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水庫壩基滲漏規(guī)律與模式研究
【學位單位】:蘭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9
【中圖分類】:TV223.4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選題依據(jù)與研究意義
1.2 研究現(xiàn)狀
1.2.1 水庫滲漏與滲控
1.2.2 水庫滲漏探測方法
1.2.3 水庫滲漏的理論研究
1.3 研究思路與技術路線
1.4 主要研究內(nèi)容
第二章 研究區(qū)工程地質(zhì)環(huán)境
2.1 工程概況
2.1.1 地理位置與水文氣象
2.1.2 規(guī)模與功能
2.1.3 工程布局與建設要求
2.2 區(qū)域構造背景
2.3 研究區(qū)工程地質(zhì)條件
2.3.1 地層巖性
2.3.2 地質(zhì)構造
2.3.3 地形地貌
2.3.4 物理地質(zhì)現(xiàn)象
2.4 水文地質(zhì)條件
2.4.1 地下水類型
2.4.2 地下水補徑排
2.4.3 水文地質(zhì)邊界
2.5 壩基施工地質(zhì)概況
2.5.1 左岸灌漿平洞段
2.5.2 左岸邊坡段
2.5.3 左岸斜坡及河床段
2.5.4 河床段
2.5.5 右岸坡段
2.5.6 右岸灌漿平洞段
第三章 研究區(qū)滲漏特征
3.1 出水點位置
3.2 各出水點滲漏量
3.2.1 滲漏量
3.2.2 滲漏量與水位變化特征
3.3 壩體下游水位
3.3.1 壩下游水位整體特征
3.3.2 異常監(jiān)測孔水位特征
第四章 壩基滲漏原因
4.1 新增檢查孔布置
4.2 鉆孔巖芯獲得率與RQD
4.2.1 左岸壩段
4.2.2 河床壩段
4.2.3 右岸壩段
4.3 巖體風化及其完整性
4.4 滲透性
4.4.1 壩基各部位巖體滲透性統(tǒng)計
4.4.2 壩基巖體滲透性分帶
4.5 滲漏范圍分析
第五章 壩基滲漏規(guī)律與模式
5.1 研究區(qū)模擬范圍
5.2 滲流場地質(zhì)模型建立
5.2.1 幾何模型
5.2.2 邊界條件
5.3 參數(shù)取值
5.4 滲流場及滲漏規(guī)律與模式
第六章 結論與展望
6.1 結論
6.2 不足與展望
參考文獻
在學期間的研究成果
致謝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郭吉堂;;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探測烏拉泊水庫壩基滲漏[J];勘察科學技術;1987年05期
2 王延清;;淺談水利工程中土壩壩基滲漏的控制與處理[J];中小企業(yè)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1年02期
3 郭鐵柱;高密度電法在崇青水庫壩基滲漏勘查中的應用[J];北京水利;2001年02期
4 姜早峰,王振強,董旭光;物探方法在水庫壩基滲漏勘探中的應用[J];華北地震科學;2004年04期
5 羅坡;;大西岔水庫壩基滲漏成因分析及處理[J];黑龍江水利科技;2014年08期
6 楊宗玲;馬金波;田作印;孫廣慶;孫正;梁大明;;蒲石河抽水蓄能電站壩基滲漏計算分析[J];東北水利水電;2006年03期
7 尚劍寶;橫泉水庫壩基滲漏分析及防滲處理措施[J];山西水利;2004年01期
8 柳明江,黃志剛;白山水庫壩基滲漏情況分析[J];吉林水利;2004年11期
9 王慶;;淺析水庫壩基滲漏原因及優(yōu)化策略[J];地下水;2017年02期
10 周林蕻,吳既明,王貴生;八寶海水庫壩基滲漏與防治[J];東北水利水電;1997年03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楊雄兵;某水庫壩基滲漏規(guī)律與模式研究[D];蘭州大學;2019年
2 唐泉涌;溶質(zhì)運移示蹤方法研究小浪底壩基滲漏通道[D];河海大學;2006年
3 張伏祥;水庫壩基砂卵石層高壓噴射灌漿防滲技術研究[D];鄭州大學;2005年
4 辛欣;飲馬河新城河道閘址區(qū)主要工程地質(zhì)問題分析與評價[D];吉林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288380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shuiwenshuili/28838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