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河河道演化過程及其對阿爾金斷裂擴展活動的響應
發(fā)布時間:2020-12-24 20:40
阿爾金斷裂是青藏高原北緣的一條大型左旋走滑斷裂帶,作為青藏高原北西側(cè)的邊界斷裂,它自三疊紀開始發(fā)育和逐步形成,經(jīng)歷了多期構造活動,直至全新世仍持續(xù)強烈活動,大量的研究表明,阿爾金斷裂對高原的生長和擴展起著重要的控制作用。青藏高原北緣的擴展變形主要被阿爾金斷裂的生長發(fā)育吸收、轉(zhuǎn)換和調(diào)節(jié),但繼續(xù)往北變形樣式是怎樣的?變形和擴展造成了怎樣的構造特征和地形地貌特征?還有待深入研究。目前研究結果表明,新生代以來阿爾金斷裂的活動深刻影響著兩側(cè)盆地的沉積過程和構造變形,晚更新世以來,阿爾金斷裂的左旋走滑速率逐步向東衰減。在該斷裂的兩側(cè)分布許多與阿爾金主斷裂平行或高角度斜交的次級斷裂,次級斷裂的發(fā)育受到了阿爾金斷裂側(cè)向擴展的影響,在剖面上呈花狀構造樣式。阿爾金斷裂的東段,北側(cè)發(fā)育敦煌盆地,盆地內(nèi)部由南向北依次為大壩坳陷、東巴兔山隆起、踏實坳陷、三危山隆起和安西坳陷5個構造單元。其中與阿爾金斷裂近平行的東巴兔山斷裂、三危山斷裂均為阿爾金斷裂向北西的擴展所形成。發(fā)源于大雪山的榆林河,流經(jīng)石包城匯水盆地,穿過阿爾金山、東巴兔山和三危山后與疏勒河下游匯合?梢酝茰y阿爾金斷裂在敦煌-安西盆地東巴兔山地區(qū)的擴展活...
【文章來源】:中國地震局地質(zhì)研究所北京市
【文章頁數(shù)】:9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河流階地的形成和影響因素
1.2 河流地貌對構造活動的響應
1.3 選題依據(jù)、目的和意義
1.4 研究技術、方法及論文結構
1.5 主要內(nèi)容和創(chuàng)新
1.6 論文工作量
第二章 區(qū)域地質(zhì)概況
2.1 區(qū)域地質(zhì)構造特征
2.2 區(qū)域地層發(fā)育情況
2.3 區(qū)域河流階地發(fā)育情況
2.4 本章小結
第三章 榆林河河流地貌
3.1 榆林河流域第四紀地層分布
3.2 榆林河階地橫剖面研究
3.3 榆林河階地縱剖面研究
3.4 榆林河河流階地年齡
3.5 本章小結
第四章 榆林河河流地貌晚第四紀構造變形
4.1 榆林河下切速率
4.2 河流地貌面變形
4.3 本章小結
第五章 階地成因及構造意義的分析與討論
5.1 階地成因分析
5.2 階地變形分析
5.3 榆林河下切演化歷史
5.4 榆林河河流地貌演化對阿爾金斷裂擴展活動的響應
第六章 結論與展望
參考文獻
作者簡介
About the Author
碩士期間發(fā)表論文
碩士期間參加的課題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構造活動和氣候變化對河流階地發(fā)育的影響——以祁連山北緣洪水壩河和馬營河為例[J]. 田晴映,鄭文俊,張冬麗,張逸鵬,許斌斌,黃柳婷. 地震地質(zhì). 2017(06)
[2]榆木山北緣斷裂現(xiàn)今構造活動特征及其對青藏高原北東擴展的構造地貌響應[J]. 陳干,鄭文俊,王旭龍,張培震,熊建國,俞晶星,劉興旺,畢海蕓,劉金瑞,艾明. 地震地質(zhì). 2017(05)
[3]甘肅敦煌盆地五墩凹陷致密油成藏地質(zhì)條件[J]. 張學才,李家貴,劉全穩(wěn). 地球科學與環(huán)境學報. 2017(02)
[4]Fluvial terraces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Weihe River valley evolution in the Sanyangchuan Basin[J]. GAO HongShan,LI ZongMeng,LIU XiaoFeng,PAN BaoTian,WU YaJie,LIU FenLiang. Science China(Earth Sciences). 2017(03)
[5]陰山西段河流階地發(fā)育的年代序列及其對構造隆升的指示意義[J]. 賈麗云,張緒教,葉培盛,何澤新,孟靜,何祥麗,葉夢旎,周青碩,李杰,王振. 地質(zhì)學報. 2017(01)
[6]青藏高原北緣三危山斷裂晚第四紀以來的左旋走滑活動[J]. 云龍,楊曉平,宋方敏,王駒. 地震地質(zhì). 2016(02)
[7]河西走廊西端黑山斷裂運動學特征及其在構造轉(zhuǎn)換中的意義[J]. 張寧,鄭文俊,劉興旺,王偉濤,李新男,何文貴,雷啟云,邵延秀. 地球科學與環(huán)境學報. 2016(02)
[8]甘肅金塔南山河流階地褶皺變形分析[J]. 溫振玲,胡小飛,潘保田,盧耀洋,曹喜林,張建. 地質(zhì)論評. 2015(05)
[9]敦煌地塊發(fā)現(xiàn)~3.06 Ga花崗閃長質(zhì)片麻巖[J]. 趙燕,第五春榮,敖文昊,王洪亮,朱濤,孫勇. 科學通報. 2015(01)
[10]利用河流階地限定活動逆斷層相關褶皺晚第四紀變形機制和速率:方法與認識[J]. 李濤,陳杰. 地震地質(zhì). 2014(02)
博士論文
