱區(qū)地理. 2017(01)
[9]黃河龍門段商周轉(zhuǎn)折時期的古洪水事件及氣候背景[J]. 石彬楠,黃春長,龐獎勵,查小春,周亞利,張玉柱,劉雯瑾. 湖泊科學. 2017(01)
[10]令戈錯湖芯重建過去17ka青藏高原大氣環(huán)流變化[J]. 賀躍,鮑征宇,侯居峙,Erik T BROWN,王明達,謝淑云,易朝路. 科學通報. 2016(33)
碩士論文
[1]渭河臨潼段與長江宜都段全新世古洪水沉積學對比研究[D]. 王娟.陜西師范大學 2012
本文編號:3273710
【文章來源】:陜西師范大學陜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10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古洪水水文學研究在全球范圍的分布(根據(jù)Baker2006修改)
圖2古洪水研究技術(shù)路線圖??Fig.2?Technical?roadmap?of?paleoflood?research??
?第2章研宄區(qū)概況、研宄地點和實驗方法???較大的等特征[84—851。其中,1975年8月上旬受臺風尼娜影響,汝河流域發(fā)生了歷??史上罕見的特大暴雨洪水事件,據(jù)水文站記載,暴雨中心林莊最大6小時雨量為??830?mm,最大24小時雨量1060.3?mm,連續(xù)3天降雨量高達1605.3?mm,創(chuàng)當時??同類指標世界最高紀錄。泌陽水文站資料記載,最大洪峰流量達13000?m3/s,洪水??漫壩,致使兩座大型水庫(板橋水庫、石漫灘水庫)潰決,河流下游7個縣市遭??遇破壞性災害,造成世界上破壞程度最大的“1975?8河南駐馬店特大洪水垮壩事??件,,[丨丨1。??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西藏昌都崩勒溶洞石筍7ka BP以來高分辨δ18O、δ13C記錄的氣候變化[J]. 韓建恩,邵兆剛,程海,孟憲剛,王津,余佳,楊朝斌,孟慶偉,胥彪. 地質(zhì)學報. 2017(11)
[2]汝河全新世古洪水沉積學與光釋光測年研究[J]. 陳瑩璐,黃春長,張玉柱,郭永強,周亞利,李喻琴,龐獎勵,査小春,石彬楠,劉雯瑾. 地質(zhì)學報. 2017(10)
[3]青藏高原東部若爾蓋盆地全新世泥炭地發(fā)育和植被變化[J]. 孫曉紅,趙艷,李泉. 中國科學:地球科學. 2017(09)
[4]中晚全新世湘西蓮花洞石筍旋回沉積速率變化及其古氣候意義[J]. 張會領(lǐng),余克服,趙建新,俸月星,林玉石,周瑋,劉國輝. 中國巖溶. 2017(04)
[5]黃河源區(qū)瑪曲段末次冰消期古洪水事件及其光釋光測年研究[J]. 陳瑩璐,黃春長,張玉柱,郭永強,周亞利,査小春,龐獎勵,石彬楠,劉雯瑾. 冰川凍土. 2017(03)
[6]南海北部神狐海域晚末次冰期以來有孔蟲特征及其對古海洋環(huán)境的指示[J]. 潘夢迪,鄔黛黛,吳能友,劉麗華. 海洋地質(zhì)與第四紀地質(zhì). 2017(02)
[7]甘肅合水地區(qū)全新世以來土壤剖面黑碳記錄及其氣候變化[J]. 廖冰,譚志海,孫斌,龍艷俠,范匯晨,劉釗. 地球環(huán)境學報. 2017(01)
[8]黃河馬頭關(guān)段全新世古洪水水文恢復及氣候背景研究[J]. 劉雯瑾,黃春長,龐獎勵,查小春,周亞利,石彬楠. 干旱區(qū)地理. 2017(01)
[9]黃河龍門段商周轉(zhuǎn)折時期的古洪水事件及氣候背景[J]. 石彬楠,黃春長,龐獎勵,查小春,周亞利,張玉柱,劉雯瑾. 湖泊科學. 2017(01)
[10]令戈錯湖芯重建過去17ka青藏高原大氣環(huán)流變化[J]. 賀躍,鮑征宇,侯居峙,Erik T BROWN,王明達,謝淑云,易朝路. 科學通報. 2016(33)
碩士論文
[1]渭河臨潼段與長江宜都段全新世古洪水沉積學對比研究[D]. 王娟.陜西師范大學 2012
本文編號:327371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shuiwenshuili/327371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