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河干流河道徑流損失與植被生態(tài)需水關系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2-08 10:58
和田河干流植被生態(tài)需水量是多少?河道滲漏水量能否滿足兩岸植被的生態(tài)需水?為了回答這兩個事關和田河中下游河道整治必要性的基礎問題,本研究定量分離河道損耗水量,探究河道滲漏水量與天然植被生態(tài)需水之間的定量響應關系,結果表明:(1)多年平均來水條件下,和田河干流河損量約為6.46×108m3,其中,蒸發(fā)量與滲漏量分別為3.5×108和2.65×108m3,各占河損量的58.88%和41.12%;(2)和田河干流天然植被的生態(tài)需水量1.37×108m3,河道滲漏水量可以滿足植被生態(tài)水量需求。因此,本研究認為開展河道整治,不僅不會影響干流植被生態(tài)需水,還可以減少水面蒸發(fā),提高和田河輸水能力,更有利于開展生態(tài)水量調(diào)度,保護和恢復干流天然植被。
【文章來源】: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學報. 2020,18(05)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8 頁
【部分圖文】:
研究區(qū)概況及和田河干流假彩色遙感圖
基于水文站監(jiān)測數(shù)據(jù),繪制月尺度(2007—2016多年平均)和田河干流徑流過程線,并分析干流年際來水量與肖塔下泄水量的相關關系,結果如圖2所示。其中,和田河干流來水量為艾格利牙與吐直魯克水文站來水量之和。由圖2(a)可以看出,和田河干流來水量主要集中在7—10月份,而當年11月—翌年6月河道無水經(jīng)過,河床裸露。除2016年以外,當干流來水量較大時(當月超過8×108m3),肖塔下泄水量的峰值與上斷面有顯著的響應關系。從年際尺度來看,和田河干流來水量與肖塔下泄水量呈顯著正相關關系(圖2(b)),根據(jù)線性擬合曲線的結果計算可知,當干流來水量小于5.23×108m3時,肖塔斷面將不會有水下泄到塔里木河。
根據(jù)遙感解譯結果及地下水埋深情況,分析不同植被類型的面積及其潛水埋深情況,并根據(jù)計算公式,得到和田河干流生態(tài)需水量,見表4所示。圖4 和田河干流不同植被類型分布情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干旱區(qū)荒漠植物體內(nèi)潛在水源差異及利用策略分析[J]. 李文靜,呂光輝,張磊,王恒方,李周康,王金龍,馬輝英,劉志東. 生態(tài)環(huán)境學報. 2019(08)
[2]近60年塔里木河三源流徑流演變規(guī)律與趨勢分析[J]. 劉靜,龍愛華,李江,於嘉聞,張繼. 水利水電技術. 2019(12)
[3]和田河流域防洪工程現(xiàn)狀及措施探討[J]. 翟超,肖楊,王新. 吉林水利. 2019(04)
[4]近60年和田河源流區(qū)徑流特征及對氣候變化的響應[J]. 董弟文,阿布都熱合曼·哈力克,王大偉,田世英.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學報. 2018(06)
[5]基于氧同位素(δ18O)的塔里木河下游河水向地下水的轉化研究[J]. 王希義,徐海量,閆俊杰,凌紅波,趙新風. 水資源與水工程學報. 2018(02)
[6]和田河流域生態(tài)保護紅線劃定初探[J]. 郭宏偉,徐海量,凌紅波,閆俊杰. 干旱地區(qū)農(nóng)業(yè)研究. 2017(06)
[7]塔里木河流域近期綜合治理工程生態(tài)成效評估[J]. 張鵬飛,古麗·加帕爾,包安明,孟凡浩,郭輝,郭浩,羅敏,黃曉然. 干旱區(qū)地理. 2017(01)
[8]塔里木河下游不同漫溢頻次下植物群落變化初探[J]. 張沛,徐海量,凌紅波,趙新風,張鵬. 干旱區(qū)研究. 2016(06)
[9]新疆和田河干流水平衡要素定量分析[J]. 秦勝英,黃領梅,羅光明,蔣春宇. 電網(wǎng)與清潔能源. 2015(07)
[10]黑河下游額濟納三角洲河道滲漏對地下水補給研究綜述[J]. 席海洋,馮起,司建華,常宗強,蘇永紅. 冰川凍土. 2012(05)
本文編號:3023815
【文章來源】: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學報. 2020,18(05)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8 頁
【部分圖文】:
研究區(qū)概況及和田河干流假彩色遙感圖
基于水文站監(jiān)測數(shù)據(jù),繪制月尺度(2007—2016多年平均)和田河干流徑流過程線,并分析干流年際來水量與肖塔下泄水量的相關關系,結果如圖2所示。其中,和田河干流來水量為艾格利牙與吐直魯克水文站來水量之和。由圖2(a)可以看出,和田河干流來水量主要集中在7—10月份,而當年11月—翌年6月河道無水經(jīng)過,河床裸露。除2016年以外,當干流來水量較大時(當月超過8×108m3),肖塔下泄水量的峰值與上斷面有顯著的響應關系。從年際尺度來看,和田河干流來水量與肖塔下泄水量呈顯著正相關關系(圖2(b)),根據(jù)線性擬合曲線的結果計算可知,當干流來水量小于5.23×108m3時,肖塔斷面將不會有水下泄到塔里木河。
根據(jù)遙感解譯結果及地下水埋深情況,分析不同植被類型的面積及其潛水埋深情況,并根據(jù)計算公式,得到和田河干流生態(tài)需水量,見表4所示。圖4 和田河干流不同植被類型分布情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干旱區(qū)荒漠植物體內(nèi)潛在水源差異及利用策略分析[J]. 李文靜,呂光輝,張磊,王恒方,李周康,王金龍,馬輝英,劉志東. 生態(tài)環(huán)境學報. 2019(08)
[2]近60年塔里木河三源流徑流演變規(guī)律與趨勢分析[J]. 劉靜,龍愛華,李江,於嘉聞,張繼. 水利水電技術. 2019(12)
[3]和田河流域防洪工程現(xiàn)狀及措施探討[J]. 翟超,肖楊,王新. 吉林水利. 2019(04)
[4]近60年和田河源流區(qū)徑流特征及對氣候變化的響應[J]. 董弟文,阿布都熱合曼·哈力克,王大偉,田世英.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學報. 2018(06)
[5]基于氧同位素(δ18O)的塔里木河下游河水向地下水的轉化研究[J]. 王希義,徐海量,閆俊杰,凌紅波,趙新風. 水資源與水工程學報. 2018(02)
[6]和田河流域生態(tài)保護紅線劃定初探[J]. 郭宏偉,徐海量,凌紅波,閆俊杰. 干旱地區(qū)農(nóng)業(yè)研究. 2017(06)
[7]塔里木河流域近期綜合治理工程生態(tài)成效評估[J]. 張鵬飛,古麗·加帕爾,包安明,孟凡浩,郭輝,郭浩,羅敏,黃曉然. 干旱區(qū)地理. 2017(01)
[8]塔里木河下游不同漫溢頻次下植物群落變化初探[J]. 張沛,徐海量,凌紅波,趙新風,張鵬. 干旱區(qū)研究. 2016(06)
[9]新疆和田河干流水平衡要素定量分析[J]. 秦勝英,黃領梅,羅光明,蔣春宇. 電網(wǎng)與清潔能源. 2015(07)
[10]黑河下游額濟納三角洲河道滲漏對地下水補給研究綜述[J]. 席海洋,馮起,司建華,常宗強,蘇永紅. 冰川凍土. 2012(05)
本文編號:302381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shuiwenshuili/302381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