[1]晉陜黃河晚新生代水系發(fā)育與河流階地研究[D]. 胡振波.蘭州大學 2012
[2]青藏高原西北緣上新世—早更新世構造變形與高原隆升[D]. 黎敦朋.中國地質(zhì)科學院 2008
[3]渭河上游河流階地的成因與地貌演化[D]. 劉小豐.蘭州大學 2007
[4]阿爾金構造系晚更新世中晚期以來的構造隆升及其變形機制[D]. 鄭榮章.中國地震局地質(zhì)研究所 2005
碩士論文
[1]敦煌盆地侏羅紀原型盆地分析[D]. 馮懷偉.中國海洋大學 2015
[2]蘭州黃河階地高精度GPS測量與構造變形研究[D]. 劉興旺.中國地震局蘭州地震研究所 2007
本文編號:2936279
【文章來源】:中國地震局地質(zhì)研究所北京市
【文章頁數(shù)】:9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河流階地的形成和影響因素
1.2 河流地貌對構造活動的響應
1.3 選題依據(jù)、目的和意義
1.4 研究技術、方法及論文結構
1.5 主要內(nèi)容和創(chuàng)新
1.6 論文工作量
第二章 區(qū)域地質(zhì)概況
2.1 區(qū)域地質(zhì)構造特征
2.2 區(qū)域地層發(fā)育情況
2.3 區(qū)域河流階地發(fā)育情況
2.4 本章小結
第三章 榆林河河流地貌
3.1 榆林河流域第四紀地層分布
3.2 榆林河階地橫剖面研究
3.3 榆林河階地縱剖面研究
3.4 榆林河河流階地年齡
3.5 本章小結
第四章 榆林河河流地貌晚第四紀構造變形
4.1 榆林河下切速率
4.2 河流地貌面變形
4.3 本章小結
第五章 階地成因及構造意義的分析與討論
5.1 階地成因分析
5.2 階地變形分析
5.3 榆林河下切演化歷史
5.4 榆林河河流地貌演化對阿爾金斷裂擴展活動的響應
第六章 結論與展望
參考文獻
作者簡介
About the Author
碩士期間發(fā)表論文
碩士期間參加的課題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構造活動和氣候變化對河流階地發(fā)育的影響——以祁連山北緣洪水壩河和馬營河為例[J]. 田晴映,鄭文俊,張冬麗,張逸鵬,許斌斌,黃柳婷. 地震地質(zhì). 2017(06)
[2]榆木山北緣斷裂現(xiàn)今構造活動特征及其對青藏高原北東擴展的構造地貌響應[J]. 陳干,鄭文俊,王旭龍,張培震,熊建國,俞晶星,劉興旺,畢海蕓,劉金瑞,艾明. 地震地質(zhì). 2017(05)
[3]甘肅敦煌盆地五墩凹陷致密油成藏地質(zhì)條件[J]. 張學才,李家貴,劉全穩(wěn). 地球科學與環(huán)境學報. 2017(02)
[4]Fluvial terraces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Weihe River valley evolution in the Sanyangchuan Basin[J]. GAO HongShan,LI ZongMeng,LIU XiaoFeng,PAN BaoTian,WU YaJie,LIU FenLiang. Science China(Earth Sciences). 2017(03)
[5]陰山西段河流階地發(fā)育的年代序列及其對構造隆升的指示意義[J]. 賈麗云,張緒教,葉培盛,何澤新,孟靜,何祥麗,葉夢旎,周青碩,李杰,王振. 地質(zhì)學報. 2017(01)
[6]青藏高原北緣三危山斷裂晚第四紀以來的左旋走滑活動[J]. 云龍,楊曉平,宋方敏,王駒. 地震地質(zhì). 2016(02)
[7]河西走廊西端黑山斷裂運動學特征及其在構造轉(zhuǎn)換中的意義[J]. 張寧,鄭文俊,劉興旺,王偉濤,李新男,何文貴,雷啟云,邵延秀. 地球科學與環(huán)境學報. 2016(02)
[8]甘肅金塔南山河流階地褶皺變形分析[J]. 溫振玲,胡小飛,潘保田,盧耀洋,曹喜林,張建. 地質(zhì)論評. 2015(05)
[9]敦煌地塊發(fā)現(xiàn)~3.06 Ga花崗閃長質(zhì)片麻巖[J]. 趙燕,第五春榮,敖文昊,王洪亮,朱濤,孫勇. 科學通報. 2015(01)
[10]利用河流階地限定活動逆斷層相關褶皺晚第四紀變形機制和速率:方法與認識[J]. 李濤,陳杰. 地震地質(zhì). 2014(02)
博士論文
[1]晉陜黃河晚新生代水系發(fā)育與河流階地研究[D]. 胡振波.蘭州大學 2012
[2]青藏高原西北緣上新世—早更新世構造變形與高原隆升[D]. 黎敦朋.中國地質(zhì)科學院 2008
[3]渭河上游河流階地的成因與地貌演化[D]. 劉小豐.蘭州大學 2007
[4]阿爾金構造系晚更新世中晚期以來的構造隆升及其變形機制[D]. 鄭榮章.中國地震局地質(zhì)研究所 2005
碩士論文
[1]敦煌盆地侏羅紀原型盆地分析[D]. 馮懷偉.中國海洋大學 2015
[2]蘭州黃河階地高精度GPS測量與構造變形研究[D]. 劉興旺.中國地震局蘭州地震研究所 2007
本文編號:293627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shuiwenshuili/293627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