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電法在前夭子水庫大壩滲漏檢測中的研究與應用
【學位授予單位】:吉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P631.3;TV698.12
【圖文】:
圖 2.1-1 偽隨機流場法平面圖水流場關系式推導流的運動符合物理學基本定律制約,用連續(xù)方程表達質(zhì)量守恒。定某流體集合是 ,若 是 m 的集合空間,空間任意點相對于單位體積的流布 ρ , ,那么此流體集合的總質(zhì)量:(2-1義的質(zhì)量分布成為密度。據(jù)質(zhì)量守恒有:(2-1
第 2 章 滲漏探測方法的基本原理變電磁法的基本原理間域電磁法即瞬變電磁法,是近些年興起的一種有效的勘探方法。它是以原理,利用地下介質(zhì)間的導電性和導磁性的差異,通過電性、磁性激發(fā)(電性源)或不接地回線(磁性源)向地下發(fā)送電磁脈沖作為一次場,地后產(chǎn)生感應渦流,從而產(chǎn)生隨時間變化的感應電磁場即為二次場,二次場地質(zhì)信息,在一次發(fā)射脈沖磁場過后的時間,利用接地電極或線圈觀測地下介質(zhì)體感應信息的分析,可以了解地下異常體的情況。圖 2.2-1 所示。
第 3 章 高密度電阻率法滲流場探測正演模擬結合內(nèi)蒙古前夭子水庫大壩滲漏檢測項目現(xiàn)場工作情況,本章建立高密度電阻率法典型地電模型,對其進行正演模擬,從理論上證明該方法在探測滲漏區(qū)的可行性。1 單一異常體正演模擬為模擬水庫大壩及庫區(qū)周邊低阻滲流場區(qū)域的實際情況,現(xiàn)在均勻半空間放入一個阻異常體模型,設均勻半空間的電阻率 =200 ,低阻體的長度為 10m、厚度亦 5m,電阻率 =20 ,低阻體埋深約 10m。剖面端點距離低阻異常體中心點水平離為 70m。如圖 3.1-1 所示。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同安;;水庫大壩滲漏原因及防治措施[J];中國水能及電氣化;2015年12期
2 劉文林;;水庫大壩滲漏原因及防治措施[J];農(nóng)民致富之友;2016年08期
3 吳晶;;淺談大壩滲漏勘察分析與防滲處理[J];環(huán)球人文地理;2017年09期
4 鐘美雨;邵得親;;淺議小型水庫大壩滲漏的原因與處理技術[J];大壩與安全;2006年03期
5 郭吉堂;;柴河水庫大壩滲漏探測的同位素示蹤技術[J];東北水利水電;1987年07期
6 曹慶秋;;大江水庫大壩滲漏的處理[J];人民珠江;1989年01期
7 吳梁柱;;大壩滲漏治理中高壓噴射灌漿技術的應用[J];黑龍江水利科技;2017年12期
8 朱先榮;;小型水庫大壩滲漏的原因和處理技術[J];科技資訊;2014年11期
9 覃巧麗;;高密度電法在蘆洞水庫大壩滲漏勘察中的應用[J];廣西水利水電;2013年06期
10 陳衛(wèi)輝;;溫州市山塘水庫大壩滲漏的成因與處理對策[J];中國水能及電氣化;2007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李軍華;陳建生;陳亮;;大壩滲漏量的連續(xù)示蹤模型研究[A];第九屆全國滲流力學學術討論會論文集(一)[C];2007年
2 余志雄;薛桂玉;;地質(zhì)雷達檢測技術——大壩滲漏檢測的新方法[A];2002年水工專委會學術交流會議學術論文集[C];2002年
3 何世聰;劉杰;肖長安;王國瀅;;綜合物探方法在水庫大壩滲漏探測中的應用[A];中國水力發(fā)電工程學會地質(zhì)及勘探專業(yè)委員會中國水利電力物探科技信息網(wǎng)2012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2年
4 彭皖生;程海英;;某水庫大壩滲漏原因分析[A];中國水利學會第四屆青年科技論壇論文集[C];2008年
5 周橋華;;上水寨水庫大壩滲漏的成因分析及加固措施[A];海峽西岸防抗臺風抗洪搶險救災論壇論文集[C];2007年
6 胡與民;胡鳴群;;應用毛細虹吸導水膜治理群英水庫大壩滲漏的研究與應用[A];2002年水利水電地基與基礎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2年
7 譚磊;江曉益;李紅文;皮雷;江樹海;尚建濤;;并行電法技術在大壩滲漏探測中應用示范[A];浙江省水利學會2018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8年
8 崔雙利;孔繁友;潘紹財;劉元鋒;;楊屯水庫大壩滲漏及加固技術應用[A];大壩安全與新技術應用[C];2013年
9 劉建洪;;沾益縣漁洞水庫大壩滲漏及帷幕灌漿防滲處理[A];云南省水利學會2015年度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5年
10 魏迎奇;彭衛(wèi)軍;蔡紅;溫彥鋒;高聞;麻永福;郭霞輝;;新疆吉林臺一級水電站混凝土面板堆石壩滲漏成因分析[A];水工滲流研究與應用進展——第五屆全國水利工程滲流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7條
1 蔣建君 管殿勝(江蘇金壇水利局);要注意水庫大壩滲漏檢查[N];中國水利報;2007年
2 通訊員 仲向榮;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受益山旱區(qū)群眾[N];巴彥淖爾日報(漢);2011年
3 通訊員 李貴平;大壩中心審查通過白云水庫滲漏治理可研報告[N];中國電力報;2014年
4 徐聲高 詹小玲;萬年水利冬修堅持高標準[N];上饒日報;2009年
5 孫志恒;大壩滲漏克星 聚脲彈性體材料[N];中國水利報;2004年
6 馬生錄;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作不容懈怠[N];青海日報;2009年
7 姚代鳳;落實責任完善措施 確保安全度汛[N];恩施日報;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朱冠宇;綜合電法在前夭子水庫大壩滲漏檢測中的研究與應用[D];吉林大學;2019年
2 張浩浩;大壩滲漏點的探地雷達信號處理方法研究[D];河北科技大學;2019年
3 姬鵬程;聯(lián)合排水控制方法在大壩滲漏排水系統(tǒng)中的應用研究[D];吉林大學;2018年
4 車友明;基于現(xiàn)場示蹤試驗的水庫滲流研究[D];河海大學;2006年
5 陸艷梅;大壩滲漏傳熱模型分析與研究[D];河海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278144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shuiwenshuili/2781445.html