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壩水力學的理論與實踐
發(fā)布時間:2021-06-13 14:41
在我國高壩工程快速興建的背景下,高壩水力學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發(fā)展態(tài)勢。對我國近年來高壩水力學的理論、方法、技術研究及其在工程中的應用進行了綜述,涉及消能防沖、空化空蝕、流激振動、泄洪霧化、水氣二相流等多個方面。將該領域的發(fā)展趨勢歸納為深度、廣度和高度3個方向,即理論研究從宏觀尺度向細觀尺度深化;研究范圍從壩區(qū)向流域拓展;新技術研發(fā)向進一步突出原創(chuàng)性和系統(tǒng)性提升。通過回顧與展望,總結了我國高壩水力學所取得的成就以及目前面臨的挑戰(zhàn)。
【文章來源】:人民長江. 2020,51(01)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9 頁
【部分圖文】:
水墊塘內的紊動能分布
消力池內的速度矢量場
這種方式的弱點之一是忽視了細觀機制,從而影響到減蝕方案的制訂。為此,研究人員開始從細觀尺度(介于宏觀與微觀之間的空泡、氣泡、水滴、小渦團尺度)對空化空蝕和減蝕問題進行研究(見圖3~4)[11-12]。譬如:關于摻氣減蝕的機理,以往有多達10種以上的解釋,且都缺乏直接的實驗證據。而細觀研究則清楚地表明:空氣泡對空化泡潰滅作用的影響隨著兩者的距離遠近而表現為3種方式:當兩者距離較遠時,空氣泡可以阻擋空化泡產生的沖擊波;當兩者距離較近時,空氣泡可以改變空化泡的潰滅方向;當兩者距離很近時會貫通合并為含氣型空泡,從而使?jié)鐝姸却蟠蠼档汀R虼?傳統(tǒng)的摻氣濃度并非決定減蝕效果的唯一指標,空氣泡的個數比氣液體積比更為重要。圖4 超聲空化場中空蝕坑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大型水電站泄洪霧化計算分析[J]. 劉之平,柳海濤,孫雙科. 水力發(fā)電學報. 2014(02)
[2]明渠自摻氣水流氣泡形成過程的試驗研究[J]. 張法星,許唯臨,朱雅琴. 水利學報. 2010(03)
[3]高壩工程總溶解氣體過飽和預測研究[J]. 李然,李嘉,李克鋒,鄧云,馮鏡潔. 中國科學(E輯:技術科學). 2009(12)
[4]水舌入水噴濺的隨機數學模型[J]. 柳海濤,劉之平,孫雙科. 水利水電科技進展. 2009(06)
[5]水工結構泄流激勵動力學反問題研究進展[J]. 張建偉,練繼建,王海軍. 水利學報. 2009(11)
[6]泄洪霧化降雨模型相似性探討[J]. 周輝,吳時強,陳惠玲. 水科學進展. 2009(01)
[7]基于奇異熵定階降噪的水工結構振動模態(tài)ERA識別方法[J]. 練繼建,李火坤,張建偉. 中國科學(E輯:技術科學). 2008(09)
[8]水工水力學研究進展與展望[J]. 李桂芬.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學報. 2008(03)
[9]高拱壩壩身表孔和深孔水流無碰撞泄洪消能試驗研究[J]. 李乃穩(wěn),許唯臨,周茂林,田忠. 水利學報. 2008(08)
[10]梯級電站水溫累積影響研究[J]. 鄧云,李嘉,李克鋒,李然. 水科學進展. 2008(02)
本文編號:3227728
【文章來源】:人民長江. 2020,51(01)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9 頁
【部分圖文】:
水墊塘內的紊動能分布
消力池內的速度矢量場
這種方式的弱點之一是忽視了細觀機制,從而影響到減蝕方案的制訂。為此,研究人員開始從細觀尺度(介于宏觀與微觀之間的空泡、氣泡、水滴、小渦團尺度)對空化空蝕和減蝕問題進行研究(見圖3~4)[11-12]。譬如:關于摻氣減蝕的機理,以往有多達10種以上的解釋,且都缺乏直接的實驗證據。而細觀研究則清楚地表明:空氣泡對空化泡潰滅作用的影響隨著兩者的距離遠近而表現為3種方式:當兩者距離較遠時,空氣泡可以阻擋空化泡產生的沖擊波;當兩者距離較近時,空氣泡可以改變空化泡的潰滅方向;當兩者距離很近時會貫通合并為含氣型空泡,從而使?jié)鐝姸却蟠蠼档汀R虼?傳統(tǒng)的摻氣濃度并非決定減蝕效果的唯一指標,空氣泡的個數比氣液體積比更為重要。圖4 超聲空化場中空蝕坑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大型水電站泄洪霧化計算分析[J]. 劉之平,柳海濤,孫雙科. 水力發(fā)電學報. 2014(02)
[2]明渠自摻氣水流氣泡形成過程的試驗研究[J]. 張法星,許唯臨,朱雅琴. 水利學報. 2010(03)
[3]高壩工程總溶解氣體過飽和預測研究[J]. 李然,李嘉,李克鋒,鄧云,馮鏡潔. 中國科學(E輯:技術科學). 2009(12)
[4]水舌入水噴濺的隨機數學模型[J]. 柳海濤,劉之平,孫雙科. 水利水電科技進展. 2009(06)
[5]水工結構泄流激勵動力學反問題研究進展[J]. 張建偉,練繼建,王海軍. 水利學報. 2009(11)
[6]泄洪霧化降雨模型相似性探討[J]. 周輝,吳時強,陳惠玲. 水科學進展. 2009(01)
[7]基于奇異熵定階降噪的水工結構振動模態(tài)ERA識別方法[J]. 練繼建,李火坤,張建偉. 中國科學(E輯:技術科學). 2008(09)
[8]水工水力學研究進展與展望[J]. 李桂芬.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學報. 2008(03)
[9]高拱壩壩身表孔和深孔水流無碰撞泄洪消能試驗研究[J]. 李乃穩(wěn),許唯臨,周茂林,田忠. 水利學報. 2008(08)
[10]梯級電站水溫累積影響研究[J]. 鄧云,李嘉,李克鋒,李然. 水科學進展. 2008(02)
本文編號:322772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shuiwenshuili/3227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