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水利工程論文 >

近百年來黃河改道及輸沙量變化對山東半島泥質楔沉積物粒度特征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1-02-06 13:57
  對山東半島泥質楔柱狀樣進行沉積物粒度分析,并在210Pb測年基礎上結合黃河年輸沙量、懸浮泥沙粒徑、河口位置及沿岸流強弱替代指標等數(shù)據(jù)研究近百年來黃河改道及輸沙量變化對遠端沉積區(qū)沉積特征的影響。研究結果顯示,研究區(qū)沉積物粒度的變化是黃河入海泥沙特征和沿岸流等水動力作用共同影響的結果。1884–1939年及1947–1999年,研究區(qū)沉積物粒度特征的變化主要受到沿岸流強弱的影響;1939–1947年及1999–2012年,受1938–1947年花園口決堤以及20世紀90年代末以來黃河年輸沙量持續(xù)偏低致使源區(qū)泥沙不足的影響,沉積物粒度相對粗化,與沿岸流強度的相關性減弱。與黃河入海泥沙近端沉積區(qū)不同,研究區(qū)粒度特征對黃河尾閭改道事件不敏感,且對花園口決堤及年輸沙量低于臨界值的響應有一定程度的延遲,這與該區(qū)沉積物經(jīng)歷了再懸浮過程及中間復雜的物質混合有關。黃河改道及輸沙量變化仍然是遠端沉積區(qū)沉積特征演化不可忽視的因素。 

【文章來源】:海洋學報. 2020,42(01)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12 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黃海近岸鋒面的時空變化及其對沉積物輸運和沉積的影響[J]. 藏政晨,王厚杰,薛佐,畢乃雙,吳曉,張勇.  海洋地質前沿. 2015(07)
[2]黃河干流懸移質泥沙粒徑構成變化分析[J]. 孫維婷,穆興民,趙廣舉,李二輝.  人民黃河. 2015(05)
[3]北黃海西部與南黃海中部泥質區(qū)巖芯敏感粒級及其環(huán)境意義[J]. 沈星,褚忠信,王玥銘,李應坤,苗安洋,梁玉蕾.  沉積學報. 2015(01)
[4]Changes in sediment discharge in a sediment-rich region of the Yellow River from 1955 to 2010: implications for further soil erosion control[J]. JuYing JIAO,ZhiJie WANG,GuangJu ZHAO,WanZhong WANG,XingMin MU.  Journal of Arid Land. 2014(05)
[5]黃河入海口變遷的沉積記錄:來自粒度和210Pb的證據(jù)[J]. 任寒寒,范德江,張喜林,王亮,陳彬,田元.  海洋地質與第四紀地質. 2014(04)
[6]山東半島南部近岸海域表層沉積物稀土元素的物源指示[J]. 張曉波,張勇,孔祥淮,李安龍,劉珊珊,褚宏憲,林曼曼.  海洋地質與第四紀地質. 2014(03)
[7]近岸強海流切變鋒作用下懸浮沉積物的輸送和沉積——以山東半島東端外海為例[J]. 王勇智,喬璐璐,楊作升,鮑獻文,趙美訓,王關鎖.  沉積學報. 2013(03)
[8]Grain size records reveal variability of the East Asian Winter Monsoon since the Middle Holocene in the Central Yellow Sea mud area,China[J]. Yoshiki SAITO.  Science China(Earth Sciences). 2012(10)
[9]山東半島沿岸海域表層沉積物的常量元素及其地質意義[J]. 李國剛,胡邦琦,李軍,布如源,楊敏,竇衍光.  海洋地質與第四紀地質. 2012(03)
[10]東亞冬季風指數(shù)的分類和比較[J]. 邵鵬程,李棟梁.  氣象科學. 2012(02)

博士論文
[1]北黃海冷水團對懸浮體物質組成和沉積環(huán)境的影響機制[D]. 張凱南.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2018
[2]黃海冬季環(huán)流的數(shù)值模擬研究[D]. 孫俊川.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15
[3]中國近海沿岸流及毗鄰流系的觀測與分析研究[D]. 張志欣.中國海洋大學 2014

碩士論文
[1]基于FVCOM的黃渤海潮汐潮流的數(shù)值模擬[D]. 黃學智.大連海洋大學 2016
[2]黃河三角洲沖淤時空變化特征及發(fā)展趨勢預測[D]. 劉淑平.中國海洋大學 2007



本文編號:3020730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shuiwenshuili/3020730.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ad102***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